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佛光新聞> 人間社新聞寫作研習 江俊亮傳授採訪寫作技巧

佛光新聞

字級

人間社新聞寫作研習 江俊亮傳授採訪寫作技巧

【人間社 余菁雯 台中報導】 2022-05-17
2022年人間社新聞寫作研習營,5月14日由佛光山《人間福報》中區採訪主任江俊亮講授「道場採訪與寫作」及「人物採訪與寫作」2堂課程,近160名養成班學員在線上汲取採訪與寫作養分。講師強調新聞稿要具備客觀性、正確性、完整性、可讀性,掌握撰稿六大要素「5W1H」,把最重要的精華、新鮮事實或受訪者所說的重要字句,以簡明扼要文字置於標題或導言,吸引讀者興趣。

江俊亮提醒上傳人間通訊社的文稿及照片「標題」正確用法,二句式「標題」,在句與句中間要鍵入一個「全形」空格以為間隔,以利快速編輯;文稿及照片「標題」要一致,省去編審找圖及每張照片重鍵「標題」的困擾。很多義工記者鍵入二個「半形」空格,間隔看起來無差別,但經電腦螢幕顯示就能看出其中的差異性,方法為在Word中文模式下,同時按下「shift」及「空白鍵」,即可轉換「全形」、「半形」操作。

道場中適合採訪的新聞、採訪方式及原則,例如例行性的共修法會、讀書會不報導;重要法會僅寫主法法師開示詞,不須帶入儀軌流程。「開示或講座」所說的故事,只要舉出特别或動人部分的摘要。用「倒金字塔式」寫新聞,第一段導言要呈現活動主題,不必寫內容或所有參與者。

江俊亮舉多則新聞為例,指出義工記者用字與拍照的優、缺點。「健康養生講座」,提及增強免疫力食材,主講者是終生提倡蔬食達人,豐富報導內容;「佛光寶寶祝福禮」,彰顯出親子互動及信仰傳承;惠中寺提倡蔬食,結合人文歷史推出的「蔬食東坡肉」,是新奇創意新聞。

太魯閣火車事故及城中城火災,為重大災難所舉行的法會及灑淨,能超度罹難者,並可撫慰家屬心靈,是冥陽兩利、安定民心的報導;「動物的命也是命」,超度動物是新聞亮點。「西方寺」信徒以思惟「苦、集、滅、道」四聖諦佛法面對病痛,與病為友成功抗癌的報導,讓人對佛法產生信心。

江俊亮在「人物採訪與寫作」課程中說明,採訪人物前要收集、了解受訪者的資料,擬妥採訪大綱;採訪時要掌握主題、不離題失焦。大多數人都喜歡看故事、聽故事,因此受訪者分享的生命故事最容易觸動讀者,寫作時可將一些實例或小故事穿插其中,讓文章生色。

江俊亮以《人間福報》刊登「旅美鍾文熙 來自台灣隱藏的畫家」、「龔微芹纏春仔花 帶給新娘幸福」及「清褥瘡棉棒變畫筆 兩老義賣畫買病床」新聞為例,讓學員了解新聞採訪、編排與技巧。

Q&A單元,學員李崑銘提問:「撰稿時提到佛光山的別分院或學校都要冠上『佛光山』嗎?可以用『常住』來統稱道場的法師嗎?還是要寫『常住法師』才是正確的?講者引用星雲大師聖言量或佛教的經典語錄,撰稿時需要查證並加註出處嗎?」

江俊亮回覆,在文中第一次寫別分院名稱時都要冠上「佛光山」,第二次以後則免。「常住」是信眾對法師的口語稱謂,寫稿時要冠上執事法師的職稱、法名,對於「常住」的正確用法可參閱星雲大師著作《僧事百講3道場行事.第一講–常住意義》。若引用常見聞的大師聖言量或法句,無須查證出處;若為不常見聞的大師聖言量或法句,記者須盡查證之責,並註明出處。

陳淑貞提問:「人物採訪有時機性嗎?」江俊亮回覆,要把握機緣,將觸角延伸,在道場舉辦活動時可採訪展者;或如採訪三義木雕師做傳承的工作,採訪時可以從聊天開始,增進新聞的質與量。採訪對道場有奉獻的人物,可請當事人敘說發心歷程及艱難、轉折的過程,人間社有〔人間菩薩〕專題,撰文投搞時標題前可冠上〔人間菩薩〕。
12345678910第5 / 92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