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不揀擇的心 學習專注當下
2018-07-31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長李德全在佛光山板橋講堂監寺永恭法師帶領下,7月27日在麻竹園祗園廳為「2018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的學員們,展開一場以茶會友之饗宴。
「第一次現場為人司茶,希望藉此機會與青年學子共同學習及成長」,擔任茶禪行者的李德全謙虛表示,茶禪行者如同活動主辦人的引導,只要把心沉靜下來,將自己的六根放輕鬆,耳根放開,聽從行者一步步的引導,雖然是很熟悉的動作,但只要將每一次都當成是第一次的心境,相信每個人都將展現出自己為大眾泡茶、施茶最美好的一面。
每個人都需要有一顆「不揀擇」的心,去看待這杯茶,因為有了這杯茶的因緣,無論濃淡,入口遇舌根,味蕾衝開後,嚥入喉感,茶性之間、個中之味雖不同,但入喉之後其實味道是一樣的。品茶如參禪,要能夠放下自我成見,如實的保持自己當下心境,相信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茶禪行者。
曾為監獄佈教的郭貴娟居士,談起接觸茶禪因緣,是在多年前自己參與在雲居樓舉辦的一次茶禪大會上,由法師們親自司茶與信眾,讓他發心與師父學習茶禪,並希望能夠司茶給人喝,與大眾廣結善緣。
泡茶也可是一種修行,從觀茶色、聞茶香、品味道,動靜之間,讓心可以寧靜。而一個好的茶禪行者,平時的修練不只要泡好茶,還要學習如何專注當下。一個「茶」字,人在草木之間,與禪心可以整合。因為茶與禪心能夠相應,可以自泡茶中領悟到喫茶趣,從茶性之間悟得禪理,所以茶之性質與禪悟本身能融為一體。
茶性之間、個中之味與其本身的修養及其美學境界亦有關。有3年茶禪經驗的郭居士提到,泡茶講究的是氣、水、茶,茶有各種如台灣烏龍、普洱茶、日本抹茶、等皆有所講究。也不難發現茶禪席間,茶席巾的佈置也是一種藝術美感的呈現。讓品茶人可以透過環境氣氛的營造,靜下心來,以視覺、聽覺來淨化及提升自己心靈。
「第一次現場為人司茶,希望藉此機會與青年學子共同學習及成長」,擔任茶禪行者的李德全謙虛表示,茶禪行者如同活動主辦人的引導,只要把心沉靜下來,將自己的六根放輕鬆,耳根放開,聽從行者一步步的引導,雖然是很熟悉的動作,但只要將每一次都當成是第一次的心境,相信每個人都將展現出自己為大眾泡茶、施茶最美好的一面。
每個人都需要有一顆「不揀擇」的心,去看待這杯茶,因為有了這杯茶的因緣,無論濃淡,入口遇舌根,味蕾衝開後,嚥入喉感,茶性之間、個中之味雖不同,但入喉之後其實味道是一樣的。品茶如參禪,要能夠放下自我成見,如實的保持自己當下心境,相信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茶禪行者。
曾為監獄佈教的郭貴娟居士,談起接觸茶禪因緣,是在多年前自己參與在雲居樓舉辦的一次茶禪大會上,由法師們親自司茶與信眾,讓他發心與師父學習茶禪,並希望能夠司茶給人喝,與大眾廣結善緣。
泡茶也可是一種修行,從觀茶色、聞茶香、品味道,動靜之間,讓心可以寧靜。而一個好的茶禪行者,平時的修練不只要泡好茶,還要學習如何專注當下。一個「茶」字,人在草木之間,與禪心可以整合。因為茶與禪心能夠相應,可以自泡茶中領悟到喫茶趣,從茶性之間悟得禪理,所以茶之性質與禪悟本身能融為一體。
茶性之間、個中之味與其本身的修養及其美學境界亦有關。有3年茶禪經驗的郭居士提到,泡茶講究的是氣、水、茶,茶有各種如台灣烏龍、普洱茶、日本抹茶、等皆有所講究。也不難發現茶禪席間,茶席巾的佈置也是一種藝術美感的呈現。讓品茶人可以透過環境氣氛的營造,靜下心來,以視覺、聽覺來淨化及提升自己心靈。
最新消息
【專題】佛光山供僧法會暨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誕辰紀念
2025-09-13佛光山叢林學院薪火傳燈 人間佛教永續傳承
2025-09-12佛光山深入巴西小學 以文化弘揚佛法
2025-09-122025永懷星雲大師「生命書寫文學獎」 熱烈徵稿
2025-09-12南華大學新生啟航 多元活動探索成長
2025-09-12印度沙彌學成畢業 永記復興印度佛教使命
2025-09-12明莊法師:發願廣傳佛法 利益眾生
2025-09-12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師生手作音樂盒獻感恩
2025-09-12從戒子到法師 慧源法師發願追隨星雲大師腳步
2025-09-12明遠法師:佛學院3年前3年後大不同
2025-09-12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