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15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佛光新聞> 確立正知正見 學習菩薩精神

佛光新聞

字級

確立正知正見 學習菩薩精神

【人間社 林素汶 香港報導】 2022-12-06
12月3日,香港佛光道場舉行三皈五戒第三次講習會,讓在一星期前皈依受戒者進一步認識佛教行儀及佛光山。現場及線上188位新進佛弟子聆聽法要,由港澳深地區總住持永富法師教授「佛教徒行儀」,實踐佛光山四給的工作信條,效法星雲大師把最美好的「給」人;道場監寺覺毓法師教授「認識依止常住」,以大師勤奮作為榜樣,創造人生三百歲。

永富法師開示,能夠皈依受戒必定是有善根福德因緣;踏進佛門,找到了生命的依止處,要精進勤修,行佛所行,饒益有情。法師說明發心要純正,學佛要真心,行持要利他。平日要養成樂於與人分享法喜的菩薩性格,讓更多人認識學佛的好處,明白生命不只是為生活的需求而存在,更要有跳脫困境及生死輪迴的智慧與能力,尤其面對生老病死,一般人都是無法自主。法師期許皈依受戒者在學佛、参與服務及修持中,都能啟發內在的潛能,堅定自我提升的意志,超越局限,降伏習氣,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在八識田中深植菩提種子,往光明的佛道前行。

總住持教導,佛弟子每天要自訂早晚課,建議念誦《心經》、《阿彌陀經》、《金剛經》、〈普門品〉或〈大悲咒〉。誦經持咒重在恆長心,以懺悔、發願、回向,圓滿一天的功課。

覺毓法師讚揚皈依受戒者選擇了正道,展開學佛修行的新生活。法師開示佛光山的理念及四大宗旨,勸勉新進佛弟子要發揮悲、智、願、行的菩薩精神,以歡喜心為大眾服務,學習大師不怕吃虧、給人利用才有價值;更要與人為善,尊重包容及平等待人。透過與大眾相處實踐佛法,像蠟燭燃燒自己,點亮別人,即無私奉獻。開啟智慧,轉念斷煩惱。成就佛道,先要建立正確的因果觀念,只要在佛法修行的路上(因)默默耕耘,自然會達到目標(果)。

陳巧兒今年初開始吃素,笑言自己是透過道場滴水坊美食的接引而報名參加三皈五戒。他在二十多年前已對佛法感興趣,從《佛光菜根譚》法語中開始了解佛理,平常有做早晚課和回向,發願能遇到明師學習正法。能在佛光道場跟隨星雲大師學習,心中充滿感恩及無比的歡喜。期盼自己改善氣質,建立佛弟子的正面形象,讓人信服佛法的好處及明白法喜的原因。

周麗霞是佛光大學香港境外佛教學系碩士班的學生,認為進入佛門能夠學習到佛教行儀,這是無法在一般院校能接觸到的科目,並把握因緣接引同修朱文傑一起皈依受戒。朱文傑表示平時喜歡看佛教書藉,了解佛教義理,日後夫婦有相同的話題,共同的學習目標,一起成長,建立幸福美滿的佛化家庭。
12345678910第4 / 934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