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30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台北道場生耕致富講座論壇親子間的情緒管理與如何教養未來

教育人文

字級

台北道場生耕致富講座論壇親子間的情緒管理與如何教養未來

【人間社記者陳秋玉 台北報導】 2012-11-29
  佛光山台北道場生耕致富講座/論壇,11月25日的「親子間的情緒管理」與「如何教養未來的CEO」,是今年度的壓軸講座,9場親子教育講座/論壇反映出家庭、學校、社會各層面對教育的需求與期待,吸引近萬聽眾聆聽。
  
  佛光山宗務委員慧寬法師在議題一「親子間的情緒管理」表示,孩子的信心除了來自家庭,也來自老師的影響。很多事情只是角度不同,他認為,情緒管理沒有特別藥方,只有觀念和心態。星雲大師說「生忙、心不要跟著忙」,佛教講究自我察覺、善觀因緣、正面思考,是菩薩或夜叉,就在轉念之間。
  
  「身為母親而情緒不穩,最容易傷害小孩。」在台北市教學20幾年,為了給女兒寧靜環境而遷居宜蘭的羅東竹林國小老師宋慧慈不諱言,因年輕時對女兒的不當管教而感到懺悔。她表示,「如何作情緒的主人」很重要,提到她31歲的外甥女,一個常被罵「死小孩」的學生,在忍受老師情緒失控的虐待教學後,原本期待代課老師能帶來輕鬆,結果換來讓她精神緊繃的「可怕代課老師是我媽媽」,此話一出,引起現場滿堂笑聲。宋慧慈又說,「情緒的管理策略」是心靜國土淨,心不寧靜時,思維一定負向,轉換心念後,事情也會跟著轉。她建議每天做深呼吸、合掌、放鬆、聽音樂,讓紛亂的心回到原點,減少負面情緒。
  
  主持人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在議題二「如何教養未來的CEO」中,提出國人應省思的議題:青少年沉迷網路、地球暖化危機、社會貧富落差困境、EQ面對逆境的情緒管理。他指出,推動12年國教是希望孩子五育均衡發展,鼓勵家長多元且正向看待。
  
  「任何一個人只要對社會有貢獻,做有意義的事情,都是未來的CEO。」與談人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說出自己的成長歷程,指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的不善背書和重考挫折,反而成為我生命中的轉捩點,而養成自我研發的優點,才能在好校風的大學舞台上磨鍊成長。」提及「突破傳統文化瓶頸」、「如何創造價值」時,施振榮笑著說,「沒有困難自討苦吃的工作,我不想做。」社會上哪裡有瓶頸,就從哪裡著手找突破,在困難的危機中創造新價值,就是生存的條件。
  
  「給人舞台發展是最好的,盡量授權才能培養人才。」施振榮說,犯錯才能吸取經驗,成功CEO應有之特質,是為社會共同創造價值與利益,「利他」則是企業永續、名利雙收的最好方法。他強調回歸人性本善,才能激勵人才發揮潛能。
  
  元智大學遠東管理學院教授許士軍說,CEO是引領企業走向願景、執行公司決策者。他們的成功條件在於有「膽識」,能吸引跟隨者、果決的知人善用和能讓人信任。許教授不失幽默風趣的講述,整合成功CEO的培養管道,在於「人格特質和興趣、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企業培育」等,說明成為CEO是靠先天、也靠社會環境和個人努力。
  
  民眾提問,CEO的角色定位?如何讓經濟重新起飛?如何成功推動12年國教?怎樣才能留住尖端人才?許士軍回應,CEO是帶領組織的執行者。施振榮補充說,執行長要負責經營成敗,還要對社會負責。經濟復甦和困境是常態,重點是如何有效的掌握和突破,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林聰明次長回應,宣導12年國教,是讓國中生求學正常化,在多元的課程中適性發展。施振榮說,台灣不缺人才缺舞台,呼籲企業界提供舞台,強調人才的格局是,對人類和全世界有貢獻的人才算是人才。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