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22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文化藝術> 海底佛寺 無聲說法

文化藝術

字級

海底佛寺 無聲說法

【人間社記者 徐芷齊 綜合報導】 2015-10-06
印尼海域中,有一片寧靜安臥在海洋的海底佛寺遺跡,不亞於婆羅浮屠的壯觀、莊嚴。

海底佛寺是什麼時期的遺跡,尚未獲得確切分析,但根據其形制、風格看來,很有可能與婆羅浮屠的年代相距不遠。這一片海底佛寺也恰巧位於離婆羅浮屠不遠的海域中。

在佛法曾經興盛的古室利佛逝地域,曾經掀起過建造石砌佛寺的熱潮。東晉法顯大師與唐代義淨三藏的著作中,都多次提到室利佛逝,但其中並沒有婆羅浮屠或類似佛教建築的記載。

從2世紀起,西行求法和東來的高僧已展開求法與弘法活動,經過6、700年後進入尾聲。以此推測,婆羅浮屠應出現於公元7至8世紀。

印度尼西亞位於火山活動活躍的地區,因此,大大小小的火山活動曾經帶來自然災難,也造成過地殼變化,此不知名的海底佛寺可能經歷了強烈地殼變化,經推測,應有其他類似的佛教建築,因為地理的自然變化,而改變了形態與位置。

這片海底佛國,擁有和婆羅浮屠相似的形制、風格和同樣寧靜莊嚴的佛教感染力。雖然未曾見到此佛寺遺跡的全貌,但婆羅浮屠提供了一個探索與暢想的絕佳範本,把印度、中國漢地與此地聯繫起來。

婆羅浮屠可謂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廟遺跡,也是亞洲四大文明中,最具影響力的佛教奇蹟,而這個寧靜安住於海底的佛世界,多少年來與婆羅浮屠共同訴說著佛法的奧義與佛陀的願力。
12345678910第3 / 62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