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2023年國際佛光會南區知賓講習會
2023-06-05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為強化知賓服務之效率及功能,並提升知賓服務專業素養,6月4日於佛光山雲居樓2樓,舉辦2023年國際佛光會南區知賓大隊培訓,俾使知賓人員於佛光會或常住各項重要活動參與服務時,得以展現卓越的服務品質與形象。今日參與知賓逾600人。
「佛光知賓儀態」中,知賓大隊長蔡泯惠以圖片講解知賓服裝形象,教導如何成為一個「知己知彼、賓至如歸、儀態端莊、內外兼修」莊嚴又稱職的知賓。
邵馨慧及知賓講師群現場講解、教導知賓們如何正確走姿、站姿、坐姿及引導姿勢。邀請12位知賓講師上台示範「行進禮儀」,講師講解後分組驗收所學成果,600位知賓分批走上舞台各展所學,PK後的結果,東單知賓獲得第一名,西單知賓得到最精彩獎。
主題論壇:「浩瀚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主持人:蔡泯惠大隊長;與談人:督導郭素清、分隊長許英蘭、督導岑惠敏、分隊長吳美麗。蔡泯惠請與談人談談「與大師的因緣」、遇到困難時心中想的「大師法語」是什麼?
許英蘭首先分享,因受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威德感召,發願要追隨大師推動三好、四給精神理念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因為有了大師,我們才有發揮的舞台。大師為了建校籌募經費,許英蘭略盡棉薄之力與法師同做資源回收,由於「正念」的提起,就沒有「髒、臭、噁心」之感;在大師願力帶領下,僧信二眾經10餘年的打拼,不可思議,從原來的炸藥工廠翻轉為融合古今與中外的國際博物館,而它將持續綿延大師的慈心悲願,為社會的安定與和諧發揮功能。大師是提升許英蘭生命價值的導航者、啟發智慧的良師。遇到困難時,許英蘭想到大師的法語是:學習再學習、反省再反省、發心再發心、慈悲再慈悲。
岑惠敏談到與大師最難忘的一次回憶,2016年8月於佛館大覺堂舉辦的「與大師面對面,張大千書畫展、星雲大師書法展」活動中,岑惠敏擔任台上為貴賓遞送墨汁的知賓,大師原本坐在輪椅上,後來拍照時,堅持站起來跟著台上貴賓舉墨祝賀,大師非常艱難的才能站起來,為了尊重每位貴賓和活動的圓滿而堅持自己站著,岑惠敏深受大師的慈悲及給人歡喜而感動不已,更堅定自己追隨大師,一師一道的信念。大師影響岑惠敏最深的二句話:「忙,就是營養」、「依教奉行」。這兩句話,砥礪岑惠敏的心不被外在的人事物影響。
吳美麗說,與大師本人真正見面的次數不多,但是,大師卻造就了他生命中很多殊勝的因緣。可以說,透過大師,吳美麗翻轉了自己的人生。2010年,因為大師要到內蒙古及山西太原美術館參展一筆字書法,吳美麗因為嚮往內蒙古的人文風情而跟著報名,由於這樣的機會,讓他能夠近距離的跟大師同框合影,這也是他這輩子唯一的一張。大師告訴我們:要期許自己積極接觸更多的人,學習自我健全的生命態度。大師在人間萬事中有一篇文章篇名是〈學習〉,深深的震撼了,讓他在每日的行為規範中,時時用來警惕自己。感謝大師給予的因緣,這一場生命的學習,是他身為佛光人永遠不會停止的功課。
當遇到困難時,心中想到大師法語是什麼?吳美麗永遠記得大師說:佛教講「忍辱波羅蜜」,忍可以解決人間複雜的問題、不平的問題,是人生最大的力量。大師還說世間最好的東西,是歡喜;世間最貴的善舉,是結緣;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間最強的願力,是甘願。
郭素清提到第一次見到大師是2005年11月17日,他和同修一起在台南講堂皈依,當時並沒有太多的感受,只是見到大師神情肅穆的為皈依者一一灑下甘露水;很快的,相隔一星期夫妻倆一起回佛光山受了五戒。郭素清說,既然夫妻都在佛光山皈依受戒,他一定要了解佛光山到底在做些什麼?郭素清開始看大師著作,第一套書《往事百語》,這一套書是他的行為、精神指標,對郭素清日後人生態度及做事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助益。
遇到困難,郭素清心中想的大師法語,就是人間音緣〈流轉〉這首歌,這首歌的歌詞〈遇山水轉、遇石水轉、遇岸水轉、遇舟水轉〉,歌詞就是叫我們要懂得隨時轉念,只要一轉念,什麼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佛光知賓儀態」中,知賓大隊長蔡泯惠以圖片講解知賓服裝形象,教導如何成為一個「知己知彼、賓至如歸、儀態端莊、內外兼修」莊嚴又稱職的知賓。
邵馨慧及知賓講師群現場講解、教導知賓們如何正確走姿、站姿、坐姿及引導姿勢。邀請12位知賓講師上台示範「行進禮儀」,講師講解後分組驗收所學成果,600位知賓分批走上舞台各展所學,PK後的結果,東單知賓獲得第一名,西單知賓得到最精彩獎。
主題論壇:「浩瀚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主持人:蔡泯惠大隊長;與談人:督導郭素清、分隊長許英蘭、督導岑惠敏、分隊長吳美麗。蔡泯惠請與談人談談「與大師的因緣」、遇到困難時心中想的「大師法語」是什麼?
