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修持靜心> 悉發菩提心修持會 以戒定慧照亮修行之路

修持靜心

字級

悉發菩提心修持會 以戒定慧照亮修行之路

【人間社 宋滌姬 高雄報導】 2025-10-13
為引導信眾深化「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持,佛光山南屏別院於10月12日舉辦「悉發菩提心修持會」。透過靜坐、抄經、禮拜觀世音菩薩及講座,引導183位學員攝心守意,奠定修行基礎,悉發菩提心。

修持會以靜坐來安定身心。隨後學員抄寫《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一筆一畫中凝聚定力與專注。其後,布幕上播放觀世音菩薩聖像及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筆字,大眾虔誠禮拜三十三觀音,誦讀〈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與菩薩交心,祈願增長慈悲與智慧。

講座由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主講「戒定慧之基—四清淨明誨」。法師指出,〈四種決定清淨明誨〉出自《楞嚴經》卷六,是修定的根本戒律規範,是防魔辨正的依據,是末法時代修行者的指路明燈,是《楞嚴經》倫理實踐核心。佛陀針對阿難提出「去佛漸遠、邪師說法」的時代困境,開示四大戒法:「斷淫、斷殺、斷偷、斷大妄語」,教導眾生以「攝心為戒」,建立清淨身心,培養慈悲與智慧。

妙樂法師強調,「戒」並非消極限制,而是保護行者不被欲望與習氣牽引,是修行的起點。由戒生「定」,心若不清淨,定力不穩,容易落入魔境;由定生「慧」,智慧不是來自理論背誦,而是當心安靜下來,自然顯現的清明智慧。

住持提醒大眾:「因地不真,果招紆曲」。若有人只重外表,不修內心,這是錯誤的修行方向。而外表談佛法,內心卻貪嗔痴,是「假善知識」。「直心是道場」。能提升慈悲與智慧的是「佛說」,增長貪瞋痴是「魔說」,要辨別清楚。修行不在表相或神通,而在於是否真實調伏內心,走向清淨與解脫。而末法時代邪說橫行,唯有建立正見、持守戒律,將佛法內化為生活態度,回歸內心、建立正見,方能不迷不邪,以智慧照亮修行之路。走向真正的清淨與解脫。

講座最後,妙樂法師以「人生難得,時間寶貴」作結,勉勵大眾珍惜現前修行的黃金時期。不將寶貴光陰耗於虛妄表象,而應踏實修心,實踐有意義、有價值的修行,認真精進不懈。

學員楊冬美第一次聽聞〈四種決定清淨明誨〉。在抄經時,一知半解。聽了住持開示,才清楚其中深意。她分享持戒要有覺照力、反省力、洞察力,還要懂得惜福感恩,才是「攝心為戒」。

這場「悉發菩提心修持會」不僅讓學員在靜坐、抄經與禮拜中沉澱心念,更透過妙樂法師深入淺出的開示,引導大眾理解《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的深義,建立正見,強化戒定慧三學的修行根基。為信眾點亮一盞智慧明燈,照亮修行之路,也為未來的菩薩道播下堅實的種子。
12345678910第5 / 84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