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保和尚透過漸進式的剖析,結合經典及古德賢聖的故事與智慧,以幽默風趣的口吻,帶入生活中的各種情境,令大眾更能體會、感同身受,會心一笑。 人間社記者鄧奕岑攝
圖說:佛光山現任住持心保和尚,主講「禪的智慧」,現場及線上聆聽大眾共計約900人。 人間社記者鄧奕岑攝
圖說:屏東講堂護法金剛護持壇場莊嚴。 人間社記者鄧奕岑攝屏東講堂佛學講座 心保和尚「禪的智慧」
2024-11-25
佛光山屏東講堂於11月24日舉行「雲水自在,祥和歡喜」系列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現任住持心保和尚,主講「禪的智慧」,現場及線上聆聽大眾共計約900人。心保和尚透過漸進式的剖析,結合經典及古德賢聖的故事與智慧,以幽默風趣的口吻,帶入生活中的各種情境,令大眾更能深切體會、會心領受。
「智慧稱為般若,是每個人都需要」心保和尚破題說明智慧,就是從煩惱的世間,到達解脫的世界、到達快樂的世界。佛法亦是如此,引用六祖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佛法就在生活中,在行住坐臥、穿衣睡覺間。在《華嚴經淨行品》中可知「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覺悟好在哪裡?」心保和尚提問,在禪門公案中都在強調覺悟,是因為只要早點覺悟,就可以少受很多苦,進而早點準備、早點修行。並提到若有煩惱,如何能看見「春有百花秋有月」,而若無空的概念,「夏有涼風冬有雪」當冬天有雪時,夏天的涼風又去何處了?因此,想要了解禪,首先要有「空」的概念,是需要體驗的,不立文字,言語道斷。
「生無所從來,滅無所去處」,心保和尚提及曾經試圖找尋此物,似乎只有「閃電」較為符合,但若是仔細推敲,即可發現世間萬物皆如此。與布袋戲中「來無影去無蹤」之詞,有異曲同工之妙。玄奘大師將「一切有為法」翻譯成「眾因緣合和」,就是透過緣起性空來破除二元對立的思維。更能明白《心經》中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戰勝自己的貪嗔癡很困難,有多困難呢?」心保和尚舉例佛陀有一位弟子,時常懷念過去種田的日子,因而還俗種田,復又回返出家,如此往返七次,最終戰勝自己將鋤頭丟入江心,而得大歡喜,指出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必須不斷自我挑戰來獲得成就。
禪的智慧在於自我體證,具有「不可代替」,能從「穿衣吃飯」覺察對貪嗔癡的考驗,睡覺也是學問,不要將煩惱帶到床上,否則將會輾轉反側、夜不成眠。從弘一大師的「鹹淡有味」,體現隨緣安住,隨緣自在。心保和尚勉勵大眾光陰似箭,如能體會並肯定世間短暫無常,就能學習如何放下,在生活中,才能解脫自在、智慧法喜。否則即便福報廣大,一旦落入輪迴長河,也會漸漸磨滅消亡殆盡,將福報用在修行解脫上,才是最究竟圓滿,這就是禪的智慧。
與會貴賓有屏東市長周佳琪、大仁科技大學校務發展顧問林爵士、屏東縣愛鄉協會理事長李煥源伉儷、義守大學校長古源光伉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陳瑞珍、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莊月香等及社會賢達。
「智慧稱為般若,是每個人都需要」心保和尚破題說明智慧,就是從煩惱的世間,到達解脫的世界、到達快樂的世界。佛法亦是如此,引用六祖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佛法就在生活中,在行住坐臥、穿衣睡覺間。在《華嚴經淨行品》中可知「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覺悟好在哪裡?」心保和尚提問,在禪門公案中都在強調覺悟,是因為只要早點覺悟,就可以少受很多苦,進而早點準備、早點修行。並提到若有煩惱,如何能看見「春有百花秋有月」,而若無空的概念,「夏有涼風冬有雪」當冬天有雪時,夏天的涼風又去何處了?因此,想要了解禪,首先要有「空」的概念,是需要體驗的,不立文字,言語道斷。
「生無所從來,滅無所去處」,心保和尚提及曾經試圖找尋此物,似乎只有「閃電」較為符合,但若是仔細推敲,即可發現世間萬物皆如此。與布袋戲中「來無影去無蹤」之詞,有異曲同工之妙。玄奘大師將「一切有為法」翻譯成「眾因緣合和」,就是透過緣起性空來破除二元對立的思維。更能明白《心經》中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戰勝自己的貪嗔癡很困難,有多困難呢?」心保和尚舉例佛陀有一位弟子,時常懷念過去種田的日子,因而還俗種田,復又回返出家,如此往返七次,最終戰勝自己將鋤頭丟入江心,而得大歡喜,指出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必須不斷自我挑戰來獲得成就。
禪的智慧在於自我體證,具有「不可代替」,能從「穿衣吃飯」覺察對貪嗔癡的考驗,睡覺也是學問,不要將煩惱帶到床上,否則將會輾轉反側、夜不成眠。從弘一大師的「鹹淡有味」,體現隨緣安住,隨緣自在。心保和尚勉勵大眾光陰似箭,如能體會並肯定世間短暫無常,就能學習如何放下,在生活中,才能解脫自在、智慧法喜。否則即便福報廣大,一旦落入輪迴長河,也會漸漸磨滅消亡殆盡,將福報用在修行解脫上,才是最究竟圓滿,這就是禪的智慧。
與會貴賓有屏東市長周佳琪、大仁科技大學校務發展顧問林爵士、屏東縣愛鄉協會理事長李煥源伉儷、義守大學校長古源光伉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陳瑞珍、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莊月香等及社會賢達。
最新消息
東森氣象新聞直播 推廣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
2025-11-07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成員禮敬星雲大師 報告成果豐碩
2025-11-07南天健康日深入社區 身心靈課程獲新州政府特別推廣
2025-11-07福嚴佛學院佛光山教育參訪 心保和尚座談交流
2025-11-07《台灣超人》北美巡演 生命故事跨海傳遞正能量
2025-11-07松信分會捐血活動 落實人間善美理念
2025-11-07《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衣食住行5-5
2025-11-072025年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 探究安頓人心的智慧
2025-11-06西方伴侶南天寺締結佛化婚姻 以佛法智慧共築幸福人生
2025-11-06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探討AI的應用與反思
2025-11-0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