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勝鬘書院與印尼佛教學院學生赴印尼棉蘭參學 深度體驗人間佛教理念
2025-05-30
佛光山勝鬘書院第39期學生與首屆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師生共21人,5月20日至26日展開為期7天的印尼棉蘭參學之旅,參訪佛光寺、香山寺與吉祥寺3間佛光山道場,深入探索印尼佛教文化與發展現狀,開啟深具意義的文化與信仰交流。
首站抵達佛光寺,住持宗如法師親自帶領學生參觀世界最大火口湖「多巴湖」,在壯麗的自然景觀中引導學員返觀自心、洗滌塵勞。之後帶領學生們參觀佛光寺,其建築融合藝術與人文底蘊,處處體現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願景。
宗如法師在「宗門思想」課程中,以布袋和尚詩偈「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勉勵學生:佛教發展需青年,佛光山的成就來自人才輩出,未來更需要各位的參與。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督導劉長城及饒健民分享印尼華人的歷史與挑戰,包括「沙嗲」一詞源自福建話的「三塊」,以及印尼華人曾面臨的民族衝突與信仰堅持。
第二站,前往位於海拔1,300公尺環境清幽的香山寺,住持覺燈法師安排豐富的體驗課程,包括禪修、洗佛、農耕、蠟染,讓學生親身感受印尼佛教的文化脈絡。在「人間佛教在印尼的發展」課程中,覺燈法師分享印尼華人歷經民族衝突仍堅守信仰的歷程,並引用星雲大師開示:「印尼曾是佛教國,未來也會是佛教國」,鼓舞學生發願重振佛教榮光。課程尾聲,全體合唱〈星雲詩〉,以「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的詩偈,唱響弘法悲願。
行程終站為吉祥寺,住持妙品法師以自身經歷闡述「佛教靠我」的精神:從佛光山叢林學院畢業後,未滿30歲即返印尼弘法,初期護持大慈講堂的信眾中,竟有三位曾涉黑道的男眾。面對學生提問如何克服挑戰,法師淡然回應:「有願就有力,努力做就對了。」
妙品法師引用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四給」理念接引青年並開示:「我要給人,不希望人家給我。即便惡土荒地,只要堅持播種,終能花開四季。」學生們皆得感受其柔和的言行,深刻體會慈悲的力量。
首站抵達佛光寺,住持宗如法師親自帶領學生參觀世界最大火口湖「多巴湖」,在壯麗的自然景觀中引導學員返觀自心、洗滌塵勞。之後帶領學生們參觀佛光寺,其建築融合藝術與人文底蘊,處處體現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願景。
宗如法師在「宗門思想」課程中,以布袋和尚詩偈「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勉勵學生:佛教發展需青年,佛光山的成就來自人才輩出,未來更需要各位的參與。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督導劉長城及饒健民分享印尼華人的歷史與挑戰,包括「沙嗲」一詞源自福建話的「三塊」,以及印尼華人曾面臨的民族衝突與信仰堅持。
第二站,前往位於海拔1,300公尺環境清幽的香山寺,住持覺燈法師安排豐富的體驗課程,包括禪修、洗佛、農耕、蠟染,讓學生親身感受印尼佛教的文化脈絡。在「人間佛教在印尼的發展」課程中,覺燈法師分享印尼華人歷經民族衝突仍堅守信仰的歷程,並引用星雲大師開示:「印尼曾是佛教國,未來也會是佛教國」,鼓舞學生發願重振佛教榮光。課程尾聲,全體合唱〈星雲詩〉,以「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的詩偈,唱響弘法悲願。
行程終站為吉祥寺,住持妙品法師以自身經歷闡述「佛教靠我」的精神:從佛光山叢林學院畢業後,未滿30歲即返印尼弘法,初期護持大慈講堂的信眾中,竟有三位曾涉黑道的男眾。面對學生提問如何克服挑戰,法師淡然回應:「有願就有力,努力做就對了。」
妙品法師引用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四給」理念接引青年並開示:「我要給人,不希望人家給我。即便惡土荒地,只要堅持播種,終能花開四季。」學生們皆得感受其柔和的言行,深刻體會慈悲的力量。
最新消息
佛教圖像、音聲與文字弘法學術發表 探討佛法多元傳播
2025-08-17丹佛高中新進教師培訓營 佛光人交流教育理念
2025-08-17佛光人參與警察站會議 警民合作增加治安維繫
2025-08-17菁英盃鏖戰 普中女籃展現堅韌意志
2025-08-17務邊佛光人雨中禪修 體會自在轉念智慧
2025-08-17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監事聯席會議 榮耀成果實至名歸
2025-08-17道不盡的感謝 普中畢業好苗子手寫卡片獻給星雲大師
2025-08-17比利時佛光山Veggie Run 健步運動舒展身心
2025-08-17「藏海無涯‧大藏經通俗講座」首場開講 關注藏經藝術文化傳承
2025-08-17暑期班圓滿落幕 學生展現自信與才華
2025-08-17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