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論壇 思想收束 面向實踐
2025-10-13
為期三天的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論壇於10月12日新加坡佛光山圓滿落下帷幕。閉幕當天的議程聚焦思想收束、成果盤點與未來實踐的展望。
當日上午,青年學者在彌陀學校完成最後一場論文發表。其後,午餐時段化作溫馨的文化交流時刻,彌陀學校校長鄭祥川盛情邀請本校學生,為遠道而來的教授與青年學者獻上歌曲、故事、揚琴與武術等表演。學術與藝文相映成趣,讓與會者在嚴謹論辯之外,深切感受本地學子對傳統文化與藝術的熱忱。
作為本屆論壇的核心學者,中國西北大學李利安教授以「五大菩薩信仰的共生共榮——以人間佛教為視角」為題,奠定閉幕日思想總結的主基調。
李利安提出「動態共生與靜態共榮」的哲學框架,指出五大菩薩信仰並非彼此孤立,而是在歷史的次第興盛中,以願、行、悲、智、慈為核心精神相互成就,構成有機整體。這種「矛盾中蘊含共生,衝突中趨向共榮」的演進路徑,正是人間佛教打破二元對立、追求和合圓融的生動實踐,也為青年學者將佛法智慧應用於多元文化、人機關係等當代議題提供堅實的理論支點與實踐指引。
下午舉行的「總結座談會」由賴彥志主持。中國西北大學李利安教授、美國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郝樂為教授、菲律賓聖卡洛斯大學Purino博士、周雁飛博士等學者同台回顧前兩日圍繞「共生與共榮」、AI倫理與多元文化實踐的討論成果,並從各自專業視角提出青年在研究路徑與佛法踐行上應把握的重點,為邁向人機、人際、人與環境的共榮之路提供清晰座標。
閉幕典禮榮邀國家發展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孫雪玲擔任主賓。典禮上,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代表新加坡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向孫雪玲部長頒發新加坡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顧問證書,新加坡佛光山住持妙穆法師與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會長蘇政文共同見證。
妙穆法師在致詞中感謝孫部長長期對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教育、文化事業的支援與關懷,並指出此次受聘為顧問,是對佛光山在新加坡弘法與社會服務的莫大鼓勵。同時,妙穆法師也分享本屆論壇投稿數量創新高,向新舊評審教授的辛勤付出致謝,並勉勵青年以「學術為基,慈悲作翼」,將佛法智慧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實際能量。他指出,當今世界機遇與挑戰並陳,唯有以嚴謹研究與深切關懷為雙輪,方能讓「共生與共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隨後,孫部長亦向主題講者與評審嘉賓頒發感謝狀與紀念品,以表肯定。
作為南華潮劇社代表與慈善家,洪振群在致詞中強調,「共生與共榮」不是口號,而是應當落實到日常的生活態度。他分享與林祿在老師攜手舉辦慈善藝術展覽,並將義賣善款全數投入論壇的初衷,期許以藝術之力鼓舞青年,持續在學術與社會實踐上精進不輟,體現社會各界對青年佛教研究的無私護持。
在熱烈而溫暖的氛圍中,論壇圓滿閉幕。本屆盛會既為全球青年搭建高層次思想交流的平臺,亦為AI時代人間佛教的弘揚與實踐描繪出更為清晰的藍圖。
當日上午,青年學者在彌陀學校完成最後一場論文發表。其後,午餐時段化作溫馨的文化交流時刻,彌陀學校校長鄭祥川盛情邀請本校學生,為遠道而來的教授與青年學者獻上歌曲、故事、揚琴與武術等表演。學術與藝文相映成趣,讓與會者在嚴謹論辯之外,深切感受本地學子對傳統文化與藝術的熱忱。
作為本屆論壇的核心學者,中國西北大學李利安教授以「五大菩薩信仰的共生共榮——以人間佛教為視角」為題,奠定閉幕日思想總結的主基調。
李利安提出「動態共生與靜態共榮」的哲學框架,指出五大菩薩信仰並非彼此孤立,而是在歷史的次第興盛中,以願、行、悲、智、慈為核心精神相互成就,構成有機整體。這種「矛盾中蘊含共生,衝突中趨向共榮」的演進路徑,正是人間佛教打破二元對立、追求和合圓融的生動實踐,也為青年學者將佛法智慧應用於多元文化、人機關係等當代議題提供堅實的理論支點與實踐指引。
下午舉行的「總結座談會」由賴彥志主持。中國西北大學李利安教授、美國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郝樂為教授、菲律賓聖卡洛斯大學Purino博士、周雁飛博士等學者同台回顧前兩日圍繞「共生與共榮」、AI倫理與多元文化實踐的討論成果,並從各自專業視角提出青年在研究路徑與佛法踐行上應把握的重點,為邁向人機、人際、人與環境的共榮之路提供清晰座標。
閉幕典禮榮邀國家發展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孫雪玲擔任主賓。典禮上,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代表新加坡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向孫雪玲部長頒發新加坡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顧問證書,新加坡佛光山住持妙穆法師與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會長蘇政文共同見證。
妙穆法師在致詞中感謝孫部長長期對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教育、文化事業的支援與關懷,並指出此次受聘為顧問,是對佛光山在新加坡弘法與社會服務的莫大鼓勵。同時,妙穆法師也分享本屆論壇投稿數量創新高,向新舊評審教授的辛勤付出致謝,並勉勵青年以「學術為基,慈悲作翼」,將佛法智慧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實際能量。他指出,當今世界機遇與挑戰並陳,唯有以嚴謹研究與深切關懷為雙輪,方能讓「共生與共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隨後,孫部長亦向主題講者與評審嘉賓頒發感謝狀與紀念品,以表肯定。
作為南華潮劇社代表與慈善家,洪振群在致詞中強調,「共生與共榮」不是口號,而是應當落實到日常的生活態度。他分享與林祿在老師攜手舉辦慈善藝術展覽,並將義賣善款全數投入論壇的初衷,期許以藝術之力鼓舞青年,持續在學術與社會實踐上精進不輟,體現社會各界對青年佛教研究的無私護持。
在熱烈而溫暖的氛圍中,論壇圓滿閉幕。本屆盛會既為全球青年搭建高層次思想交流的平臺,亦為AI時代人間佛教的弘揚與實踐描繪出更為清晰的藍圖。
最新消息
牙醫師連年不輟發心 守護印度沙彌口腔健康
2025-10-19新加坡佛光山攜手宗教團體 以行動傳遞溫暖與關懷
2025-10-19認識健康指數 怡朗佛光人實踐健康生活
2025-10-19劉人島以畫說禪 西來寺呈現筆墨之美
2025-10-19菲律賓烘焙協會參訪萬年寺 分享麵包香氣與溫暖
2025-10-19多倫多佛光山啟動男監關懷 參與監獄義工講習會
2025-10-19傳承與新生 陳益宗解析台灣傳統工藝的文化精髓
2025-10-19惠中青年「羽」你同行 讀書會探討體育
2025-10-19大榮國小生命教育 從國際觀看生涯規劃
2025-10-19【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禪門的管理法②
2025-10-19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