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有到過麥寮的人,都會想要親至麥寮拱範宮,朝拜威靈顯赫護的「開山媽祖」。拱範宮創建於清康熙24年(西元1685年),具有330年悠久的歷史,由當時來台的湄洲純真老禪師,親身佩奉湄洲朝天閣祖廟之正六媽神像,於海豐港登陸上岸,世人俗稱「麥寮媽」、「開山媽」。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拱範宮管理委員會秘書吳國寶表示,拱範宮為「三落八殿、一埕六院」的中國式建築,雖歷經多次修復,至今仍保持古樸風貌,宮內的交趾陶、石雕、彩繪都是其出自「五福將」潘春源、黃龜理、陳天乞、蔣九…等大師的作品,經拱範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暨麥寮鄉長新當選人許忠富多方的爭取,於2012年被行政院文化部列為「國定古蹟」。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拱範宮管理委員會秘書吳國寶表示,拱範宮為「三落八殿、一埕六院」的中國式建築,雖歷經多次修復,至今仍保持古樸風貌,宮內的交趾陶、石雕、彩繪都是其出自「五福將」潘春源、黃龜理、陳天乞、蔣九…等大師的作品。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拱範宮從2013年開始進行修復工程,預計2017年完工。今年,將組團回佛館參家神明聯誼會。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拱範宮」的廟名由來,也有其特殊的意旨「拱衛範圍之生靈平安永康」。由於聖母的威靈顯赫,香火鼎盛,居民皆能感受媽祖的神恩,前往祈求的信眾日益增多,尤其是每年農曆正月至四月,各地善信紛紛組團來進謁,至今全國之分靈廟宇已有四千餘間;每逢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更是熱鬧非凡,許多人遠從各地趕來朝香,可說是人潮鼎沸。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拱範宮創建於清康熙24年(西元1685年),具有330年悠久的歷史,由當時來台的湄洲純真老禪師,親身佩奉湄洲朝天閣祖廟之正六媽神像,於海豐港登陸上岸,世人俗稱「麥寮媽」、「開山媽」,信眾燒王船祈福。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神明朝山系列37 麥寮拱範宮 「開山媽祖」庇護生靈
2014-12-24
前往雲林麥寮的人,念頭裡都會閃過麥寮拱範宮,必定前往朝拜威靈顯赫的「開山媽祖」。
拱範宮創建於清康熙24年(西元1685年),具有330年悠久的歷史,由當時來台的湄洲純真老禪師,親身佩奉湄洲朝天閣祖廟的正六媽神像,於海豐港登陸上岸,世人俗稱「麥寮媽」、「開山媽」。
拱範宮的廟名由來,有「拱衛範圍之生靈平安永康」的特殊意旨。由於聖母的威靈顯赫、香火鼎盛,居民都能感受媽祖的神恩,前往祈求的信眾日益增多,尤其是每年農曆正月至4月,各地善信紛紛組團進謁,至今全國分靈廟宇已有4千餘間。每逢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更是熱鬧非凡,許多人遠從各地趕來朝拜,可說人聲鼎沸。
「開山媽祖」的神像慈眉善目,顯得莊嚴穩重,雕刻風格近似泉州技法,以漆線盤繞成衣冠的紋路,衣褶紋理柔順,營造出立體的效果。1881年拱範宮曾組團恭請「開山媽祖」赴湄洲祖廟「天后宮」謁祖進香,發現「開山媽祖」與祖廟六媽神像的底座和神案桌面凹陷的方砌,一經比對完全吻合,確認麥寮「開山媽祖」就是湄洲祖廟之六媽。
回程途經廈門時,竟逢陰邪擾亂多年,當地的善男信女懇求「開山媽祖」施法解困,即時恢復平靜。經廈門水路總督呈奏,復由光緒皇帝御書「神召海表」匾額,至今保存完善。麥寮拱範宮正殿主神天上聖母,左殿供奉文昌君、右殿供奉神農大帝。相傳文昌帝君專職人間功名錄籍,每逢考試季節時,許多父母攜子帶女前去祭拜,祈求金榜題名。
拱範宮報馬仔林江泉表示,麥寮鄉鄉民以務農居多,禮拜神農大帝的人也很多,神農大帝又稱為「五穀先帝、藥王大帝、開天炎帝、五穀王」,神農殿內配祀龍王、水仙尊王、龍首,凡是農民、藥商、醫師的信徒,都喜歡奉神農大帝為他們的守護神。
