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法寶寺「大悲出相佛顏藝術聯展」開幕 傳播人間真善美
2023-07-16
筆墨出於手,畫意根於心。「觀佛、憶佛、畫佛」藉由佛畫增長智慧,開啟自性光明。佛光山法寶寺7月15日舉辦「大悲出相佛顏藝術聯展」開幕暨茶禪一味心靈藝術茶會;儀式由法寶寺監寺覺舜法師主持,與會貴賓有佛畫名家彭麗玲、法寶寺及大明寺佛畫班學生40餘人參與,分享作品創作心得。
佛畫在中國起源於漢明帝遺使迎入佛教,而隨著傳統工筆畫的傳承源遠流長至今,其展現的結構、多元豐富的筆技,風格等亦受到各階層大眾的喜愛與推崇。透過彭麗玲導覽,讓觀賞者更容易感受佛像的藝術之美。
法師表示,畫佛就是畫心,與內在的佛性連結。透過畫佛像將浮躁不安的心沉靜下來,亦是修持法門。並分享「深山羅剎」故事,傳說有一個羅剎,住在深山中,以吃人為生,鄰近村民不敢經過,有一天,一位畫佛像的人要經過這座山,他深信人性本善,每個人心中都有佛,當他進入山中時看到的是長相莊嚴的白衣女,說道,你和我心目中的白衣觀音形象很像,莊嚴又慈悲,表明自己想要將白衣女畫一幅白衣觀音,羅剎臉上出現錯愕表情,答應當他的觀音模特兒。從此之後,這座山再也沒有羅剎吃人的事。故事說明他的善喚醒了羅剎的善念,也啟發我們,一個充滿慈悲的人,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佛。也期望佛畫班的學生,不僅是在畫佛像,更要傳播人間真善美,為傳承佛畫藝術做一份貢獻。
「用心生活,用生命繪畫」,多年來極力於佛畫推廣與教學,希望學生藉由佛畫藝術,在一筆一畫薰習中,啟發內心莊嚴圓滿的如來智德。彭麗玲表示,每項作品的創作,都需經歷「構思、描繪、著色、修改」到最後完稿,一層層累積淬練。培養學生「定力、觀察力、思考能力」,相信學生都有靜心的體驗和收穫。本次佛畫聯展展出44幅創作品,每幅畫皆在彭老師悉心指導下完成。
「大悲佛顏藝術畫展」開幕時,同時也舉辦心靈藝術茶會,法師邀請大眾一同品茗賞畫,並祝福大家平安喜樂。彭麗玲也準備佛畫體驗小卡,讓與會者感受畫佛像的心情。藝術聯展即起至8月13日,歡迎前往觀賞。
佛畫在中國起源於漢明帝遺使迎入佛教,而隨著傳統工筆畫的傳承源遠流長至今,其展現的結構、多元豐富的筆技,風格等亦受到各階層大眾的喜愛與推崇。透過彭麗玲導覽,讓觀賞者更容易感受佛像的藝術之美。
法師表示,畫佛就是畫心,與內在的佛性連結。透過畫佛像將浮躁不安的心沉靜下來,亦是修持法門。並分享「深山羅剎」故事,傳說有一個羅剎,住在深山中,以吃人為生,鄰近村民不敢經過,有一天,一位畫佛像的人要經過這座山,他深信人性本善,每個人心中都有佛,當他進入山中時看到的是長相莊嚴的白衣女,說道,你和我心目中的白衣觀音形象很像,莊嚴又慈悲,表明自己想要將白衣女畫一幅白衣觀音,羅剎臉上出現錯愕表情,答應當他的觀音模特兒。從此之後,這座山再也沒有羅剎吃人的事。故事說明他的善喚醒了羅剎的善念,也啟發我們,一個充滿慈悲的人,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佛。也期望佛畫班的學生,不僅是在畫佛像,更要傳播人間真善美,為傳承佛畫藝術做一份貢獻。
「用心生活,用生命繪畫」,多年來極力於佛畫推廣與教學,希望學生藉由佛畫藝術,在一筆一畫薰習中,啟發內心莊嚴圓滿的如來智德。彭麗玲表示,每項作品的創作,都需經歷「構思、描繪、著色、修改」到最後完稿,一層層累積淬練。培養學生「定力、觀察力、思考能力」,相信學生都有靜心的體驗和收穫。本次佛畫聯展展出44幅創作品,每幅畫皆在彭老師悉心指導下完成。
「大悲佛顏藝術畫展」開幕時,同時也舉辦心靈藝術茶會,法師邀請大眾一同品茗賞畫,並祝福大家平安喜樂。彭麗玲也準備佛畫體驗小卡,讓與會者感受畫佛像的心情。藝術聯展即起至8月13日,歡迎前往觀賞。
最新消息
台北道場佛光人弘法文宣力養成 傳遞善與美
2025-08-19蘭陽別院首訪礁溪鄉長興廟 盛邀參與世界神明聯誼會
2025-08-19書法遇見香爐 西來寺筆墨與香韻對話
2025-08-19三十三載深耕社區 東京佛光山寺弘法利生
2025-08-19永光法師關懷悉達多培訓班 學生展現藝術成果
2025-08-1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的形象4-1
2025-08-19駐印尼大使洪振榮參訪 棉蘭佛光寺文化交流
2025-08-18〔寶島采風〕田園小鎮迎翠浪 糖廠火車笛聲揚
2025-08-18「藏海無涯.大藏經通俗講座」第三場 永富法師談佛教音樂與儀式
2025-08-18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拜訪 期許繼續做更多好事
2025-08-18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