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 教育線上> 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人工智能對教育的影響

教育線上

字級

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人工智能對教育的影響

【人間社 廖麗珠、陳逸偵 嘉義報導】 2024-03-06
第六屆「2024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3月5日於南華大學中道樓國際會議廳舉行,【論壇三】人工智能對教育的影響,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陳劍鍠主持,有5位親臨會場與談,另2位在線上與談,102位學者專家與會。陳劍鍠總結,在人工智慧時代,必須更重視文化修養、品德及倫理意識,同時具有利他之心、創新能力及批判性思維之全人教育。

與談人有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校長尤芳達、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Carolina Ivanescu、德國萊比錫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李可、美國亞歷桑那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吳疆等共同與談。日本龍谷大學校長入澤崇及銀川科技學院校長助理劉雄飛則透過線上與談。

劉怡均指出,目前醫學院校面臨所需教學用大體老師缺乏的問題,慈濟大學結合AI+VR方式打造無語良師,幫助學生在課程增進訓練成功的機率。如佛經所說的「真空妙有」。尤芳達則探討在AI時代,面對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挑戰,應本於教育的初衷,讓學生明白生活的真正意義,希望孩子們幸福、快樂與健康,並強調洞察力、情商能力與同理心的重要以及面對挑戰的能力,為社會培養善良、做出貢獻的人才。

Carolina Ivanescu認為教育應該竭力提升水平,提出應以「向上向善」目標,教導學生生活、存在的意義,以及如何成為一個有品德的人。強調人工智能與人類思維之間的基本區別在於知識和智慧,知識可以通過閱讀、研究和記憶事實獲得,而智慧則需要更深刻的理解,並根據經驗、評估和所學的教訓做出判斷。李可認為在ChatGPT是一個由OpenAI推出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可以簡化複雜任務、更好地理解複雜的主題、快速提供解決方案,但ChatGPT的結果,並不見得可靠,因為有學術誠信和作弊風險,需要謹慎使用。

劉雄飛談到AI時代,教育應該更加重視培育具有創造力的敏感度,加強自我修養能力的學習及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培養學生具有利他之心及創新性和批判性思維的兩隻翅膀。吳疆則認為AI在佛教文獻,特別是中國佛教傳統譯經文本之應用經驗,認為AI是一種工具也會過時。所以應用時,應更重視文化與道德底蘊,以及多元對話與情感交流上的意義。

日本龍谷大學已經成立近400年,校長入澤崇表示,「宗教」有煞車的作用,在瀨田校區設有禮拜堂,認為AI應創造更具有人性的智慧。強調一切眾生的生命都應該被尊重且平等對待。佛陀出生時指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教導佛教徒要自我尊重,讚美生命尊貴,彼此相互尊重!和平也是需要相互理解與彼此尊重,清楚的認識,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且具有不可被取代的尊貴。正如古德云:「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2345678910第3 / 15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