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全集127】隨堂開示錄278
2020-11-04
集會共修43
宜蘭念佛會的緣起
「弘法宜蘭六十周年」精進佛七法會
時間:2013年12月13日.地點:宜蘭蘭陽別院大雄寶殿
各位蓮友們,大家晚安!
六十二年前,我初到宜蘭,就參與了這裡的念佛會。你們當中,有六十二年前參加念佛會的人嗎?一個甲子了,這個世界變化很大呀!但是我們念佛會沒有變,只有從小變大,人愈變愈多,道場房子愈變愈高,來念佛的人愈來愈進步。
過去我在宜蘭整整二十六年,禮拜六的念佛、禮拜三的消災法會,幾乎都沒有缺席。二十六年後,即使我到南部發展、到佛光山開山,每年佛學院的同學還是會回來這裡打佛七。一年又一年地,如今台灣佛教的發展蔚為盛況,宜蘭念佛會的信徒不能說沒有功勞,是大家把佛教念得這麼興盛的。
每年一次的佛七,可以說就是我們宜蘭佛教徒的過年。不過,到了現在,知道早期那段歷史的人也不多了,我現在就簡單告訴你們幾句。
應該是民國四十年(一九五一)左右,距離現在六十多年前,有一位宜蘭人叫做林長清,他在基隆郵局服務,每逢周六、周日回到宜蘭,都會把外面佛教的雜誌帶幾本回來,放在市場裡的天理堂香鋪零售,那是由我們慧傳法師、慧龍法師的父親所開設,一個月大概也賣不了二、三本。這位香鋪的老闆方鐵錚,他的岳父李決和老居士,也是慈莊法師的父親,當他看到這個情況,就想組織念佛會,讓宜蘭人也來學佛。
宜蘭在六十年前,有信仰民間的神明、有信仰龍華派、先天派的,但是信佛教的人很少,後來李決和老居士和慈惠法師的爸爸張輝水居士等,他們原本都是一貫道信徒,就把幾十個道友找來念佛;之後,又有陸軍總司令孫立人將軍的夫人孫張清揚女士,在宜蘭媽祖宮公開宣揚佛教,由於當時他在台灣的地位很高,影響就很大了。
後來,我來到宜蘭。那時候,雷音寺這麼小小的一座廟,大概不到二百坪,裡面住了三戶軍眷。有一位妙專老尼師和一位老太太金梅姑,負責看守這間寺廟。不過,我來到這裡以後,緣分很好,章嘉活佛他是蔣中正總統的資政,就像老師一樣,也被邀請到宜蘭來;在台北很有名的佛教大法師,如:南亭法師、東初法師、印順法師、白聖法師等,也都紛紛來到宜蘭弘法。
可以說,是宜蘭佛教徒的虔誠,感動了那許多長老、大法師慈悲來到宜蘭,給我們加持。當然,後來我們也沒有辜負長老法師的希望,念佛會的人數逐漸增加,而那許多軍眷感到慚愧,覺得不好意思,就都搬家了。
雷音寺後來拆除重建,到現在的蘭陽別院已經是第三代建築了。那麼,繼續地,宜蘭就有很多的年輕人,有在政府服務的,有在學校教書、讀書的,都紛紛來參加念佛會。有的來念佛,有的到鄉間傳教,有的閱讀佛書,有的唱歌,有的到電台廣播;我記得慈惠法師、慈容法師除了辦幼稚園,廣播電台每天都有我們製作的節目,他們也都熱心參與。可以說,今日台灣佛教興盛,台灣佛教的光明已經普照五大洲,但是真正發光的地方是宜蘭念佛會。
今天灑淨念佛,我在這裡講話的同時,又特地請慈惠法師翻譯,就是要告訴大家,六十年前在這裡念佛、講經說法的情形,就是像現在這個樣子。
宜蘭念佛會從當年辦理慈愛幼稚園,到現在又有了佛光大學;從宜蘭雷音寺這個小廟開始,到建設了佛光山,乃至今日在五大洲已經有將近三百個寺廟道場。我這一生走來,在各地弘法,哪裡都不是我的故鄉,因為人家都說我是外鄉人,只有我在宜蘭的幾十年因緣,現在已經成為宜蘭的公民了。
過去,宜蘭念佛會把大學、電視台、報紙一一念出來,但是這還不夠,我們一定要把西方極樂世界念到我們宜蘭念佛會裡來。
為了發揚宜蘭念佛會信徒們的虔誠,預備舉辦一次「話說六十年」的紀念活動,據說參加的人數已經很多,就是現在這麼大的蘭陽別院,恐怕也無法容納那麼多人。另外,還聽說明天三皈五戒有四千人報名參加。大家都在為宜蘭佛教寫歷史,希望佛祖保佑大家平安吉祥!
