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鳳林國中生命教育講座 從霸凌看校園安全
2024-04-18
「自己被霸凌了,該怎麼辦?」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中鋼分會於4月12日在高雄市鳳林國中舉辦校園「生命教育十堂課」講座,邀請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白象幹部暨教育部生命教育講師李堃寧主講「從霸凌看校園安全」。校長王慧君、主任及逾百位一、二年級學生參與聆聽。
李堃寧首先定義「霸凌」為帶有情緒的言語或行為,包括言語、肢體、性、關係、反擊型、非直接及網路等霸凌,其中以言語霸凌最為常見。提及非直接霸凌時,學生對此有相當了解,並舉出相應例子。霸凌行為角色包括霸凌者、受害者、協助者、附和者、保護者及局外人。
進一步強調避免霸凌的認知,包括尊重多元差異、珍惜每個人的獨特性,並理解社會光譜的豐富多彩。引用心理學大師羅伯·薩波斯基的觀點,指出青少年的行為與情緒特性,包括社交頻繁、脈絡複雜、對被拒絕的反應特別大,以及擁有豐富的同理心。
以避免香蕉案(性霸凌)為例,籲請大家好好保護自己,也關心並保護他人;不要侵犯他人的身體私密部位,也不要暴露自己的私密部位給他人看,以維護個人尊嚴和尊重他人的權利。
探討心理學上的「黑羊效應」,勉勵學生做好保護者,共同創造安全的校園環境。此外,介紹明陽中學的輔導案例,提及最近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並對法務部關於假釋政策的調整作出說明。
李堃寧分享個人的經歷,包括在校園遭受網路霸凌的經歷,以及在高中期間遭受霸凌的經歷,並以自身成長故事為例,鼓勵學生堅持別人的貴人,做自己的貴人。最後,透過播放短片《好事回應》,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以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李堃寧首先定義「霸凌」為帶有情緒的言語或行為,包括言語、肢體、性、關係、反擊型、非直接及網路等霸凌,其中以言語霸凌最為常見。提及非直接霸凌時,學生對此有相當了解,並舉出相應例子。霸凌行為角色包括霸凌者、受害者、協助者、附和者、保護者及局外人。
進一步強調避免霸凌的認知,包括尊重多元差異、珍惜每個人的獨特性,並理解社會光譜的豐富多彩。引用心理學大師羅伯·薩波斯基的觀點,指出青少年的行為與情緒特性,包括社交頻繁、脈絡複雜、對被拒絕的反應特別大,以及擁有豐富的同理心。
以避免香蕉案(性霸凌)為例,籲請大家好好保護自己,也關心並保護他人;不要侵犯他人的身體私密部位,也不要暴露自己的私密部位給他人看,以維護個人尊嚴和尊重他人的權利。
探討心理學上的「黑羊效應」,勉勵學生做好保護者,共同創造安全的校園環境。此外,介紹明陽中學的輔導案例,提及最近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並對法務部關於假釋政策的調整作出說明。
李堃寧分享個人的經歷,包括在校園遭受網路霸凌的經歷,以及在高中期間遭受霸凌的經歷,並以自身成長故事為例,鼓勵學生堅持別人的貴人,做自己的貴人。最後,透過播放短片《好事回應》,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以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最新消息
竹東大覺寺 捐贈「吉祥公益米」溫暖人心
2025-10-16世界鐵人三項選手訪南天寺 視障運動員體悟佛法與競技共融
2025-10-16宿霧強震第二波賑災行動 佛光人深入偏鄉博哥送暖
2025-10-16《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鄉土情4-1
2025-10-16巴黎佛光人捐贈公益物資 關懷弱勢群體
2025-10-15Sagay教育局28週年慶頒獎典禮 表揚佛光山推動三好校園貢獻
2025-10-15不丹駐澳大使團副團長參訪南天寺 攜手推動佛教教育合作
2025-10-15藝遊芳華彩墨展開幕 交織藝術與信仰
2025-10-15金光明寺讀報教育 開啟中園國小學生閱讀新思維
2025-10-15智利太極團隊參訪佛光山 一日修持叩響佛法大門
2025-10-15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