拱範宮管理委員會秘書吳國寶表示,拱範宮為「三落八殿、一埕六院」的中國式建築,雖歷經多次修復,至今仍保持古樸風貌,宮內的交趾陶、石雕、彩繪都是出自「五福將」潘春源、黃龜理、陳天乞、蔣九等大師的作品,經拱範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暨麥寮鄉長新當選人許忠富多方爭取,於2012年被行政院文化部列為「國定古蹟」。
2013年拱範宮開始修復工程,預計2017年完工。今年將組團回佛館參家神明聯誼會。此外,拱範宮管委會除了處理廟務,還在2004成立「雲林縣麥寮拱範宮觀光文化發展協會」,結合宗教觀光旅遊,帶領信徒、遊客認識宮廟建築之美,也促進文化人文等教育導覽,成為當地旅遊休閒景點的主要特色。
拱範宮創建於清康熙24年(西元1685年),具有330年悠久的歷史,由當時來台的湄洲純真老禪師,親身佩奉湄洲朝天閣祖廟的正六媽神像,於海豐港登陸上岸,世人俗稱「麥寮媽」、「開山媽」。
拱範宮的廟名由來,有「拱衛範圍之生靈平安永康」的特殊意旨。由於聖母的威靈顯赫、香火鼎盛,居民都能感受媽祖的神恩,前往祈求的信眾日益增多,尤其是每年農曆正月至4月,各地善信紛紛組團進謁,至今全國分靈廟宇已有4千餘間。每逢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更是熱鬧非凡,許多人遠從各地趕來朝拜,可說人聲鼎沸。
「開山媽祖」的神像慈眉善目,顯得莊嚴穩重,雕刻風格近似泉州技法,以漆線盤繞成衣冠的紋路,衣褶紋理柔順,營造出立體的效果。1881年拱範宮曾組團恭請「開山媽祖」赴湄洲祖廟「天后宮」謁祖進香,發現「開山媽祖」與祖廟六媽神像的底座和神案桌面凹陷的方砌,一經比對完全吻合,確認麥寮「開山媽祖」就是湄洲祖廟之六媽。
回程途經廈門時,竟逢陰邪擾亂多年,當地的善男信女懇求「開山媽祖」施法解困,即時恢復平靜。經廈門水路總督呈奏,復由光緒皇帝御書「神召海表」匾額,至今保存完善。麥寮拱範宮正殿主神天上聖母,左殿供奉文昌君、右殿供奉神農大帝。相傳文昌帝君專職人間功名錄籍,每逢考試季節時,許多父母攜子帶女前去祭拜,祈求金榜題名。
拱範宮報馬仔林江泉表示,麥寮鄉鄉民以務農居多,禮拜神農大帝的人也很多,神農大帝又稱為「五穀先帝、藥王大帝、開天炎帝、五穀王」,神農殿內配祀龍王、水仙尊王、龍首,凡是農民、藥商、醫師的信徒,都喜歡奉神農大帝為他們的守護神。
拱範宮管理委員會秘書吳國寶表示,拱範宮為「三落八殿、一埕六院」的中國式建築,雖歷經多次修復,至今仍保持古樸風貌,宮內的交趾陶、石雕、彩繪都是出自「五福將」潘春源、黃龜理、陳天乞、蔣九等大師的作品,經拱範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暨麥寮鄉長新當選人許忠富多方爭取,於2012年被行政院文化部列為「國定古蹟」。
2013年拱範宮開始修復工程,預計2017年完工。今年將組團回佛館參家神明聯誼會。此外,拱範宮管委會除了處理廟務,還在2004成立「雲林縣麥寮拱範宮觀光文化發展協會」,結合宗教觀光旅遊,帶領信徒、遊客認識宮廟建築之美,也促進文化人文等教育導覽,成為當地旅遊休閒景點的主要特色。
最新消息
沙巴人間音緣佛光普照 500聽眾體悟星雲大師慈悲智慧
2025-11-27在雨聲、茶香與覺照間 溫哥華佛光人體驗禪心
2025-11-27佛光童軍三好家庭營 共築和諧與善念
2025-11-27丹佛講堂感恩節送暖 三好四給關懷社區警消與基層服務人員
2025-11-27曼城佛光人再展慈悲願力 捐贈物資助抗癌研究
2025-11-27菩提寺感恩節送暖 向人民保母致敬
2025-11-27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參訪佛館 讚歎佛光山行善「有影」
2025-11-27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母親──徒眾們口中的老奶奶4-3
2025-11-27員林講堂三好親子彩繪燈籠 創意點亮願力之燈
2025-11-26松信分會彩繪燈籠 社區里民歡喜豐收
2025-11-2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