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寶島采風〕海蝕石門白沙灣 綠槽藻礁添浪漫
2024-08-07
石門區位於台灣最北端,區內的富貴角燈塔是台灣極北點,以海蝕「石門洞」而得名,區內有藻礁、風稜石、岬角等地形,其中的老梅綠石槽海岸,有海藻附著在石槽上,猶如天然的「抹茶蛋糕」,被CNN票選為台灣八大秘境之一。
「石門洞」是潮汐沖蝕而成的海蝕洞,日本昭和8年(1933年),台灣總督府將這個海蝕洞指定為為「天然紀念物」。走進石門洞,眼前海天一色,有一小片貝殼沙灘,每年春天,石門洞上方台灣野百合、石板菜盛開,更添浪漫。
十八王公 台版忠犬小八
在「石門洞」東方約一公里處,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十八王公廟」,相傳清同治年間,有17名福州商人及一條狗,搭乘帆船前往普陀山,航行中發生船難,漂流至石門阿里磅(今乾華里),人員全數罹難,唯獨狗兒存活。
當地有一名練姓居民發現後,將17名罹難者合葬在山腳下,狗兒竟也跳入墓穴中合葬,當地人嘉許這條忠犬,於是以「十八王公」之名祭祀,傳說當地討海人遇到危難時,十八王公即會顯靈相救,逐漸成為信仰中心。
由於十八王公忠犬,猶如台版的《忠犬小八》,故事感人,因此距十八王公廟不遠處的「新十八王公廟」旁,就雕塑一座高約10層樓的「黑龍義犬」蹲坐像;塑像前的石欄杆上,雕飾一隻隻的石犬,和高大的「黑龍義犬」一起眺望大海。
燈塔懸日 季節限定美景
台灣本島極北點「富貴角燈塔」,完工於明治30年(1897年),是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燈塔,由於北海岸秋、冬季節常出現濃霧,因此日人在燈塔內附設「霧笛」,這是首次在台灣出現的航路標誌。
富貴角燈塔原為鐵造八角形建築,二戰期間被盟機炸毀,1962年改建為八角形混凝土建築,燈塔黑白相間,是季節限定拍攝「燈塔懸日」的著名地標,當太陽緩緩落下時,火紅懸日正好成為燈塔的背景,形成難得一見的美景。位於富貴角燈塔附近的富基漁港,是有名的觀光漁港。
富貴角公園有老梅迷宮、風剪樹等景觀,老梅迷宮是由紅磚牆打造的迷宮,走道彎曲繁複;風剪樹是因樹木長期受強風吹襲,樹姿順著風勢歪斜橫生,令人感受海岸植物為適應惡劣環境所展現的生命力。
老梅石槽 藻礁明星海岸
海蝕槽是由輝石安山岩組成,經海風及海浪長年侵蝕,鬆軟的成分被沖走,形成岩石表面有許多縱溝的「石槽」。老梅石槽又稱「綠石槽海岸」,每年春天有大量海藻附著在石槽上,一片綠意,是台灣少見的藻礁景觀。
鐘樓迴廊 浪漫婚紗廣場
石門曾在2005年舉辦「北海岸婚紗留倩影」活動,將鐵皮屋攤販區改造為婚紗廣場,設有鐘樓、希臘柱、花架拱廊,成為台灣首座婚紗廣場,廣場設施均以藍白色搭配為主,海天一色,洋溢浪漫的地中海風情。
美麗鼻尖 風與石的對話
麟山鼻岬角位於白沙灣旁,與富貴角相望,被譽為「台灣最北端的美麗鼻尖」。根據地理學家的說法,麟山鼻是在80萬年前大屯火山群的「竹子火山」爆發所形成的岬角,當地居民稱為「鼻尾鼻」,日本時代改名「麟山鼻」。
麟山鼻有節理發達的安山岩,在海浪長年侵蝕及東北季風挾帶砂粒磨蝕下,逐漸形成平坦的風蝕面,又因風向的改變,讓安山岩擁有尖銳的稜角,因而稱為「風稜石」。造訪這些奇形怪狀的風稜石時,彷彿能聽見風與石的對話。
百年茶鄉 產石門鐵觀音
石門是百年茶鄉,因位於海岸台地的背側坡,不會受到濕鹹的海風吹襲,加上來自大屯山系的純淨水質,盛產甘醇可口的石門鐵觀音。茶山步道可從草里漁港對面的鄉道進入,沿途有竹林、茶園與一望無際的海岸線,交織成彷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季節限定 梯田鳶尾花海
位於尖山湖附近的嵩山梯田,是全台唯一用陽明山火山岩砌成的梯田,先民以三角鼎立法堆砌田埂邊坡,形成美麗的幾何圖案。每年春天鳶尾花盛開,吸引許多遊人前往欣賞全台唯一的「梯田鳶尾花海」。
「石門洞」是潮汐沖蝕而成的海蝕洞,日本昭和8年(1933年),台灣總督府將這個海蝕洞指定為為「天然紀念物」。走進石門洞,眼前海天一色,有一小片貝殼沙灘,每年春天,石門洞上方台灣野百合、石板菜盛開,更添浪漫。
十八王公 台版忠犬小八
