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佛光新聞> 張立宗日光寺開講 佛像本來面目

佛光新聞

字級

張立宗日光寺開講 佛像本來面目

【人間社 王湘溱 台東報導】 2021-02-06
「不當的保養,是一種破壞」。佛光山日光寺於1月30日邀請立宗佛像雕刻負責人-張立宗老師,為大眾示範說明「佛像保養與維護」的正確觀念與方法,與會大眾受益良多。

張立宗老師自述雕刻技術可以隨心駕馭,卻不善言詞,在日光寺監寺慧無法師的鼓勵之下,勇敢拿起麥克風,站上演講台,將初次的處女秀,獻給台東市民,結緣日光寺徒眾,完成多年來的心願,落實星雲大師「給人歡喜」的理念,宣導正確的佛像保養技巧,廣結善緣於各道場。

「為何要洗佛?人皆有佛性,但在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下,一段時日的染濁,人心與佛性漸漸被消泯,因而在歲末年終之時,透過洗佛的過程,審視自己、檢討過往,洗佛洗心還我本來面目,迎接新的一年。」張立宗如此認為。

他談起從事佛像雕刻,恰如命定之事,有股無形力量的牽引,原本從事汽修工程,卻在一場車禍手臂受傷,在家養傷期間,父親提議回歸家族事業,拾回童年對美學的愛好,拿起鑽石雕刻刀,雕刻佛像至今,要求自己不傲慢、不膨脹,每次作品完成後,再三反思檢討,一次次的進步,持續不斷的學習成長。

張立宗指出,當年想刻意與佛光山互動,卻不得其門而入,在電視節目上收看到星雲大師弘法開示,「人家給你機會,你準備好了嗎?」一語道破自己的迷思,了悟自己當時的技術尚未成熟,勉強接下任務,只能有一次的機會,暫時放下浮動攀緣的心,「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唯有強化自心的修維,精進自己的技術,才能備受肯定與認同。

數年後佛光山的主動邀約,把握當下機會,南台別院住持滿舟法師一句鼓勵的話:「你不是台灣最會雕刻的藝術家,卻是台灣最用心的雕刻家。」雕刻不只是技術,更是要用心,被鼓舞之後,信心大增。金光明寺、南台別院、南屏別院、佛陀紀念館金佛殿等的玉佛,皆是張立宗的作品。

星雲大師親臨現場巡視,指示佛寺道場因佛像而莊嚴,一句「因為相信你」,讓立宗老師不懈怠。佛光山在擴建各地道場期間,用虔誠恭敬的心完成使命,莊嚴的佛相,給人歡喜,自己也喜悅,這份歡喜心,是驅動前進的力量。

現場提問不斷,老師強調不同材質的佛像,例如已有油垢堆積的跡象、銅製雕像、琉璃、水晶等有不同潔淨的保養方法,一旦用錯方法,事得其反,破壞原有的狀態,老師現場示範清結佛像的技巧與方法。佛法的儀軌沒有看時辰洗佛的規定,以虔誠恭敬的心,洗佛、洗心、回歸本性,找回佛像「本來面目」,才是真正的重點。
12345678910第2 / 92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