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渥太華佛光山青年回山尋根 參訪台北道場
2025-07-28
加拿大渥太華佛光山青年團幹部陶丹丹與周子涵,7月27日由輔導法師妙讓法師帶領,參觀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歡喜接心,並贈予印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墨寶法語的手工搖扇結緣。也邀約參加當日「三好兒童暨佛光寶寶祝福禮」活動。
滿謙法師介紹台北道場自1994年成立至今逾31年,14樓如來殿奉祀五方佛及悲智願行四大菩薩,早已是北部居民的信仰中心。所在大樓4-14樓是佛光山在北部重要的弘法中心,由於有重要事業單位的進駐,更利於推動佛光山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
依序參觀8樓國際佛光會與所屬青年團、童軍團以及位於同樓層的綠色公益基金會與中華古今人文協會。能怡法師導覽說明,佛光會每年元旦佛化婚禮及菩提眷屬祝福禮、佛光寶寶祝福禮、禪淨共修等活動。參觀5樓佛光山文化院台北辦公室時,由妙傑法師導覽並說明「善知識」、「拈花軒」、「觀自在」等場域的空間設計理念,係為結合書籍、茶與人際交往的場所。
妙讓法師說明,這次帶著青年團幹部到馬來西亞參加國際青年幹部會議,為了讓青年更了解佛光山,故特地安排回山尋根並參訪台灣重要道場,台北道場是一定必訪的重點。今日因緣殊勝,可以讓青年親自體驗「佛光寶寶祝福禮」活動中,他們能幫忙道場活動的部分,並啟發其自身的重要性與使命感。
陶丹丹分享,第一次回到本山及各別分院道場參訪,感受到法師及義工們滿滿的歡喜與熱情。體會到佛光山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強大的團隊,全球佛光人如一家人。道場承辦活動非常多元,讓自己視野也更開闊,發願將活力帶回渥太華道場,吸引更多青年加入青年團。
「在台灣親眼所見,與母親描述的及新聞報導的印象更接近!」周子涵說,他的母親是渥太華道場新聞組組長王睿,也是人間社義工記者。他是第一次回到佛光山,深深體會到星雲大師全球建寺的艱辛,在台北道場看到非常多的義工集體創作,共同完成一件事的能量,令他感到非常讚歎!
滿謙法師介紹台北道場自1994年成立至今逾31年,14樓如來殿奉祀五方佛及悲智願行四大菩薩,早已是北部居民的信仰中心。所在大樓4-14樓是佛光山在北部重要的弘法中心,由於有重要事業單位的進駐,更利於推動佛光山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
依序參觀8樓國際佛光會與所屬青年團、童軍團以及位於同樓層的綠色公益基金會與中華古今人文協會。能怡法師導覽說明,佛光會每年元旦佛化婚禮及菩提眷屬祝福禮、佛光寶寶祝福禮、禪淨共修等活動。參觀5樓佛光山文化院台北辦公室時,由妙傑法師導覽並說明「善知識」、「拈花軒」、「觀自在」等場域的空間設計理念,係為結合書籍、茶與人際交往的場所。
妙讓法師說明,這次帶著青年團幹部到馬來西亞參加國際青年幹部會議,為了讓青年更了解佛光山,故特地安排回山尋根並參訪台灣重要道場,台北道場是一定必訪的重點。今日因緣殊勝,可以讓青年親自體驗「佛光寶寶祝福禮」活動中,他們能幫忙道場活動的部分,並啟發其自身的重要性與使命感。
陶丹丹分享,第一次回到本山及各別分院道場參訪,感受到法師及義工們滿滿的歡喜與熱情。體會到佛光山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強大的團隊,全球佛光人如一家人。道場承辦活動非常多元,讓自己視野也更開闊,發願將活力帶回渥太華道場,吸引更多青年加入青年團。
「在台灣親眼所見,與母親描述的及新聞報導的印象更接近!」周子涵說,他的母親是渥太華道場新聞組組長王睿,也是人間社義工記者。他是第一次回到佛光山,深深體會到星雲大師全球建寺的艱辛,在台北道場看到非常多的義工集體創作,共同完成一件事的能量,令他感到非常讚歎!
最新消息
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第三分會 共慶印尼獨立日80周年慶典
2025-08-21陳毓珊押花藝術聯展 以花傳愛展現心靈之美
2025-08-21竹南第一分會捐贈公益米 傳遞愛與關懷
2025-08-21日落分會舉辦「愛心義剪活動」 傳遞溫暖與關懷
2025-08-21《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的形象4-3
2025-08-21雙溪拉蘭正覺佛教會參訪東禪寺 深化學習交流共植善緣
2025-08-20怡朗佛光會贈書說故事活動 傳遞三好精神溫暖偏鄉童
2025-08-20北卡佛光山首辦英文靜心修持 身心安定體驗佛法
2025-08-20歐洲翻譯團隊聯席課程 妙光法師親臨授課
2025-08-20曼城佛光山首次舉辦西餐烹飪班 跨文化交流別開生面
2025-08-2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