剛才在這裡領導你們灑淨、念佛的心保和尚,是現任佛光山的住持。雖然我沒能長時間在這裡陪你們共修,不過以後我會為你們請很多的大法師到宜蘭來。明天再見!
【延伸閱讀】
求法之要
現今有許多人喜歡到寺院道場禮佛求福、聽經聞法、參加法會、集會共修。既然發心來參與,如何才能真正得到利益?在此有四項要點,提供大家參考:
第一、以疑心而來,帶信心而去:大部分的人因為「疑心」而接觸佛法。對生命價值、人生意義、因緣果報、命運機緣等有疑問,促使他到寺院去求取解答。佛教不怕有疑問,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問正是開悟的契機。
帶著疑問而來,聽了經,聞了法之後,就要從疑心昇華成信心,以信心替代疑心,不可固守己見,否則像一只倒覆的瓦盆,裝不進任何寶藏,那就可惜了。
第二、以慕道而來,帶悟道而歸:有些人到寺院,是因為信仰佛法,或為瞻仰佛菩薩聖像,或是仰慕寺院道風,而來親炙其采。
以慕道之心而來,對佛菩薩、寺院有孺慕之情,是得度的因緣。親近寺院道場之後,要接受教導,要吸收佛法,才能在慕道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悟佛道,才能將佛法變成自己的東西,為自己所用,才能收到佛法的實際效益。
第三、以凡情而來,帶法情而回:如果最初到寺院裡面來,是以凡夫的心情,希望寺院道場的大眾對你重視,對你禮遇,對你客氣,這是凡情。以凡情而來是常人之情,但當你接受佛法的啟示,提起信心道念之後,要一切以法為依歸,帶著法情、帶著信心、獲得啟示而回,才能在生活中真正受用佛法。
第四、以客禮而來,帶主禮而返:通常最初到寺院裡面來上香禮拜、參加法會、共修活動時,都會覺得自己是客人、是來賓、是以執客禮的身分而來。
但是你在拜了佛,參加各項修持活動之後,不該再有做客的心情,而是要以道場寺院主人自居,應有「佛教是我的,寺院道場是我的」的心態,當仁不讓地承當起護持道場、弘法利生的責任,這樣才有意義。
佛教是無私的宗教,佛法是無私的法、是理性的法。拜佛、求佛絕不是迷信,而是心靈安定、精神層次提升的資糧。如果能抱持正確的心態,必定能得到更大的利益。因此,參加寺院的任何活動,務必記得:
第一、以疑心而來,帶信心而去。
第二、以慕道而來,帶悟道而歸。
第三、以凡情而來,帶法情而回。
第四、以客禮而來,帶主禮而返。──摘錄自星雲大師著《星雲法語.求法之要》
宜蘭念佛會的緣起
「弘法宜蘭六十周年」精進佛七法會
時間:2013年12月13日.地點:宜蘭蘭陽別院大雄寶殿
各位蓮友們,大家晚安!
