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佛光山開山口述歷史講座 從長老訪談錄讀星雲大師行誼
2024-11-05
期使大眾能更理解人間佛教行者的發心立願,同時認識近百年來人間佛教的發展史,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11月3日晚間於東禪樓舉辦「從長老口述歷史讀星雲大師行誼」講座,邀請主筆群慧喜法師、妙願法師、如介法師、蔡孟樺,除了分享採訪過程中獲得的法喜與感動,也講述從書中看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心懷眾生的悲心與精神。全場近500人出席聆聽。
為緬懷星雲大師開創佛光教團歷史,同時為人間佛教行者撰寫記錄,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自2020年起統籌策畫「佛光山開山口述歷史」叢書系列,在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帶領下,迄今已陸續推出《心定和尚訪談錄:行佛──以師心為己心》、《蕭碧霞師姑訪談錄:跨世紀的追隨──我生命裡的良師》、《慈惠法師訪談錄:星光雲水──隨侍大師七十年》、《慈容法師訪談錄:有容乃大──走進佛光走向世界》等書。
主持人妙凡法師開場引用學者的談話表示,回憶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尤其對於宗教團體,可透過不斷記憶與回憶中,達到不斷傳承的效果。並提及口述歷史採訪前期的縝密工作規畫,包括積極查找文獻,建立口述歷史資料庫;走訪長老的家鄉宜蘭,尋訪大師當年帶著青年歌詠隊走過的足跡,以最嚴謹的態度,完整建構大師的弘法史。期望透過「佛光山開山口述歷史」,讓大眾對人間佛教有更多的認識與理解。
撰寫《慈惠法師訪談錄》的蔡孟樺,講述書中內容包括早期在雷音寺為大師台語翻譯、前往日本留學、人間佛教的僧伽教育、社會教育的發展歷程,以及佛光山建寺與興學的規畫、佛光山文化的傳播與成果。從中可見大師為佛教培養人才的用心良深,紀實台灣佛教70餘年發展的軌跡,更見證台灣比丘尼對世界佛教的偉大貢獻。其中佛門師徒的相互知心,彼此尊重,溫潤含光的慈愛,彰顯人間佛教人情味的深義。
妙願法師以佛光會為例,詳述慈容法師如何在大師帶領下,共同創造一個跨國際的人民社團,以實踐觀音的悲心,一年繞地球二圈半的無我精神,把佛教從台灣傳播到全世界,讓佛光會的旗幟飄揚在全球每一處地方,真正做到「有陽光照過的地方就有佛光人,有海水流過的地方就有佛光人。」並點出佛光會創會的深意,「不只是活動度眾,更是為全民的安樂與幸福,為社會的正義與公平而努力」。
慧喜法師敍述心定和尚跟隨大師出家的因緣與初心,並列舉許多開山事例,如住持妙香林寺、興建東方佛教學院、大雄寶殿等、淨土洞窟工程,說明心定和尚從大師的身上學習到「逼所成慧」、「重視人要的」、「空中生妙有」等開創精神;至今即使已80高齡,仍秉持一分為佛教的心,繼續行萬里路,結萬種緣。
「一個青春正茂的15歲女孩,如何因大師的一句話,從此與佛教締結深厚法緣?」如介法師提到蕭碧霞師姑出身郵電世家,從少女時代就跟隨大師,願意放棄高薪的電信局退休金,以烹調御廚的身分追隨大師全球弘法,以美味協助大師度眾。蕭碧霞師姑發願以僧團護法的形象,以素食幫助僧團走出去,同時以此身分體現出佛光山四眾平等的集體創作精神。
妙凡法師最後總結,「佛光山開山口述歷史」不僅豐富人間佛教的歷程與實踐內容,更記錄了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期望大眾廣為推廣,共同將一代大師行佛的偉業傳播下去。
