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閱讀分享會 屏東大學登場

教育人文

字級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閱讀分享會 屏東大學登場

【人間社記者 李錦環 屏東報導】 2019-05-30
屏東第一場《我不是「呷教」的和尚》閱讀分享會,5月28日在國立屏東大學登場。校長古源光偕夫人邱綉惠、師生及市民100多人共襄盛舉。古校長分享,4、5月經常出國,都帶著這本書搭飛機安定心神,言及此,全場哄然。

分享會由資深讀書會帶領人郭惠芯老師主持,閱讀分享嘉賓有屏大中文系所副教授林其賢、仁愛國小退休組長周素昭、甲子營造公司董事長陳韋竹與來自廣西的盤玲娜中醫師等人。林其賢與陳韋竹兩人合贈25本書結緣。

盤玲娜是屏七分會會員,她說大師重視文化、教育,尤其是三好與四給的品德教育,讓孩子很容易親近佛法、理解佛法,帶給大家更多歡喜。並表示來到佛光山心情特別平靜,有回家的感覺。

因大慈育幼院與佛陀紀念館工程與大師結緣的陳韋竹分享,他感動育幼院院長、老師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奉獻心力。透過這本書,要一步一步學習,心存善念,福報無限。

周素昭念師專時,就親近佛光山,參加佛學社、夏令營活動,她說,大師是偉大的教育家,記得有一年校長會議在佛光山舉辦,大師開示教育除了學校教育外,家庭、社會教育都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學生要有自覺,有了自覺就事半功倍。

「大師文字般若廣化人心。」林其賢分享學生時代錯過佛光山三壇大戒與短期出家,心有戚戚焉。他熱衷參加佛學社團,以學校成績不可退步為前提,抽時間修學佛學,最開心的是向佛光山民眾圖書館借《大藏經》回家。

在4位閱讀分享人精彩的談話後,主持人請曾任屏東家扶中心主委的鄭碧玉發表感言,她說她與夫婿一到假日就上佛光山,如此10年。另一半因癌症往生,為什麼人生會變成這樣?他體悟到原來人生無常,要安頓好身心,自己高興,別人也高興。

接著談到最相應的地方,盤玲娜說,人有信仰就如同定心丸一樣,臨危不亂,有佛法就有辦法。陳韋竹說大師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卻還能喜悅一生。人人都應該學習大師有佛菩薩的心腸,自利利他,離苦得樂。

邱綉惠擁有非常優美的音聲與快速、正確的即席翻譯長才,郭惠芯特邀請他音聲供養。邱綉惠說他最愛大師信仰歷程中,把出世的思想、入世的發心,融和起來,就是菩薩道的佛教,也就是人間佛教。

周素昭談到寧靜革命,大師為了讓佛教跟上社會進步,在思想上,無時無刻都在更新;在實踐上,經常不斷做調整,有進有退,有行有止。林其賢則談到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產革命,大師能大能小,見樹又見林。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