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0月03日 星期五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 教育線上> 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佛教智慧的現代意義

教育線上

字級

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佛教智慧的現代意義

【人間社 廖麗珠、陳逸偵 嘉義報導】 2024-03-06
第六屆「2024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3月5日於南華大學中道樓國際會議廳舉行,終場「論壇四-佛教智慧的現代意義」,則由澳洲南天大學校長Denise Kirkpatrick主持,與談人有三位親臨會場,另兩位於線上參與討論,近100位學者專家與會。主持人總結,當代社會面臨的困境與危機是相當複雜的,解決方式必須借重佛教智慧予以啟發。

與談人有印度加爾各答大學佛教學系主任Ujjwal Kumar、荷蘭司法部佛教傳教機構―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佛學院院長Bee Scherer、印度高塔姆佛陀大學佛教學系教授暨國際長Arvind Kumar Singh等三位於會場共同與談。英國倫敦大學宗教哲學系亞非學院教授史芬妮、中國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教授李利安,兩位透過線上與談、燕京理工學院傳媒學院院長張煒觀點由主辦方代為宣讀。

史芬妮指出現在學生上課精神不濟需用方法來協助他們,了解佛學的智慧及知道如何運用佛學的理論在生活及學業上。目前開始跟各個領域對話,使佛學能夠進一步的發揚。人間佛教非常具有影響力及極高的智慧,期待可以與大家一起研究。要利用佛學,克服AI所造成對人類不良的影響與挑戰;對於不同宗教合作之事,以佛光山開放並接受與不同宗教交流,彼此分享經驗的成果來回答提問。

李利安四點分析:人類文明多元一體結構的基本原理、歷史上多元一體文明結構中的佛教智慧、技術革命時代,人類文明多元一體結構面臨嚴峻挑戰及佛教智慧的使命,數智、理智、覺知的多元一體結構。他說,傳統的知識學習是必要的課程,因為AI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種工具。如果沒有判斷能力,只會使用AI,則人會變傻。無論如何變革,高等教育更要激發學生的智慧,因為人類的智慧,是一種運用知識系統解決問題的基因,這是人工智慧無法取代的。

Bee Scherer表示,佛教學院的目的要幫助學生如何運用佛教的智慧對抗物質對他們的誘惑。佛陀的教義引導我們在人世間自由安全航行,因為他在人間經歷過生老病死的過程中悟道,無我無畏。反對性別與階級等歧視,提倡素食、環保及環境保育。佛學教育可以讓人心靈獲得平靜,免於痛苦。

燕京理工學院傳媒學院院長張煒的論點,由主辦單位代為宣讀。他表示,加強內在覺知與人機和諧,強調以AI來重塑傳媒高等教育。從三方向增強學生能力,慧根開發:高校要更加重視通識教育,給學生帶來好奇心。靈感昇華:加強感悟力、反思力、領悟力及表達力。未來只能適應標準化工作的人將被取代,有想像力的人會更受歡迎。實踐加速:藉助AI的幫助,快速提升自身的創業創意能力。
12345678910第3 / 15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