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花壇鄉一社區一蓮花講座 學習做個樂齡老人
2025-07-22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與佛光山福山寺指導,由彰化花壇分會主辦,金墩社區發展協會與金墩村辦公處協辦的「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7月20日於彰化縣花壇鄉金墩社區活動中心舉行,本次講座以「做個樂齡老人」為主題。邀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陳璿宇主持,以及人間佛教宣講員陳惠櫻、吳天寶、張家盛擔任與談人,透過深入淺出的交流與分享,傳遞人間佛教的智慧與「積極老化」的生活理念。吸引120位社區民眾熱情參與,聆聽受益。
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領眾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老人祈願文〉,以及唱頌明朝憨山大師〈醒世歌〉。並慈悲開示,要成為一位快樂的樂齡長者,關鍵在於擁有智慧;有智慧便能減少煩惱、更加自在。而智慧則來自不斷學習及與人互動。〈醒世歌〉提醒世人謹言慎行、善用語言文字的力量,勉勵大家落實「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與親友共同實踐。
講座中陳璿宇以〈愛就是惜〉及〈快樂滿行囊〉兩首歌的歌詞意境及律動,引導與會者體會樂齡生活的真諦,唯有終身學習、保持健康快樂、自主尊嚴並積極參與社會,才能真正活出充實與喜悅。陳璿宇強調「活著就要動」,不要整日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打瞌睡,要將生命活出價值,落實「老有所為、老有所託、老有所養、老有所終」的四部曲,活出精采樂齡人生。也介紹三位與談人會藉由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幸福百法》分享智慧觀點。
與談人吳天寶分享星雲大師〈老來子〉一文說,隨著年歲增長,身體雖然逐漸衰老,但只要懂得感恩、知足、用功、忙碌,便能達到「人老心不老」。也以家人信仰轉變的歷程為例,提及因妹妹出家於佛光山,全家接觸佛法,父親因而理解生死的重要,開始教導祖父母念佛,在臨終時也以佛號安然往生,讓家人更堅定信仰。如今父親住在佛光精舍,感覺心靈寧靜如在極樂世界。鼓勵大家任何年齡皆可念佛,不僅能消災延壽,更能開啟智慧、安心自在。
張家盛則談到星雲大師在〈老人自愛〉一文指出,解決老人問題須從老人自覺、自愛做起,鼓勵長者自我保健、自我反省、自我年輕、自我結緣、自我娛樂、自我儲蓄、自我尊重與自我肯定。張家盛提及自己退休後曾一度無所適從,後因擅長口琴而受邀到彰化社區大學授課。初期遭遇學生質疑,反而激發精進技藝,目前已任教12年,還有學生進而成為口琴老師。亦在長照機構公益演出,見證音樂為長者帶來的希望與感動。無論是教學、信仰或公益,都是支持自己重拾價值的重要力量。
陳惠櫻說,自己原本熱愛旅遊,走訪許多國家,但一段時間後漸漸感到空虛,後來想到星雲大師在〈退休的春天〉文章中,鼓勵長者參與松柏聯誼會、銀髮俱樂部、長青旅行團、延壽加工廠等活動,於是開始投入雲水書車、童軍團與宣講員義工服務,體認退休不是休息,而是換一種方式繼續貢獻。且從服務中見證閱讀與品格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如有一次帶童軍團時,看見童軍小菩薩為法師撐傘擋雨,以讓法師得以穿上雨衣,小小年紀就懂得無私關懷、助人為樂。感恩佛光會提供學習與服務的平台,讓人生的退休歲月成為最美的「第二春」。
陳璿宇總結表示,樂齡生活不只是年齡的延長,而是選擇、目標、態度與方式的展現。只要願意學習與付出,每個人都能成為快樂、自信、有智慧的樂齡老人。
活動最後,金墩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芷柃致贈感謝狀予陳璿宇與花壇分會會長陳篤居,感謝佛光會將溫暖與正能量注入社區,展現佛光人深耕地方、關懷長者的實踐力。中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柏盛也表示,感謝佛光人常常走進社區,幫助民眾找到生活目標和重心,這是社區長者非常重視的一環。
