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三好校園首次登陸金門 計畫撰寫說明會圓滿

教育人文

字級

三好校園首次登陸金門 計畫撰寫說明會圓滿

【人間社 楊媛甯 金門報導】 2023-03-29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辦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選拔」邁入第13年,為推廣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運動」,「2023三好校園計畫撰寫說明會」,3月27日首次至金門舉辦,共14所學校、近40人於佛光山金蓮淨苑共同參與。

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指導委員會委員暨前教育部綜合規劃司司長黃雯玲分享,「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是星雲大師辛勤書寫一筆字與人結緣、出版書籍版稅、十方大眾善款挹注而來,用以推動文化教育,發展至今,期許更多學校共同響應「三好校園」。

黃雯玲在教育部服務超過30年,提到參與三好校園的因緣,是因當時時任教育部部長楊朝祥而接觸此計畫。自第3屆加入指導委員會,從不太了解,到後來透過許多學校的分享,讓她深刻的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推廣的計畫,投入少少的資源,能產生巨大效益。

佛光山金蓮淨苑住持滿慈法師,歡迎所有參與學校的蒞臨,金門是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方,善根因緣普遍,校長努力辦學,也落實星雲大師的理念在校園中,參與三好校園能對品德教育有所提升、加分,希望整個金門地區學校帶動善的力量並深耕發芽。

金門縣政府教育處副處長洪蘋萱表示,教育處全力支持三好校園計畫的推動,目前全台只有金門、馬祖的學校尚未加入三好校園,她認為,三好理念與教育部品德教育相符合,好的品德教育才能形塑好的校園文化,培養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她相信,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下一步就是做好人,社會更祥和。全縣有14個學校一起參與,朝此方向努力,甚為感動。

會中,黃雯玲以「三好教育實踐學校計畫之構思與撰擬」為題,闡述三好教育是「以生活實踐為中心,整個校園為範疇,推及社區為目標」作精神主軸,透過「給」的概念發展出主動關懷家人與環境,與他人團隊合作完成任務、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願意嘗試、堅持做對的事,且樂於分享的核心素養,在行為–做好事、情感–說好話、意志–存好心上互為影響。

第二堂課由《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書中的「典範學校」分享,金門農工陳慧娟老師,也是星雲教育獎典範教師,曾於景文高中擔任學生活動組組長,每年創舉新的活動、細膩聆聽陪伴學生,奠定她的三好佳績,現在仍以三好理念貫徹於她與孩子的互動中,成為彼此生命中的貴人。

新北市淡水國中學務主任吳琪玉,透過家長說明會、成立工作小組、教師之能研習、學生自治會等,分享三好理念、整合校內團體及外部資源,從學校願景延伸出以「社會關懷及在地責任」的三好社區服務及綜合課程,讓社會看到學校的改變與進步,社區認同感提升,甚至在109學年度增加2班,帶動學區學校一起加入三好校園行列。

台中大里塗城國小校長劉淑秋熱情的帶來三好貓頭鷹筆,從小小一枝筆便能看出塗城國小豐富的美學設計及重視孩子的品格發展。該校以環境改造的情境教育,創造典範學習區的互動空間、打造節能減碳的鐵馬打氣站、設置說好話電話亭等等,讓孩子在充滿陽光活力、富有人文涵養的環境學習成長,再透過創新的教學與活動,形塑堆疊出孩子的三好習慣。
12345678910第3 / 416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