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佛館長廊外牆浮雕彩繪 傳遞生命教育之精神
2012-12-09
無論是否初次來到佛陀紀念館,人人都會對南北長廊外圍的彩繪浮雕所表達的意義和呈現方式,與整體藝術感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這些佛教藝術品,由藝術家葉先鳴負責水泥半浮雕部份,畫家陳明啟則負責彩繪浮雕,從星雲大師的構想中用各自專業呈現出來。
所有的彩繪浮雕內容選自豐子愷與豐一吟的護生畫作和名畫家高爾泰、蒲小雨夫婦所繪之「禪畫禪話」,其中再以書卷窗樣式呈現《佛光菜根譚》,紀錄星雲大師偈語,與大師致力傳達生命教育理念相合,再以藝術方式呈現進而實踐人間佛教美之精神。
義工陳美玉表示,全圖由立體方式呈現,而非一般平面繪圖,別有一番立意,內容亦極具生命教育意義,又是一番寓意。同樣身為義工的王延城則說,除了自己也覺得護生圖等水泥半浮雕的教育精神顯而易見、對社會有正面影響之外,往常帶領讀經班家長參訪佛館時,他們亦感同身受,無不對建築設計發出讚嘆!雖然佛館參訪的次數不計其數,但每每走過外圍的環館行道,還是會多看幾眼牆上的浮雕,滋養與教育自己的身心。
夫妻檔民眾認為「禪畫禪話」以浮雕方式呈現,除了原本的俐落簡潔,整體生動、內容富有意義,是很難得的地方。且在文字解說部份還用傾斜的角度呈現給觀眾,正是佛光信條中「給人方便」的貫徹,讓人感動。
「論人之惡勿太過,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當使其可從。」這段列於南側長廊外牆的《佛光菜根譚》,從中即能體認星雲大師想讓世人明白個人行善於人間的妙方,進而使觀者悟之,說好話,並於生活中落實佛教之善。
所有的彩繪浮雕內容選自豐子愷與豐一吟的護生畫作和名畫家高爾泰、蒲小雨夫婦所繪之「禪畫禪話」,其中再以書卷窗樣式呈現《佛光菜根譚》,紀錄星雲大師偈語,與大師致力傳達生命教育理念相合,再以藝術方式呈現進而實踐人間佛教美之精神。
義工陳美玉表示,全圖由立體方式呈現,而非一般平面繪圖,別有一番立意,內容亦極具生命教育意義,又是一番寓意。同樣身為義工的王延城則說,除了自己也覺得護生圖等水泥半浮雕的教育精神顯而易見、對社會有正面影響之外,往常帶領讀經班家長參訪佛館時,他們亦感同身受,無不對建築設計發出讚嘆!雖然佛館參訪的次數不計其數,但每每走過外圍的環館行道,還是會多看幾眼牆上的浮雕,滋養與教育自己的身心。
夫妻檔民眾認為「禪畫禪話」以浮雕方式呈現,除了原本的俐落簡潔,整體生動、內容富有意義,是很難得的地方。且在文字解說部份還用傾斜的角度呈現給觀眾,正是佛光信條中「給人方便」的貫徹,讓人感動。
「論人之惡勿太過,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當使其可從。」這段列於南側長廊外牆的《佛光菜根譚》,從中即能體認星雲大師想讓世人明白個人行善於人間的妙方,進而使觀者悟之,說好話,並於生活中落實佛教之善。
最新消息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