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佛學講座 心定和尚演說 阿羅漢的人情味
2013-07-15
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佛學講座心定和尚演說《阿羅漢的人情味》
由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主辦、國際佛光會三重第一、第三分會承辦的2013年「幸福與安樂」系列佛學講座,7月14日下午,敦請《人間福報》發行人心定和尚演說《阿羅漢的人情味》。難得心定和尚法駕三重禪淨中心為大眾大開法宴,大殿坐無虛席,三重禪淨中心監寺妙悟法師、妙彥法師、妙泉法師、如愉法師、佛光會三重、蘆洲區委員朱明章,各分會督導、會員與社會各界人士,近500位蒞臨參與盛會,聆聽法益。
首先,心定和尚說明,在大乘佛教對「阿羅漢」聲聞、緣覺的刻板印象裡,就是其貌不揚的自了漢,其實大眾錯認了阿羅漢的真正面目。從原始佛教經典《中阿含第二十七經》〈舍梨子相應品梵志陀然經〉中,闡釋尊者舍梨子聞舊友梵志陀然,在王舍城怠於道業、耽於邪業、乃往詰問。尊者舍梨子教化友人梵志陀然脫離墮地獄之苦,陀然逐自歸三寶成為優婆塞。
接著,心定和尚帶著大家唱:「佛祖保佑我,佛祖保佑我,保佑我快樂,天天都快樂。佛祖保佑你,佛祖保佑你,保佑你快樂,天天都快樂、健康、發財、平安、幸福……」好開心、「我一定會相信」、世界名曲「小朋友呦亞」..等《慈悲歌集》佛曲。歌詞淺白,讓人琅琅上口,大眾隨著定和尚幽默話語一起回到佛陀時代。
從尊者舍梨子為陀然開示,多聞弟子悲、喜心與捨心與慈俱,四維上下,普遍一切,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命終得生梵天的典故;給孤獨長者於病危篤時,尊者舍梨子前往說法慰問,長者病得痊癒,十分歡喜。瞭解阿羅漢之間的互動很有人情味,更會互相鼓舞、激勵、讚嘆,其內心含藏無盡的智慧與正直。
「阿羅漢」的修行法門,都是聽聞佛陀所教導與開示,「四聖諦」、「緣起法」、「八正道」、「十二緣起」,聽聞、思惟,觀緣起法,觀察因緣生、因緣滅修行,釋迦牟尼佛修「八正道」而開悟。心定和尚指出人生的苦,大都因「情愛」與「執著」而起,因為愛就會想擁有,卻因求不得而造就種種的苦。「身心無常、自己無法主宰」都是苦。講座中心定和尚以蔣宋美齡女士成立婦女會,說明行善積德可獲得五福臨門,而五福就是富貴、長壽、健康安寧、好德積德、壽終正寢這五個好的善果。
「世間每一樣事物必須由兩個或以上的組合才能體現出來,就如一個人的色身從地、水、火、風所集合,但是精神體要與肉體互相搭配才能成就一個人。」業力如種子,每個行為都有力量,都會被心意識記錄起來,起心動念記憶體如種子,隨時間長大成熟輪迴轉識。無明的因緣「因、緣、果」,六根「眼、耳、鼻、舌、身」是感官神經系統,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境」,引生六識不正思維。心定和尚提醒大眾,在生活中要守住六根攝心守意。
最後,心定和尚以平常生活為例,說明泡出好喝的茶要有水、壺與茶葉,皆由因、緣、果、報串聯息息相關。茶是「因」,水、火、茶壺、茶葉是「緣」,完成的一杯好茶是「果」。如果有茶葉而沒有茶壺也不能泡出茶,因」與「緣」的分離就不會產生果、報。一切都將成為過去,世間一切好的、壞的、痛苦是件皆以過去,只有留在心中的記憶體。
此次佛學講座,心定和尚透過經典釋疑,讓大家瞭解阿羅漢修行的重點,對大眾認為是自了漢的阿羅漢,發覺其人情味的一面,藉由聽聞法益,也讓大眾在日常生活學習如何活得更瀟灑、快樂、自在。
由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主辦、國際佛光會三重第一、第三分會承辦的2013年「幸福與安樂」系列佛學講座,7月14日下午,敦請《人間福報》發行人心定和尚演說《阿羅漢的人情味》。難得心定和尚法駕三重禪淨中心為大眾大開法宴,大殿坐無虛席,三重禪淨中心監寺妙悟法師、妙彥法師、妙泉法師、如愉法師、佛光會三重、蘆洲區委員朱明章,各分會督導、會員與社會各界人士,近500位蒞臨參與盛會,聆聽法益。
