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28日 星期五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文化藝術的傳播行者-趙麗娟

心靈補給

字級

文化藝術的傳播行者-趙麗娟

【文 / 陳璿宇】 2011-09-27
  來自於佛光家庭的趙麗娟,78年受到父親的引導,參加佛光山三皈五戒,隔了幾年,又跟隨父母加入佛光會。因為喜歡觀賞藝術文化,報名參加第一屆佛光山導覽人員培訓班後,填寫義工工作項目時,發現佛光緣美術館正在招募義工培訓,91年陳少屏督導的介紹,她加入培訓的行列,從此展開藝文生命的新旅程。
  
  她微笑靦腆地說:「當時只有加入分會,對佛法未深入,直到我參加佛光緣美術館後,看見法師、館員每天工作忙碌,不是外面所看到美美,為了策展、佈置、文宣等,很多工作需要義工來協助完成。」
  
  於是,趙麗娟在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的帶領,創辦了佛光緣美術館第二分會,四處邀請熱愛藝文的朋友、家人、同事加入分會,以佛光會的宗旨「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來實踐人文關懷,提升生活的美學,落實生活藝術化。
  
  為了推廣文化教育,必須「走出去」,帶著會員走進屏東縣、高雄市校園,各地的幼稚園、小學,透過會員的帶動唱、說故事、演話劇、有獎徵答,吸引學生認識文化藝術。同時,推動兒童校園「行三好運動」、「三好兒童畫畫比賽」,成功募集七千多張比賽圖畫。甚至,跟隨如常法師遠到國外參與新義工的培訓課程。
  
  「藝術無國界」趙麗娟利用美術館開幕茶會,廣邀藝術家、音樂家、會員、義工協助活動,藉由他們的發心,加以肯定、鼓勵、關懷,以身體力行去感動,再請他們參加讀書會,以漸進式的方式,讓藝術家、音樂家、會員變成義工、信徒。她這10年來,秉持「非佛不作」的信念,攝受佛法,在美的事物感動,希望能接引各界的民眾。
  
  趙麗娟腦海中經常浮現,如常法師的叮嚀!「佛光緣美術館最珍貴的寶藏品,不是那些藝術文物而是義工;美術館雖然沒有舉辦法會,但是每一場活動當中,都應該當成舉辦莊嚴隆重的法會。」;趙麗娟「以文會友」,把文化藝術溶入宗門的思想,處處給人歡喜。她說:「美術館不只是美術館,它代表整個佛光山,代表我們整個佛教。」
12345678910第1 / 53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