在「石門洞」東方約一公里處,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十八王公廟」,相傳清同治年間,有17名福州商人及一條狗,搭乘帆船前往普陀山,航行中發生船難,漂流至石門阿里磅(今乾華里),人員全數罹難,唯獨狗兒存活。
當地有一名練姓居民發現後,將17名罹難者合葬在山腳下,狗兒竟也跳入墓穴中合葬,當地人嘉許這條忠犬,於是以「十八王公」之名祭祀,傳說當地討海人遇到危難時,十八王公即會顯靈相救,逐漸成為信仰中心。
由於十八王公忠犬,猶如台版的《忠犬小八》,故事感人,因此距十八王公廟不遠處的「新十八王公廟」旁,就雕塑一座高約10層樓的「黑龍義犬」蹲坐像;塑像前的石欄杆上,雕飾一隻隻的石犬,和高大的「黑龍義犬」一起眺望大海。
燈塔懸日 季節限定美景
台灣本島極北點「富貴角燈塔」,完工於明治30年(1897年),是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燈塔,由於北海岸秋、冬季節常出現濃霧,因此日人在燈塔內附設「霧笛」,這是首次在台灣出現的航路標誌。
富貴角燈塔原為鐵造八角形建築,二戰期間被盟機炸毀,1962年改建為八角形混凝土建築,燈塔黑白相間,是季節限定拍攝「燈塔懸日」的著名地標,當太陽緩緩落下時,火紅懸日正好成為燈塔的背景,形成難得一見的美景。位於富貴角燈塔附近的富基漁港,是有名的觀光漁港。
富貴角公園有老梅迷宮、風剪樹等景觀,老梅迷宮是由紅磚牆打造的迷宮,走道彎曲繁複;風剪樹是因樹木長期受強風吹襲,樹姿順著風勢歪斜橫生,令人感受海岸植物為適應惡劣環境所展現的生命力。
老梅石槽 藻礁明星海岸
海蝕槽是由輝石安山岩組成,經海風及海浪長年侵蝕,鬆軟的成分被沖走,形成岩石表面有許多縱溝的「石槽」。老梅石槽又稱「綠石槽海岸」,每年春天有大量海藻附著在石槽上,一片綠意,是台灣少見的藻礁景觀。
鐘樓迴廊 浪漫婚紗廣場
石門曾在2005年舉辦「北海岸婚紗留倩影」活動,將鐵皮屋攤販區改造為婚紗廣場,設有鐘樓、希臘柱、花架拱廊,成為台灣首座婚紗廣場,廣場設施均以藍白色搭配為主,海天一色,洋溢浪漫的地中海風情。
美麗鼻尖 風與石的對話
麟山鼻岬角位於白沙灣旁,與富貴角相望,被譽為「台灣最北端的美麗鼻尖」。根據地理學家的說法,麟山鼻是在80萬年前大屯火山群的「竹子火山」爆發所形成的岬角,當地居民稱為「鼻尾鼻」,日本時代改名「麟山鼻」。
麟山鼻有節理發達的安山岩,在海浪長年侵蝕及東北季風挾帶砂粒磨蝕下,逐漸形成平坦的風蝕面,又因風向的改變,讓安山岩擁有尖銳的稜角,因而稱為「風稜石」。造訪這些奇形怪狀的風稜石時,彷彿能聽見風與石的對話。
百年茶鄉 產石門鐵觀音
石門是百年茶鄉,因位於海岸台地的背側坡,不會受到濕鹹的海風吹襲,加上來自大屯山系的純淨水質,盛產甘醇可口的石門鐵觀音。茶山步道可從草里漁港對面的鄉道進入,沿途有竹林、茶園與一望無際的海岸線,交織成彷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季節限定 梯田鳶尾花海
位於尖山湖附近的嵩山梯田,是全台唯一用陽明山火山岩砌成的梯田,先民以三角鼎立法堆砌田埂邊坡,形成美麗的幾何圖案。每年春天鳶尾花盛開,吸引許多遊人前往欣賞全台唯一的「梯田鳶尾花海」。
最新消息
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佛像玉石展 藝術弘法洗滌心靈
2025-08-25紐西蘭佛光山供僧緬懷師恩 攜手古董車協會為癌症基金募款
2025-08-25大林講堂舉辦知賓培訓 提升專業素養弘揚人間佛教
2025-08-25怡保佛光青年課程 探討朋友影響力與選擇
2025-08-25多倫多佛青歡迎日 為生命留下信仰足跡
2025-08-25兩岸學子書法交流 千年遺址書院再現文風
2025-08-25普中棒球隊韓國應援 助陣城南高中進鳳凰旗八強
2025-08-25印度加爾各答禪淨中心佛學會考 增進佛法理解信心
2025-08-25蘭陽別院首訪同安廟與補天宮 盛邀參與世界神明聯誼會
2025-08-25佛光童軍北區初級訓練營 領受自然新能量
2025-08-25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