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板橋講堂7月14日舉行首次「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多位道場住持、法師陪同,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前排左2)主法證盟皈戒。 人間社記者彭日清攝
圖說:佛光山板橋講堂於7月14日下午舉行首次「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550位佛子及觀禮員,分別來自北北桃甚遠至中嘉地區。 人間社記者彭日清攝
圖說:板橋講堂住持妙兆法師叮嚀,受戒是一時,持戒要時時放在心上、時時用在生活上。五戒從沒離開過「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日日行三好,才能保護自己,尊重別人。 人間社記者彭日清攝
圖說:為了信仰傳承,這次「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戒會,班首皆由佛光第二代、三代青年承擔。 人間社記者彭日清攝
圖說:常住法師指導穿衣搭衣等學佛行儀。 人間社記者彭日清攝
圖說: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與「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承擔班首的佛光第二代、三代青年合影。 人間社記者彭日清攝板橋講堂三皈五戒 成就真佛子
2024-07-15
佛光山板橋講堂7月14日舉行首次「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由多位道場住持、法師陪同,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法證盟皈戒,壇場擠滿550位佛子及觀禮員,分別來自北北桃甚至中嘉地區,其中包括法官、律師、醫師、佛光青年、佛光童軍及40餘位佛光家庭的第二、三、四代人等,齊聚大殿至心發願,斷惡修善、清淨身心、護持正法、不忘初心。
常住法師用心籌劃布置、莊嚴道場,講習會上解說受持三皈五戒的根本意義,指導穿衣搭衣、禮佛、長跪等學佛行儀;另外,為了信仰傳承,這次戒會,班首皆由佛光第二代、三代青年承擔。
典禮前,禮請佛光山屏東講堂住持永嚴法師說明儀軌、帶領演禮;典禮開始,鐘鼓齊鳴,大眾虔誠迎請心保和尚主法;典禮中,當誦念「懺悔發願」偈時,很多受持佛子心深感動歡喜而落淚。
心保和尚開示,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受持三皈五戒,非常殊勝、稀有、難得,是累生累世修來的福德因緣,大家要好好把握。皈依,能讓人的身、心得到歸屬,就像父母是子女的依靠,又如花、草不能沒有陽光與水一般,有皈依,身、心才會有力量。
皈依佛,是皈依教主釋迦牟尼佛。佛陀出世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也在人間,是眾人很好的修行典範。佛陀在修行的過程中,因夜睹明星,覺悟到世間的因緣和合、緣起性空、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世間的「有」是不可得的。
人來到世間,宛如曇花一現,煙火一閃即逝,最多100多年,終有不存在的一天。《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緣起性空,是世間本來的面目,世間的「有」是無常的。《四十二章經》闡述:「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凡事該放下的就放下,自然能身心自在,行六度波羅蜜,從煩惱中解脫。
佛陀成道後,說法教化49年;涅槃後,由弟子結集佛陀說「法」完成《三藏十二部經典》人間法寶。大家要深入經藏,以佛法為皈依。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教導「要做不請之友」,學佛要自動自發,才會進步。心保和尚鼓勵信眾要不忘初心,常回來道場,參加法會、發心做義工,做不請之友,增福增慧。
受戒,以戒為師;學戒,向佛學習;持戒,身心清淨,三者是解脫的法門。在家居士可持一天一夜八關齋戒,積累資糧,種下得度的因緣。星雲大師教誨「受持五戒,人天有份、惡道除名,福報具足」;大師又說「我是佛」,每個人都有成佛的因緣,受持三皈五戒是一大助力。
板橋講堂住持妙兆法師叮嚀,受戒是一時,持戒要時時放在心上、時時用在生活上。五戒從沒離開過「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日日行三好,才能保護自己,尊重別人。勉勵正信佛弟子,要持續發菩提心、精進用功,常回來法身慧命之家,為自己充電、加油,增長智慧,自利利他。
常住法師用心籌劃布置、莊嚴道場,講習會上解說受持三皈五戒的根本意義,指導穿衣搭衣、禮佛、長跪等學佛行儀;另外,為了信仰傳承,這次戒會,班首皆由佛光第二代、三代青年承擔。
典禮前,禮請佛光山屏東講堂住持永嚴法師說明儀軌、帶領演禮;典禮開始,鐘鼓齊鳴,大眾虔誠迎請心保和尚主法;典禮中,當誦念「懺悔發願」偈時,很多受持佛子心深感動歡喜而落淚。
心保和尚開示,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受持三皈五戒,非常殊勝、稀有、難得,是累生累世修來的福德因緣,大家要好好把握。皈依,能讓人的身、心得到歸屬,就像父母是子女的依靠,又如花、草不能沒有陽光與水一般,有皈依,身、心才會有力量。
皈依佛,是皈依教主釋迦牟尼佛。佛陀出世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也在人間,是眾人很好的修行典範。佛陀在修行的過程中,因夜睹明星,覺悟到世間的因緣和合、緣起性空、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世間的「有」是不可得的。
人來到世間,宛如曇花一現,煙火一閃即逝,最多100多年,終有不存在的一天。《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緣起性空,是世間本來的面目,世間的「有」是無常的。《四十二章經》闡述:「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凡事該放下的就放下,自然能身心自在,行六度波羅蜜,從煩惱中解脫。
佛陀成道後,說法教化49年;涅槃後,由弟子結集佛陀說「法」完成《三藏十二部經典》人間法寶。大家要深入經藏,以佛法為皈依。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教導「要做不請之友」,學佛要自動自發,才會進步。心保和尚鼓勵信眾要不忘初心,常回來道場,參加法會、發心做義工,做不請之友,增福增慧。
受戒,以戒為師;學戒,向佛學習;持戒,身心清淨,三者是解脫的法門。在家居士可持一天一夜八關齋戒,積累資糧,種下得度的因緣。星雲大師教誨「受持五戒,人天有份、惡道除名,福報具足」;大師又說「我是佛」,每個人都有成佛的因緣,受持三皈五戒是一大助力。
板橋講堂住持妙兆法師叮嚀,受戒是一時,持戒要時時放在心上、時時用在生活上。五戒從沒離開過「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日日行三好,才能保護自己,尊重別人。勉勵正信佛弟子,要持續發菩提心、精進用功,常回來法身慧命之家,為自己充電、加油,增長智慧,自利利他。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外婆5-2
2025-10-24光明在望守護社區 洛杉磯協會23年義診不間斷
2025-10-23明正國小三好向前行 創造幸福人生
2025-10-23紐西蘭南島公益路跑 250位高中師生支持環保植樹
2025-10-23佛光會贈《365日》泰國上議院 古今智慧帶來心靈啟發
2025-10-23IBM與佛光山交流 以三好攜手走向智慧、科技、學習向善
2025-10-23《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外婆5-1
2025-10-23南天青年佛學營「做自己的貴人」 聞思修證引導內在成長
2025-10-22多大宗教系學子參訪多倫多佛光山 深入認識人間佛教
2025-10-22雪州鄉村發展評委會考察 仁嘉隆幸福村榮獲瓜冷縣冠軍
2025-10-22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