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陳立恆建議以四個條件來做思考:1、你的產業是不是在潮流上。2、你的技術是否有含金量。3、你有團隊嗎?4、你有足夠的資本嗎? 圖/佛光山法寶寺提供
圖說:為防疫無漏洞,佛光山法寶寺系列講座第三場以滾動式管理,採用線上講課,禮請法藍瓷創辦人陳立恆以「元宇宙在身邊」為題,為大家授課。 圖/佛光山法寶寺提供
圖說:實體與線上同步,在家也能開心聽演講。 圖/佛光山法寶寺提供
圖說:遵守防疫規定,保持距離安心聽講。 圖/佛光山法寶寺提供法寶寺幸福與安樂系列講座 元宇宙在身邊
2022-04-24
佛光山法寶寺4月19日幸福與安樂系列講座進入第三場,為防疫無漏洞,以滾動式管理採用線上講座,邀請法藍瓷創辦人陳立恆以「元宇宙在身邊」為題授課。
「元宇宙是一個虛擬的共享空間」,陳立恆以美國科幻小說家尼爾.史蒂文森在著作《雪崩》所提到的話為當天的講座開場,他說,不管是虛擬或真實的世界,元宇宙打破了藩籬,讓大家可以生活在真實與虛擬的世界裡。現在的網際網路更了不起,儘量想開發出另一個宇宙,就是除了真實宇宙之外的虛擬宇宙,臉書甚至為了它改名,從Facebook改成Metaverse。
年輕人若要想從元宇宙中獲得商機,陳立恆建議,要先從「人最需要什麼」去做思考。是否進對了行業?這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議題,並建議以四個條件思考:1、產業是不是在潮流上;2、技術是否有含金量;3、有團隊嗎?4、有足夠的資本嗎?強調要成為優勢的產業更需具備四個要素:1、以科技為後盾,技術是否能勝人一籌;2、以人文藝術為訴求,研究人性訴諸理性又要創造感性;3、以創意為核心;4、以市場為導向,要能吻合市場的需求。接著要為組織下定位與定義、公司制度與系統流程,最後要檢視教育訓練夠不夠、訂定稽核制度以及企業文化。
陳立恆分享《超級銷售員》書中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品牌」,他說:「我們都有自己的名字,那就是品牌,但我們都習慣只做代工」。分享父母幫他取了「立恆」這個名字,有著很深的期許,希望他不只要立德、立言、立功,還要立恆。又舉日本作家宮崎駿的作品《神隱少女》裡,白龍對小千說:「你的名字不要被人拿走,拿走了你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回憶起他年輕時在德國有兩次被罵豬的經驗,當時就奠定了想要擁有自己品牌的決心。
「人生最精彩的一面是什麼?」主持人彭桂芳提問;陳立恆回憶起在32歲那年,因肝病被宣判只剩6個月可活,那時孩子才5歲,一心只想著拼命的多接一些訂單,想多留一些財產給妻兒,沒想到6個月過後,他居然活了下來,回醫院檢查肝病居然好了。因此很珍惜得來不易的第二生命,每天都當最後一天在用,也時常鼓勵自己沒有過不去的事,要更有慈悲心、智慧、每天要帶著愛出門。在不害天、不害地、不害人的原則,公司追求利潤,照顧員工,也回饋社會,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
聽眾蔡淑瓊分享,陳立恆的做人處事態度令人欽佩,他的信念是把員工當老闆平起平坐,彼此是一家人, 能夠當他的員工是一件幸福的事。徐秀榮則分享:不要隨波逐流,要當習慣的奴隸,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用。老師集企業家、藝術家、文學家、科技人於一身,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學習,人永遠不老,很值得學習。
「元宇宙是一個虛擬的共享空間」,陳立恆以美國科幻小說家尼爾.史蒂文森在著作《雪崩》所提到的話為當天的講座開場,他說,不管是虛擬或真實的世界,元宇宙打破了藩籬,讓大家可以生活在真實與虛擬的世界裡。現在的網際網路更了不起,儘量想開發出另一個宇宙,就是除了真實宇宙之外的虛擬宇宙,臉書甚至為了它改名,從Facebook改成Metaverse。
年輕人若要想從元宇宙中獲得商機,陳立恆建議,要先從「人最需要什麼」去做思考。是否進對了行業?這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議題,並建議以四個條件思考:1、產業是不是在潮流上;2、技術是否有含金量;3、有團隊嗎?4、有足夠的資本嗎?強調要成為優勢的產業更需具備四個要素:1、以科技為後盾,技術是否能勝人一籌;2、以人文藝術為訴求,研究人性訴諸理性又要創造感性;3、以創意為核心;4、以市場為導向,要能吻合市場的需求。接著要為組織下定位與定義、公司制度與系統流程,最後要檢視教育訓練夠不夠、訂定稽核制度以及企業文化。
