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體驗戶外禪坐。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圖說:體驗戶外禪坐。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圖說:觀賞佛陀紀念館周邊生態。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圖說:觀賞佛陀紀念館周邊生態。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圖說:體驗茶禪一味。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圖說:體驗茶禪一味。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圖說:靜心抄經。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圖說:靜心抄經。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圖說:聆聽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的「攝心守意」課程。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圖說:聆聽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的「攝心守意」課程。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圖說:參觀絲路光華敦煌展,了解其背後的歷史與故事。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圖說:參觀絲路光華敦煌展,了解其背後的歷史與故事。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圖說:文山區佛光人攜手景東里30位里民一同參加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二天一夜「心的旅程」。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圖說:文山區佛光人攜手景東里30位里民一同參加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二天一夜「心的旅程」。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文山區佛光人攜手里民 體驗「心的旅程」
2024-06-04
                        由佛光山大慈佛社指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文山第二分會會長林秀嬌與第五分會會長陳悦甄,於6月1、2日,邀請台北市文山區景東里里長高鳳謙、30位里民和佛光會員,參加佛光山佛陀紀念館2天1夜「心的旅程」。
活動首日,學員們品嚐佛教海線美食、參觀絲路光華敦煌展,了解其背後的歷史與故事、聆聽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的「攝心守意」課程,以及繞塔修持,伴隨霞光,在覺均法師帶領下,於成佛大道經行,體驗佛教修行之道。
次日清晨,一行人諦聽妙功法師介紹禪行生活後,靜心抄經與體驗茶禪一味,感受禪修的寧靜與智慧。抄經堂覺宣法師表示,每個人所抄寫的《心經》,將會奉納於佛館本館塔剎,是無量無邊的福德因緣,能與百萬人結緣,流傳百年千年。
茶禪一味活動中,透過法師引導,認識茶具和茶葉,學習泡茶技藝。法師說,泡出的茶最初可能令人有苦澀之感,但要體會其回甘,如同人生的苦澀後,總有回味無窮的甘甜。
覺印法師介紹樟樹林滴水坊的由來,最初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方便工程人員用餐而設,當時餐費視個人方便付款與否或隨喜。隨後帶領學員了解紫蝴蝶生態,壯觀的紫蝴蝶群飛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高鳳謙表示,參加「心的旅程」,讓自己的內涵得以充實,心靈也得到了洗滌。
學員廖惠貞表示,這次心靈之旅的課程設計令人震撼,讓她體會到生命的珍貴與把握當下的重要性。高守成則對成佛大道上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字樣印象深刻,提醒自己對員工要常說好話,並期待下次參加進階班。周覺表示,這次活動讓他在面臨人生重大抉擇時,找到了方向,學習放下並坦然接受結果。
                    
                    
                    
                    
                活動首日,學員們品嚐佛教海線美食、參觀絲路光華敦煌展,了解其背後的歷史與故事、聆聽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的「攝心守意」課程,以及繞塔修持,伴隨霞光,在覺均法師帶領下,於成佛大道經行,體驗佛教修行之道。
次日清晨,一行人諦聽妙功法師介紹禪行生活後,靜心抄經與體驗茶禪一味,感受禪修的寧靜與智慧。抄經堂覺宣法師表示,每個人所抄寫的《心經》,將會奉納於佛館本館塔剎,是無量無邊的福德因緣,能與百萬人結緣,流傳百年千年。
茶禪一味活動中,透過法師引導,認識茶具和茶葉,學習泡茶技藝。法師說,泡出的茶最初可能令人有苦澀之感,但要體會其回甘,如同人生的苦澀後,總有回味無窮的甘甜。
覺印法師介紹樟樹林滴水坊的由來,最初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方便工程人員用餐而設,當時餐費視個人方便付款與否或隨喜。隨後帶領學員了解紫蝴蝶生態,壯觀的紫蝴蝶群飛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高鳳謙表示,參加「心的旅程」,讓自己的內涵得以充實,心靈也得到了洗滌。
學員廖惠貞表示,這次心靈之旅的課程設計令人震撼,讓她體會到生命的珍貴與把握當下的重要性。高守成則對成佛大道上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字樣印象深刻,提醒自己對員工要常說好話,並期待下次參加進階班。周覺表示,這次活動讓他在面臨人生重大抉擇時,找到了方向,學習放下並坦然接受結果。
                        最新消息
                    
                    - 佛光會南區年會 佛光人共聚和諧啟航2025-11-01
- Nostra Aetate60周年 南天講堂出席宗教對話促進和諧2025-11-01
- 布袋戲響 慧慈幼兒園樂聚重陽2025-11-01
- 送暖旭日中心 三好歌聲傳祝福2025-11-01
- 居鑾佛光首辦考生祈福會 祈願考生順利應考2025-11-01
- 和興社區一社區一蓮花 傳遞信仰與佛法2025-11-01
- 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Oral History Journal》國際專欄2025-11-01
- 以藝術弘法、以創作育心 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粉彩與黏土藝術成果發表2025-11-01
- 佛光人捐贈社福團體吉祥米 傳播真善美與溫暖2025-11-01
- 普賢寺「琇線造藝」楊琇文個展 文心妙造見禪機2025-11-0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