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領眾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老人祈願文〉,以及唱頌明朝憨山大師〈醒世歌〉。並慈悲開示,要成為一位快樂的樂齡長者,關鍵在於擁有智慧;有智慧便能減少煩惱、更加自在。而智慧則來自不斷學習及與人互動。〈醒世歌〉提醒世人謹言慎行、善用語言文字的力量,勉勵大家落實「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與親友共同實踐。
講座中陳璿宇以〈愛就是惜〉及〈快樂滿行囊〉兩首歌的歌詞意境及律動,引導與會者體會樂齡生活的真諦,唯有終身學習、保持健康快樂、自主尊嚴並積極參與社會,才能真正活出充實與喜悅。陳璿宇強調「活著就要動」,不要整日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打瞌睡,要將生命活出價值,落實「老有所為、老有所託、老有所養、老有所終」的四部曲,活出精采樂齡人生。也介紹三位與談人會藉由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幸福百法》分享智慧觀點。
與談人吳天寶分享星雲大師〈老來子〉一文說,隨著年歲增長,身體雖然逐漸衰老,但只要懂得感恩、知足、用功、忙碌,便能達到「人老心不老」。也以家人信仰轉變的歷程為例,提及因妹妹出家於佛光山,全家接觸佛法,父親因而理解生死的重要,開始教導祖父母念佛,在臨終時也以佛號安然往生,讓家人更堅定信仰。如今父親住在佛光精舍,感覺心靈寧靜如在極樂世界。鼓勵大家任何年齡皆可念佛,不僅能消災延壽,更能開啟智慧、安心自在。
張家盛則談到星雲大師在〈老人自愛〉一文指出,解決老人問題須從老人自覺、自愛做起,鼓勵長者自我保健、自我反省、自我年輕、自我結緣、自我娛樂、自我儲蓄、自我尊重與自我肯定。張家盛提及自己退休後曾一度無所適從,後因擅長口琴而受邀到彰化社區大學授課。初期遭遇學生質疑,反而激發精進技藝,目前已任教12年,還有學生進而成為口琴老師。亦在長照機構公益演出,見證音樂為長者帶來的希望與感動。無論是教學、信仰或公益,都是支持自己重拾價值的重要力量。
陳惠櫻說,自己原本熱愛旅遊,走訪許多國家,但一段時間後漸漸感到空虛,後來想到星雲大師在〈退休的春天〉文章中,鼓勵長者參與松柏聯誼會、銀髮俱樂部、長青旅行團、延壽加工廠等活動,於是開始投入雲水書車、童軍團與宣講員義工服務,體認退休不是休息,而是換一種方式繼續貢獻。且從服務中見證閱讀與品格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如有一次帶童軍團時,看見童軍小菩薩為法師撐傘擋雨,以讓法師得以穿上雨衣,小小年紀就懂得無私關懷、助人為樂。感恩佛光會提供學習與服務的平台,讓人生的退休歲月成為最美的「第二春」。
陳璿宇總結表示,樂齡生活不只是年齡的延長,而是選擇、目標、態度與方式的展現。只要願意學習與付出,每個人都能成為快樂、自信、有智慧的樂齡老人。
活動最後,金墩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芷柃致贈感謝狀予陳璿宇與花壇分會會長陳篤居,感謝佛光會將溫暖與正能量注入社區,展現佛光人深耕地方、關懷長者的實踐力。中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柏盛也表示,感謝佛光人常常走進社區,幫助民眾找到生活目標和重心,這是社區長者非常重視的一環。
最新消息
達拉斯講堂佛學講座 開啟「幸福的密碼」
2025-08-13溫哥華社區文化生活講座 探索書法之美
2025-08-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
2025-08-13紐約佛光青年義工 台北道場參學
2025-08-13圓明書院親子共遊創作營 寓教於樂信仰傳承
2025-08-13底特律協會佛學講座 食輪轉法輪「食」在有佛法
2025-08-13香港佛光緣美術館陶藝展 凝聚虔誠與善念
2025-08-13紐約道場鹿野苑修持 體驗法喜與自然之美
2025-08-13柏林佛學講座 菩薩道修行指南《十住經》
2025-08-13屏東講堂佛光兒童祝福禮 皈依三寶奉行三好
2025-08-13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