為緬懷星雲大師開創佛光教團歷史,同時為人間佛教行者撰寫記錄,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自2020年起統籌策畫「佛光山開山口述歷史」叢書系列,在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帶領下,迄今已陸續推出《心定和尚訪談錄:行佛──以師心為己心》、《蕭碧霞師姑訪談錄:跨世紀的追隨──我生命裡的良師》、《慈惠法師訪談錄:星光雲水──隨侍大師七十年》、《慈容法師訪談錄:有容乃大──走進佛光走向世界》等書。
主持人妙凡法師開場引用學者的談話表示,回憶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尤其對於宗教團體,可透過不斷記憶與回憶中,達到不斷傳承的效果。並提及口述歷史採訪前期的縝密工作規畫,包括積極查找文獻,建立口述歷史資料庫;走訪長老的家鄉宜蘭,尋訪大師當年帶著青年歌詠隊走過的足跡,以最嚴謹的態度,完整建構大師的弘法史。期望透過「佛光山開山口述歷史」,讓大眾對人間佛教有更多的認識與理解。
撰寫《慈惠法師訪談錄》的蔡孟樺,講述書中內容包括早期在雷音寺為大師台語翻譯、前往日本留學、人間佛教的僧伽教育、社會教育的發展歷程,以及佛光山建寺與興學的規畫、佛光山文化的傳播與成果。從中可見大師為佛教培養人才的用心良深,紀實台灣佛教70餘年發展的軌跡,更見證台灣比丘尼對世界佛教的偉大貢獻。其中佛門師徒的相互知心,彼此尊重,溫潤含光的慈愛,彰顯人間佛教人情味的深義。
妙願法師以佛光會為例,詳述慈容法師如何在大師帶領下,共同創造一個跨國際的人民社團,以實踐觀音的悲心,一年繞地球二圈半的無我精神,把佛教從台灣傳播到全世界,讓佛光會的旗幟飄揚在全球每一處地方,真正做到「有陽光照過的地方就有佛光人,有海水流過的地方就有佛光人。」並點出佛光會創會的深意,「不只是活動度眾,更是為全民的安樂與幸福,為社會的正義與公平而努力」。
慧喜法師敍述心定和尚跟隨大師出家的因緣與初心,並列舉許多開山事例,如住持妙香林寺、興建東方佛教學院、大雄寶殿等、淨土洞窟工程,說明心定和尚從大師的身上學習到「逼所成慧」、「重視人要的」、「空中生妙有」等開創精神;至今即使已80高齡,仍秉持一分為佛教的心,繼續行萬里路,結萬種緣。
「一個青春正茂的15歲女孩,如何因大師的一句話,從此與佛教締結深厚法緣?」如介法師提到蕭碧霞師姑出身郵電世家,從少女時代就跟隨大師,願意放棄高薪的電信局退休金,以烹調御廚的身分追隨大師全球弘法,以美味協助大師度眾。蕭碧霞師姑發願以僧團護法的形象,以素食幫助僧團走出去,同時以此身分體現出佛光山四眾平等的集體創作精神。
妙凡法師最後總結,「佛光山開山口述歷史」不僅豐富人間佛教的歷程與實踐內容,更記錄了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期望大眾廣為推廣,共同將一代大師行佛的偉業傳播下去。
最新消息
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結業典禮 人間佛教教育邁入新里程碑
2025-08-15「一花一世界萬年吉祥」林洪玉秀個展 普賢寺銀花熠熠生輝
2025-08-15COLEGIO DESIREES參訪智利佛光山 實踐三好四給啟發心靈之旅
2025-08-1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4-4
2025-08-15佛光青年走進南非校園 三好精神生根發芽
2025-08-14佛光西來學校 以文化與品格教育培養國際視野青年
2025-08-14紐澤西佛光會 關懷清寒學童
2025-08-14禪修為禮 南天寺佛化婚禮展現人間佛教包容性
2025-08-14佛羅里達協會攜手美猴王 文化交流西遊記
2025-08-14多倫多佛光山29周年紀念活動 護法信徒話說當年
2025-08-14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