許英蘭首先分享,因受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威德感召,發願要追隨大師推動三好、四給精神理念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因為有了大師,我們才有發揮的舞台。大師為了建校籌募經費,許英蘭略盡棉薄之力與法師同做資源回收,由於「正念」的提起,就沒有「髒、臭、噁心」之感;在大師願力帶領下,僧信二眾經10餘年的打拼,不可思議,從原來的炸藥工廠翻轉為融合古今與中外的國際博物館,而它將持續綿延大師的慈心悲願,為社會的安定與和諧發揮功能。大師是提升許英蘭生命價值的導航者、啟發智慧的良師。遇到困難時,許英蘭想到大師的法語是:學習再學習、反省再反省、發心再發心、慈悲再慈悲。
岑惠敏談到與大師最難忘的一次回憶,2016年8月於佛館大覺堂舉辦的「與大師面對面,張大千書畫展、星雲大師書法展」活動中,岑惠敏擔任台上為貴賓遞送墨汁的知賓,大師原本坐在輪椅上,後來拍照時,堅持站起來跟著台上貴賓舉墨祝賀,大師非常艱難的才能站起來,為了尊重每位貴賓和活動的圓滿而堅持自己站著,岑惠敏深受大師的慈悲及給人歡喜而感動不已,更堅定自己追隨大師,一師一道的信念。大師影響岑惠敏最深的二句話:「忙,就是營養」、「依教奉行」。這兩句話,砥礪岑惠敏的心不被外在的人事物影響。
吳美麗說,與大師本人真正見面的次數不多,但是,大師卻造就了他生命中很多殊勝的因緣。可以說,透過大師,吳美麗翻轉了自己的人生。2010年,因為大師要到內蒙古及山西太原美術館參展一筆字書法,吳美麗因為嚮往內蒙古的人文風情而跟著報名,由於這樣的機會,讓他能夠近距離的跟大師同框合影,這也是他這輩子唯一的一張。大師告訴我們:要期許自己積極接觸更多的人,學習自我健全的生命態度。大師在人間萬事中有一篇文章篇名是〈學習〉,深深的震撼了,讓他在每日的行為規範中,時時用來警惕自己。感謝大師給予的因緣,這一場生命的學習,是他身為佛光人永遠不會停止的功課。
當遇到困難時,心中想到大師法語是什麼?吳美麗永遠記得大師說:佛教講「忍辱波羅蜜」,忍可以解決人間複雜的問題、不平的問題,是人生最大的力量。大師還說世間最好的東西,是歡喜;世間最貴的善舉,是結緣;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間最強的願力,是甘願。
郭素清提到第一次見到大師是2005年11月17日,他和同修一起在台南講堂皈依,當時並沒有太多的感受,只是見到大師神情肅穆的為皈依者一一灑下甘露水;很快的,相隔一星期夫妻倆一起回佛光山受了五戒。郭素清說,既然夫妻都在佛光山皈依受戒,他一定要了解佛光山到底在做些什麼?郭素清開始看大師著作,第一套書《往事百語》,這一套書是他的行為、精神指標,對郭素清日後人生態度及做事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助益。
遇到困難,郭素清心中想的大師法語,就是人間音緣〈流轉〉這首歌,這首歌的歌詞〈遇山水轉、遇石水轉、遇岸水轉、遇舟水轉〉,歌詞就是叫我們要懂得隨時轉念,只要一轉念,什麼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4-4
2025-08-15佛光青年走進南非校園 三好精神生根發芽
2025-08-14佛光西來學校 以文化與品格教育培養國際視野青年
2025-08-14紐澤西佛光會 關懷清寒學童
2025-08-14禪修為禮 南天寺佛化婚禮展現人間佛教包容性
2025-08-14佛羅里達協會攜手美猴王 文化交流西遊記
2025-08-14多倫多佛光山29周年紀念活動 護法信徒話說當年
2025-08-14惠中寺《唯識入門》總結 找到翻轉生命的修行指南
2025-08-14雲林講堂人間佛教宣講員培訓 共創人間佛教淨土
2025-08-14以文化弘揚佛法 光明寺共同主辦京劇巡演
2025-08-14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