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青海非遺快閃表演 精采絕倫
2023-10-03
「魅力青海–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於10月1日圓滿,此展為慶中秋,於啟動儀式之後,在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連續3天進行快閃表演,所有展演人皆來自青海,青海少數民族的特色歌聲,精采絕倫,訪賓都不禁駐足觀看及爭相拍照。
以「花兒」方式演唱〈雪白的鴿子〉,「花兒」是流傳於大陸西北部漢、回、藏、土、撒拉、東鄉、保安、裕固等民族中共同傳唱的民歌。「花兒」的音樂高亢、悠長、爽朗,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鮮明,唱詞中多反映生活、愛情、時政、勞動等內容,語言樸實,具有較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
「白嘎爾」綜合性表演〈如願〉,「白嘎爾」是廣泛流傳於藏族民間的一種說唱藝術。其表演形式豐富多樣,融合朗誦、雜技、說唱、鈴鼓舞、滑稽表演於一體;其說唱內容也極其廣泛,涵蓋了天地萬物、人類歷史、宗教史詩、神話傳說、世俗故事,可謂包羅萬象。
藏戲歌舞〈拉姆拉姆〉,阿吉拉姆是仙女姐姐的意思,這跟藏戲的形成歷史和藝術特色有關係,相傳湯宗杰布為造鐵索橋募捐而組織七姐妹進行演出,觀眾把她們的表演讚頌為美如天界仙女一般,就稱他們為「阿吉拉姆」。〈拉姆拉姆〉通過藏戲經典聲腔韻味和優美身段表現「阿吉拉姆」的服飾、動作等形象美以及善良、慈悲等內在美。
熱巴舞〈雪域錦繡〉,熱巴舞是藏族民間舞蹈的一種,它以鈴、鼓舞為主,吸收了弦子、鍋莊、踢踏、說唱、韻白、默劇、雜耍等表演形式。熱巴舞起源於西元11世紀,其創始人是藏傳佛教大師米拉日巴。舞蹈時,男執「香鈴」,女舉手鼓,舞蹈由慢到快,常做「頂鼓翻身」、「躺身蹦子」、「單腿轉」等特技表演。從事這種表演的藝人也稱為「熱巴」,主要流傳於西藏、雲南、四川、青海、甘肅藏族集聚地。
現場還有其他諸多獻藝,讓來館的遊客上下午都可以隨緣聆聽青海的歌舞,餘音繞梁,回味無窮。
以「花兒」方式演唱〈雪白的鴿子〉,「花兒」是流傳於大陸西北部漢、回、藏、土、撒拉、東鄉、保安、裕固等民族中共同傳唱的民歌。「花兒」的音樂高亢、悠長、爽朗,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鮮明,唱詞中多反映生活、愛情、時政、勞動等內容,語言樸實,具有較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
「白嘎爾」綜合性表演〈如願〉,「白嘎爾」是廣泛流傳於藏族民間的一種說唱藝術。其表演形式豐富多樣,融合朗誦、雜技、說唱、鈴鼓舞、滑稽表演於一體;其說唱內容也極其廣泛,涵蓋了天地萬物、人類歷史、宗教史詩、神話傳說、世俗故事,可謂包羅萬象。
藏戲歌舞〈拉姆拉姆〉,阿吉拉姆是仙女姐姐的意思,這跟藏戲的形成歷史和藝術特色有關係,相傳湯宗杰布為造鐵索橋募捐而組織七姐妹進行演出,觀眾把她們的表演讚頌為美如天界仙女一般,就稱他們為「阿吉拉姆」。〈拉姆拉姆〉通過藏戲經典聲腔韻味和優美身段表現「阿吉拉姆」的服飾、動作等形象美以及善良、慈悲等內在美。
熱巴舞〈雪域錦繡〉,熱巴舞是藏族民間舞蹈的一種,它以鈴、鼓舞為主,吸收了弦子、鍋莊、踢踏、說唱、韻白、默劇、雜耍等表演形式。熱巴舞起源於西元11世紀,其創始人是藏傳佛教大師米拉日巴。舞蹈時,男執「香鈴」,女舉手鼓,舞蹈由慢到快,常做「頂鼓翻身」、「躺身蹦子」、「單腿轉」等特技表演。從事這種表演的藝人也稱為「熱巴」,主要流傳於西藏、雲南、四川、青海、甘肅藏族集聚地。
現場還有其他諸多獻藝,讓來館的遊客上下午都可以隨緣聆聽青海的歌舞,餘音繞梁,回味無窮。
最新消息
佛光童軍服務員木章訓開營 培育三好童軍領袖
2025-10-11人間佛教與藝術心心相連 光明大學講座與靜坐體驗
2025-10-11茶和天下・中秋雅集 萬年寺代表應邀出席
2025-10-11休士頓協會中秋聯歡會 月圓人圓法喜盈門
2025-10-11育華中學考生祈福會 600位應考生迎向光明
2025-10-11多倫多大學三一學院講座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2025-10-11香港義工中秋聯誼會 無私奉獻結善緣
2025-10-11三好燈塔學校 雙園國小學生愛讀《人間福報》
2025-10-11佛光山走入瑞典校園 以禪修啟發青年心靈
2025-10-11月圓人和 中天佛光人歡慶中秋
2025-10-11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