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修持靜心> 南屏別院「悉發菩提心」修持會 觀照自心醒覺自我

修持靜心

字級

南屏別院「悉發菩提心」修持會 觀照自心醒覺自我

【人間社 宋滌姬 高雄報導】 2024-10-14
為長養信徒的法身慧命,佛光山南屏別院10月13日在八樓大雄寶殿舉行「悉發菩提心修持會」。透過靜坐、抄經、禮拜觀世音菩薩以及講座,讓200多位信徒觀照自心,醒覺自我。

修持會先以靜坐方式讓大眾安定身心,接著抄寫〈準提神咒〉。眾人一筆一畫用心書寫,感受神咒的加持力。之後布幕上放出觀音菩薩像,大眾虔誠禮拜三十三觀音,誦讀〈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讓身心清淨,菩提心增長。

講座由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主講「從佛光山的建立看菩提心的意義」。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從無到有建佛造光山,這段經歷,正是現今正在籌建高雄新佛教堂的重要參考。當年大師買地,是靠《玉琳國師》的版稅和宜蘭青年的幫助,體現「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以及世間法緣來相助。

有了地,大師規劃佛光山建設計劃圖,願景明確清晰,展現發願的力量。大師也經常收到《覺世旬刊》的讀者小額捐款,這是大眾對建寺的支持,展現「聚沙成塔,積少成多」的力量。當然建寺少不了信徒、功德主及各界人士的善緣。而後朝山團帶來人潮,看見信仰的熱情,也播撒佛法的種子。

提及佛光山殿堂,星雲大師曾說,「觀音菩薩建大悲殿,佛陀建大雄寶殿」。佛菩薩是慈悲與智慧的象徵,建寺不只在於建築物,而是內心慈悲喜捨的修練歷程,是布施、忍辱、精進波羅密的修行。而菩提心需要外境粹鍊,才能堅定穩固。修行過程中珍惜為人服務的機會,珍惜每人的慧命,遇到挑戰和困難,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智慧,隨緣而行,並且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菩提心。

「一切都是因緣」,它包含「人緣、善緣、法緣」,也就是佛法體現的「慈悲、智慧、布施、對人好、發願⋯⋯」種種深意,可用「因緣」來概括。建寺的因緣殊勝難得,不只能帶給後世眾等得度因緣,也讓現前大眾有植福田的機會。妙樂法師感恩有建寺因緣,邀請大家珍惜眼前的善緣,一起建設新佛教堂,藉此讓菩提心更加增長與穩固。

學員臧凱韻表示,修持會雖然只有半天,卻法喜充滿。在抄寫〈準提神咒〉時,藉由一筆一畫臨摹,身心安定。禮拜觀音時,看著螢幕上的觀音應化身,都是為了衆生而顯現,感受到觀音的慈悲心。妙樂法師開示「佛光山是如何建成的」,說明一切都是因緣,要把握現在建設高雄佛教堂的因緣,發菩提心。
12345678910第3 / 82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