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3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台東福原國小體驗「粒粒皆辛苦」

教育人文

字級

台東福原國小體驗「粒粒皆辛苦」

【人間社記者 張武吉 台東報導】 2014-11-23
福原國小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東區分署合作,辦理「學童種稻體驗」課程,從今年7月份起指導孩子學習種稻外,還引領學生觀察記錄稻子的成長過程;11月20日師生親自體驗收割黃澄澄、飽滿欲滴的稻穗,孩子們開心直呼:「好有成就感喔!」。

福原國小位於台東縣池上鄉,亦是大家口中「冠軍米」的故鄉,學校為落實「感恩」課程,有效結合新農業政策,規劃「體驗學習─種稻」課程,希望學生透過體驗,和觀察記錄稻子的成長過程,能感悟「粒粒皆辛苦」的內涵,進而讓學生懂得感恩與惜福。

學校除了設計一套完整的課程,如:食農教育體驗、食農教育宣導、觀察記錄課程等,更聘請在地水稻專家梁正賢,以簡單易學方式教授學生,在地糧食生態、二十四節氣與農事活動的關係、水稻對環境保育的功能和重要性課程。六年級學生參與田間管理作業(育苗、整地、灌溉、插秧、除草、施肥、收割、去穀、曬穀)及記錄、行銷、加工生產過程。

體驗收割課程,孩子們首先遵循在地禮俗,由校長毛慧莉、家長會長林建成、福原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梁正賢帶領,進行敬謝老天及土地公,接著,由梁正賢說明示範割稻方式,學童開始拿著鐮刀、彎下腰,一把一把地收割,有秩序地在「人力脫穀機」前排隊;再帶領孩子撿拾遺漏在田裡的稻穗,讓孩子真正體驗「粒粒皆辛苦」,並實踐感恩與惜福。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