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文化藝術 > 藝文活動> 藝術深度之旅 遇見米開朗基羅

藝文活動

字級

藝術深度之旅 遇見米開朗基羅

【人間社 陳德啟 台南報導】 2025-07-02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在西斯丁禮拜堂的不朽壁畫傑作〈創世紀〉、〈最後的審判〉,創造世界藝術史上的巨大成就。佛光山慧慈寺6月29日「奮起飛揚微講座」,邀請知名作家暨義大利大腦與認知神經科學博士楊馥如以「輕鬆看懂西洋名畫」為題,引領民眾走進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世界,感受藝術與信仰交織的磅礴氣勢。

楊馥如破題表示,梵蒂岡是世界最小國,卻有世界最大的聖彼得教堂,教堂內有米開朗基羅於20幾歲時創作舉世聞名的《聖殤》雕像,描繪聖母瑪利亞懷抱被釘死的基督時,悲痛萬分的情形。母親對孩子的感情是無常的付出、無盡的期待,當孩子生命終結時,是多麼地悲傷。

「聖母額頭上的橫線是什麼?」是細紋、抬頭紋或大理石紋路?楊馥如藉由一張張的圖片引導大家觀察圖像細節,原來是修女披頭巾之前,固定頭髮的透明頭紗,米開朗基羅細膩精巧的雕刻技術,甚至連人體線條、肌肉筋骨、布料的柔軟,都能維妙維肖地呈現,令人嘆為觀止!任何動人的藝術背後都是精準的科學。

楊馥如接續說道:米開朗基羅雖然個性偏執、神經質且不快樂,但是創造的藝術作品都非常細膩。他的曠世巨作〈創世紀〉與〈最後的審判〉是超越極限的挑戰。在西斯丁禮拜堂仰面創作超過1千平方公尺的天頂〈創世紀〉,於1512年完成壯麗輝煌的壁畫,將繪畫當雕刻處理,也融入建築概念,非常立體。主要是描繪上帝創造亞當和夏娃、失樂園和原罪的故事,象徵人類的創造和陷落。

〈最後的審判〉有哪些精采細節?楊馥如解讀作品中可看到眾生相,諸如天使吹號角、救世主、殉教的聖人、懺悔者、地獄亡魂、預言家等人物。各類圖像象徵受難、救贖、絕望、慾望、貪婪等罪行,還有描繪號角聲中的復活者、陰間判官等圖像。米開朗基羅不用傳統壁畫「大圖轉描法」,而是直接在壁面上打底,細筆勾出輪廓,最後處理暗面和細節;用筆刷創造毛髮、布紋等紋理。

「人類歷史上,為了捍衛自己的信仰而做出犧牲生命的選擇,信仰的背後含藏愛的力量。」楊馥如強調,無論是創作藝術或觀賞藝術,每個人都有自己賞析的方式和角度。美是來自「天人合一」,當了解作品的背景與故事時,就懂得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

慧慈寺監寺知霖法師表示,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作品非常有力量且甚具張力,畫作是畫家心念的流露;大家觀賞畫作也會有心念的反應。如《華嚴經》所言:「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亦即「一切唯心造」。每一幅畫作都是藝術家心靈的寫照,正如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
12345678910第5 / 135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