首先,心定和尚說明,在大乘佛教對「阿羅漢」聲聞、緣覺的刻板印象裡,就是其貌不揚的自了漢,其實大眾錯認了阿羅漢的真正面目。從原始佛教經典《中阿含第二十七經》〈舍梨子相應品梵志陀然經〉中,闡釋尊者舍梨子聞舊友梵志陀然,在王舍城怠於道業、耽於邪業、乃往詰問。尊者舍梨子教化友人梵志陀然脫離墮地獄之苦,陀然逐自歸三寶成為優婆塞。
接著,心定和尚帶著大家唱:「佛祖保佑我,佛祖保佑我,保佑我快樂,天天都快樂。佛祖保佑你,佛祖保佑你,保佑你快樂,天天都快樂、健康、發財、平安、幸福……」好開心、「我一定會相信」、世界名曲「小朋友呦亞」..等《慈悲歌集》佛曲。歌詞淺白,讓人琅琅上口,大眾隨著定和尚幽默話語一起回到佛陀時代。
從尊者舍梨子為陀然開示,多聞弟子悲、喜心與捨心與慈俱,四維上下,普遍一切,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命終得生梵天的典故;給孤獨長者於病危篤時,尊者舍梨子前往說法慰問,長者病得痊癒,十分歡喜。瞭解阿羅漢之間的互動很有人情味,更會互相鼓舞、激勵、讚嘆,其內心含藏無盡的智慧與正直。
「阿羅漢」的修行法門,都是聽聞佛陀所教導與開示,「四聖諦」、「緣起法」、「八正道」、「十二緣起」,聽聞、思惟,觀緣起法,觀察因緣生、因緣滅修行,釋迦牟尼佛修「八正道」而開悟。心定和尚指出人生的苦,大都因「情愛」與「執著」而起,因為愛就會想擁有,卻因求不得而造就種種的苦。「身心無常、自己無法主宰」都是苦。講座中心定和尚以蔣宋美齡女士成立婦女會,說明行善積德可獲得五福臨門,而五福就是富貴、長壽、健康安寧、好德積德、壽終正寢這五個好的善果。
「世間每一樣事物必須由兩個或以上的組合才能體現出來,就如一個人的色身從地、水、火、風所集合,但是精神體要與肉體互相搭配才能成就一個人。」業力如種子,每個行為都有力量,都會被心意識記錄起來,起心動念記憶體如種子,隨時間長大成熟輪迴轉識。無明的因緣「因、緣、果」,六根「眼、耳、鼻、舌、身」是感官神經系統,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境」,引生六識不正思維。心定和尚提醒大眾,在生活中要守住六根攝心守意。
最後,心定和尚以平常生活為例,說明泡出好喝的茶要有水、壺與茶葉,皆由因、緣、果、報串聯息息相關。茶是「因」,水、火、茶壺、茶葉是「緣」,完成的一杯好茶是「果」。如果有茶葉而沒有茶壺也不能泡出茶,因」與「緣」的分離就不會產生果、報。一切都將成為過去,世間一切好的、壞的、痛苦是件皆以過去,只有留在心中的記憶體。
此次佛學講座,心定和尚透過經典釋疑,讓大家瞭解阿羅漢修行的重點,對大眾認為是自了漢的阿羅漢,發覺其人情味的一面,藉由聽聞法益,也讓大眾在日常生活學習如何活得更瀟灑、快樂、自在。
最新消息
人間福報贈報助學 台南174校受惠
2025-09-19佛光榮耀 佛光山僧眾獲各界表揚肯定
2025-09-19擇善寺宣講員培訓 弘揚人間佛教
2025-09-19法務部矯正署南區組訓 佛光社輔佈教師精進研習
2025-09-19瑞典佛教聯合會臨終關懷課程 瑞典佛光人共學
2025-09-1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8-4
2025-09-19聖安德魯主教中小學師生參訪香雲寺
2025-09-18南華大學USR攜手雲林展現永續行動力 「咖啡神在雲林」慢食盛會9月27日登場
2025-09-18柏林佛光山蔬食工作坊 廣式月餅圓滿迎中秋
2025-09-18114年膳食委員會暨美食DIY活動 手作美味幸福共享
2025-09-18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