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第五組奧斯汀佛光青年,綜合座談時,集體發表心得與討論結果。 人間社記者心任攝
圖說:奧斯汀佛光青年分配於第五組,在活動教室進行主題討論。 人間社記者心任攝
圖說:奧斯汀佛光青年分配於第五組,正在進行分組討論。 人間社記者心任攝
圖說:奧斯汀佛光青年於培訓營中,歡喜出坡勞務中。 人間社記者心任攝
圖說:奧斯汀佛光青年專注禪修中。 人間社記者心任攝
圖說:每個小組負責準備一道菜餚,共同完成當晚的晚餐。 人間社記者心任攝
圖說:奧斯汀佛光青年專注戶外運動(第一排前四位)。 人間社記者心任攝
圖說:奧斯汀佛光青年們,希望能將佛法的喜悅傳播到整個世界。大家於道場一起歡喜合影。 人間社記者阮心生攝
圖說:3月21日至23日,奧斯汀佛光青年團(YAD)成員,在永嘉法師帶領下,前往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參加一年一度的國際佛光會青年總部(BLIA-YAD)「白象幹部培訓營」。 人間社記者心任攝奧斯汀佛光青年參與白象幹部培訓營 打造更好的自己
2025-03-25
奧斯汀佛光青年團(YAD)成員,由永嘉法師帶領前往密蘇里州聖路易斯,3月21日至23日參加一年一度的國際佛光會青年總部(BLIA-YAD)「白象幹部培訓營」。
奧斯汀的9位代表Junhui Fitch、Claire Qu、Rishi Subramani、Ethan Wang、Yoyo Wang、Bella Qiu、Haylee Wu、Natalie Wu和Alex Tran。
「白象」身分在國際佛光青年總部中具有重要意義,代表獲得此資格的青年不僅通達人間佛教理念,更展現出卓越的領導能力,能夠在各地佛光山道場發揮影響力。今年的培訓主題為「打造更好的自己」(Building a Better You),與會學員深入學習佛教思想精要、實踐禪修,並參與多項團隊合作活動。
其中,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是「拱門建造挑戰賽」,參加者需分組競賽,以紙張搭建聖路易斯地標「拱門」(Gateway Arch)的模型,考驗團隊的創意與協作能力。另一項難忘的活動則是週六晚上的烹飪體驗,每個小組負責準備一道菜餚,共同完成當晚的晚餐。這不僅是一場團隊合作的訓練,也是一種文化交流的體驗。當晚的菜餚融合了不同文化特色,如春捲代表傳統中華料理,而「黏黏奶油蛋糕」(ooey gooey butter cake)則是聖路易斯的當地甜點。透過這次交流,參與者深刻體會認識自身文化的重要性,同時也學習尊重並欣賞他人文化。
培訓的最後一天,所有參與者皆完成了佛學筆試,並有部分學員挑戰「白象幹部資格考核」,期望能獲得正式的「白象」資格。
奧斯汀佛光青年13歲的Claire Qu分享,在聖路易斯很開心能與同齡人及年長的青年相處,並深入了解來自不同道場的佛光青年團如何運作。特別喜歡這次安排的活動,覺得每一項都十分有趣,且對白象培訓至關重要。
15歲的Rishi Subramani說,這次聖路易斯之行,讓他對「打造更好的自己」這一主題有更深的理解。學習到願力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有目標,而願力則是將這些目標實現的關鍵。一同探討年輕人可以培養的各種願力,例如慈悲心或幫助他人的願望,並學習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這場培訓不僅提升了青年們的佛學知識與領導能力,也加深了各地佛光青年之間的情誼,為未來的成長與貢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奧斯汀的9位代表Junhui Fitch、Claire Qu、Rishi Subramani、Ethan Wang、Yoyo Wang、Bella Qiu、Haylee Wu、Natalie Wu和Alex Tran。
「白象」身分在國際佛光青年總部中具有重要意義,代表獲得此資格的青年不僅通達人間佛教理念,更展現出卓越的領導能力,能夠在各地佛光山道場發揮影響力。今年的培訓主題為「打造更好的自己」(Building a Better You),與會學員深入學習佛教思想精要、實踐禪修,並參與多項團隊合作活動。
其中,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是「拱門建造挑戰賽」,參加者需分組競賽,以紙張搭建聖路易斯地標「拱門」(Gateway Arch)的模型,考驗團隊的創意與協作能力。另一項難忘的活動則是週六晚上的烹飪體驗,每個小組負責準備一道菜餚,共同完成當晚的晚餐。這不僅是一場團隊合作的訓練,也是一種文化交流的體驗。當晚的菜餚融合了不同文化特色,如春捲代表傳統中華料理,而「黏黏奶油蛋糕」(ooey gooey butter cake)則是聖路易斯的當地甜點。透過這次交流,參與者深刻體會認識自身文化的重要性,同時也學習尊重並欣賞他人文化。
培訓的最後一天,所有參與者皆完成了佛學筆試,並有部分學員挑戰「白象幹部資格考核」,期望能獲得正式的「白象」資格。
奧斯汀佛光青年13歲的Claire Qu分享,在聖路易斯很開心能與同齡人及年長的青年相處,並深入了解來自不同道場的佛光青年團如何運作。特別喜歡這次安排的活動,覺得每一項都十分有趣,且對白象培訓至關重要。
15歲的Rishi Subramani說,這次聖路易斯之行,讓他對「打造更好的自己」這一主題有更深的理解。學習到願力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有目標,而願力則是將這些目標實現的關鍵。一同探討年輕人可以培養的各種願力,例如慈悲心或幫助他人的願望,並學習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這場培訓不僅提升了青年們的佛學知識與領導能力,也加深了各地佛光青年之間的情誼,為未來的成長與貢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新消息
印度沙彌學園出家典禮 沙彌發願復興印度佛教
2025-11-21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 為地球種植600棵樹
2025-11-21Avonside女子高中路跑 為環保植樹獻心力
2025-11-21冬季聲樂發表會 慈恩寺舉辦
2025-11-21法華禪寺迎來佛教文化探索團 肯定人間佛教魅力
2025-11-21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懐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025-11-21佛光大學圖資長陳麒元 出任EI索引國際期刊主編
2025-11-21鳳霞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和諧人間
2025-11-21南華大學棒球隊授旗祈福 蓄勢待發力拼大專盃
2025-11-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
2025-11-2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