陳立恆分享《超級銷售員》書中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品牌」,他說:「我們都有自己的名字,那就是品牌,但我們都習慣只做代工」。分享父母幫他取了「立恆」這個名字,有著很深的期許,希望他不只要立德、立言、立功,還要立恆。又舉日本作家宮崎駿的作品《神隱少女》裡,白龍對小千說:「你的名字不要被人拿走,拿走了你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回憶起他年輕時在德國有兩次被罵豬的經驗,當時就奠定了想要擁有自己品牌的決心。
「人生最精彩的一面是什麼?」主持人彭桂芳提問;陳立恆回憶起在32歲那年,因肝病被宣判只剩6個月可活,那時孩子才5歲,一心只想著拼命的多接一些訂單,想多留一些財產給妻兒,沒想到6個月過後,他居然活了下來,回醫院檢查肝病居然好了。因此很珍惜得來不易的第二生命,每天都當最後一天在用,也時常鼓勵自己沒有過不去的事,要更有慈悲心、智慧、每天要帶著愛出門。在不害天、不害地、不害人的原則,公司追求利潤,照顧員工,也回饋社會,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
聽眾蔡淑瓊分享,陳立恆的做人處事態度令人欽佩,他的信念是把員工當老闆平起平坐,彼此是一家人, 能夠當他的員工是一件幸福的事。徐秀榮則分享:不要隨波逐流,要當習慣的奴隸,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用。老師集企業家、藝術家、文學家、科技人於一身,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學習,人永遠不老,很值得學習。
最新消息
花蓮佛光人跟著大師辦教育 送福田「做就對了」
2025-11-22宿霧跨宗教「翻譯與真理」 聖卡洛大學與佛光山再合作
2025-11-22豐原佛學講座 通往佛道的起點
2025-11-22北卡Norwayne中學參訪佛光山 體驗中華文化與佛法智慧
2025-11-22理查遜學區舉辦多元文化之夜 佛光攤位展現中華傳統魅力
2025-11-22佛光山啟動宿霧第二次賑災行動 1500戶災民受惠
2025-11-22多倫多大學跨宗教論壇 覺凡法師分享因緣法
2025-11-22柏林佛光寶寶祝福禮 信仰傳承和樂融融
2025-11-22邁阿密佛光人走入社區慈悲關懷
2025-11-22多大佛光學社舉辦研討會 知觀法師講說佛教核心教義
2025-11-22
相
關
消
息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沈春華談開創第二人生黃金心法 2025-06-14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李崇義談「問題不再是問題—看見人的內在冰山」 2025-06-11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謝哲青領眾與藝術相遇 2025-06-08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楊月娥主講「愛的陪跑者」 2025-06-07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郝旭烈談「向前有路」 2025-06-07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徐棟英推「五好運動」抗老化 2025-06-07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覺居法師、李佳芬談女力崛起 2025-06-06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陳亞蘭以《花開世紀,如有神在》介紹恩師楊麗花 2025-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