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 樂活閱讀> 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鳳山講堂共讀《佛教與生活》

樂活閱讀

字級

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鳳山講堂共讀《佛教與生活》

【人間社 黃瓊霞 高雄報導】 2024-05-13
2024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第18場主題是《星雲大師全集.佛教與生活》,5月11日在佛光山鳳山講堂舉辦,主題論壇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覺多法師、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及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與談,南區協會會會長林文輝主持;鳳山講堂住持覺海法師及妙樂法師領眾導讀、人間佛教讀書會江素麗帶領討論回饋,300位愛書人同堂共讀並分享心得。

讀書會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引言時表示,舉辦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至今已是第21年,每年閱讀人數都有成長,與教育部的終身學習列車一起啟動。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佛法生活化、生活書香化」理念,透過閱讀研討及善用讀書會把佛法義理活用到生活中,翻轉學習,讓生命影響生命。

覺海法師導讀〈佛教與生活〉,說明我們生活在世界上,離開不了空間、時間、人間三者的關係,而生活需要用佛法來指導,我們要能開展心內的世界、要以有限時間充實無限的生命、要過以眾為我的佛教生活。並從佛教的物質生活、處世生活、和精神生活三方面解說佛教與生活的關係。

妙樂法師導讀〈生活與般若〉,指出生活中佛法無處不在,「般若」不容易解釋,以智、情、意三者綜合來說,般若是正確理解世間一切的真相、有一心止惡向善的意志、情緒能不為苦樂所動,可以觀空自在。「般若的妙用」能知苦、滅苦、能觀空,生活有了般若,處世就不艱苦。

江素麗帶領討論回饋,發言者踴躍,督導謝杉河回饋印象最深刻的是生活與修行,向大師學習了「人忙心不忙」受用良多,做在當下、喜樂當下,由感動化成行動、有行動就有力量。會長張瑞芳回饋,最有印象的是生活與般若,透過智情意,認識諸法真相,不再為苦樂所動,以般若為導,並透過六度來實踐生活。

妙樂法師談及一般修行的層次,從皈依三寶、受五戒、八關齋戒、到落實菩薩六度,不可或缺的要素是這些法都要回到生活才有意義,需解行並重,要將這些法化入第八阿賴耶識裡,因法的本身就是我的護法,要了解生活與修行是一件事。

妙南法師談信仰道德與修行般若時,以星雲大師「有信仰的人最富貴、有道德的人最安樂、有修行的人最有力、有智慧的人最通達」來闡述有修持的人,生活中處處會展現智慧,而有信仰、道德、修行、智慧人的終極目標是成佛,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是處處在帶領我們走向成佛大道,如果要說擁有信仰、道德、修行、般若生活而通達富貴者,大師就是唯一的指標。

覺多法師解釋佛法與生活,就像是您感冒了,桌上有一帖藥,你不去服用感冒就不會好,佛法就像是那一帖藥,離您很近,但沒拿起來吃,佛法還是佛法,你還是你。本書一開始講佛教與生活,從生活的空間、時間講到人間,從前進的空間說到回頭的空間,提示大眾該前進的時候要前進、該回頭的時候要回頭,人生便能更順遂自如。

主持人林文輝最後問每人「一句話」,妙樂法師說,星雲大師是我們大家的大師,我們要一起共建人間淨土;妙南法師表示,接引青年人是大家共同的使命;覺多法師鼓勵從小讓孩子懂得佛教,不縱容孩子,莫當其走入邪教時,才後悔莫及。
12345678910第5 / 87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