六十二年前,我初到宜蘭,就參與了這裡的念佛會。你們當中,有六十二年前參加念佛會的人嗎?一個甲子了,這個世界變化很大呀!但是我們念佛會沒有變,只有從小變大,人愈變愈多,道場房子愈變愈高,來念佛的人愈來愈進步。
過去我在宜蘭整整二十六年,禮拜六的念佛、禮拜三的消災法會,幾乎都沒有缺席。二十六年後,即使我到南部發展、到佛光山開山,每年佛學院的同學還是會回來這裡打佛七。一年又一年地,如今台灣佛教的發展蔚為盛況,宜蘭念佛會的信徒不能說沒有功勞,是大家把佛教念得這麼興盛的。
每年一次的佛七,可以說就是我們宜蘭佛教徒的過年。不過,到了現在,知道早期那段歷史的人也不多了,我現在就簡單告訴你們幾句。
應該是民國四十年(一九五一)左右,距離現在六十多年前,有一位宜蘭人叫做林長清,他在基隆郵局服務,每逢周六、周日回到宜蘭,都會把外面佛教的雜誌帶幾本回來,放在市場裡的天理堂香鋪零售,那是由我們慧傳法師、慧龍法師的父親所開設,一個月大概也賣不了二、三本。這位香鋪的老闆方鐵錚,他的岳父李決和老居士,也是慈莊法師的父親,當他看到這個情況,就想組織念佛會,讓宜蘭人也來學佛。
宜蘭在六十年前,有信仰民間的神明、有信仰龍華派、先天派的,但是信佛教的人很少,後來李決和老居士和慈惠法師的爸爸張輝水居士等,他們原本都是一貫道信徒,就把幾十個道友找來念佛;之後,又有陸軍總司令孫立人將軍的夫人孫張清揚女士,在宜蘭媽祖宮公開宣揚佛教,由於當時他在台灣的地位很高,影響就很大了。
後來,我來到宜蘭。那時候,雷音寺這麼小小的一座廟,大概不到二百坪,裡面住了三戶軍眷。有一位妙專老尼師和一位老太太金梅姑,負責看守這間寺廟。不過,我來到這裡以後,緣分很好,章嘉活佛他是蔣中正總統的資政,就像老師一樣,也被邀請到宜蘭來;在台北很有名的佛教大法師,如:南亭法師、東初法師、印順法師、白聖法師等,也都紛紛來到宜蘭弘法。
可以說,是宜蘭佛教徒的虔誠,感動了那許多長老、大法師慈悲來到宜蘭,給我們加持。當然,後來我們也沒有辜負長老法師的希望,念佛會的人數逐漸增加,而那許多軍眷感到慚愧,覺得不好意思,就都搬家了。
雷音寺後來拆除重建,到現在的蘭陽別院已經是第三代建築了。那麼,繼續地,宜蘭就有很多的年輕人,有在政府服務的,有在學校教書、讀書的,都紛紛來參加念佛會。有的來念佛,有的到鄉間傳教,有的閱讀佛書,有的唱歌,有的到電台廣播;我記得慈惠法師、慈容法師除了辦幼稚園,廣播電台每天都有我們製作的節目,他們也都熱心參與。可以說,今日台灣佛教興盛,台灣佛教的光明已經普照五大洲,但是真正發光的地方是宜蘭念佛會。
今天灑淨念佛,我在這裡講話的同時,又特地請慈惠法師翻譯,就是要告訴大家,六十年前在這裡念佛、講經說法的情形,就是像現在這個樣子。
宜蘭念佛會從當年辦理慈愛幼稚園,到現在又有了佛光大學;從宜蘭雷音寺這個小廟開始,到建設了佛光山,乃至今日在五大洲已經有將近三百個寺廟道場。我這一生走來,在各地弘法,哪裡都不是我的故鄉,因為人家都說我是外鄉人,只有我在宜蘭的幾十年因緣,現在已經成為宜蘭的公民了。
過去,宜蘭念佛會把大學、電視台、報紙一一念出來,但是這還不夠,我們一定要把西方極樂世界念到我們宜蘭念佛會裡來。
為了發揚宜蘭念佛會信徒們的虔誠,預備舉辦一次「話說六十年」的紀念活動,據說參加的人數已經很多,就是現在這麼大的蘭陽別院,恐怕也無法容納那麼多人。另外,還聽說明天三皈五戒有四千人報名參加。大家都在為宜蘭佛教寫歷史,希望佛祖保佑大家平安吉祥!
剛才在這裡領導你們灑淨、念佛的心保和尚,是現任佛光山的住持。雖然我沒能長時間在這裡陪你們共修,不過以後我會為你們請很多的大法師到宜蘭來。明天再見!
【延伸閱讀】
求法之要
現今有許多人喜歡到寺院道場禮佛求福、聽經聞法、參加法會、集會共修。既然發心來參與,如何才能真正得到利益?在此有四項要點,提供大家參考:
第一、以疑心而來,帶信心而去:大部分的人因為「疑心」而接觸佛法。對生命價值、人生意義、因緣果報、命運機緣等有疑問,促使他到寺院去求取解答。佛教不怕有疑問,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問正是開悟的契機。
帶著疑問而來,聽了經,聞了法之後,就要從疑心昇華成信心,以信心替代疑心,不可固守己見,否則像一只倒覆的瓦盆,裝不進任何寶藏,那就可惜了。
第二、以慕道而來,帶悟道而歸:有些人到寺院,是因為信仰佛法,或為瞻仰佛菩薩聖像,或是仰慕寺院道風,而來親炙其采。
以慕道之心而來,對佛菩薩、寺院有孺慕之情,是得度的因緣。親近寺院道場之後,要接受教導,要吸收佛法,才能在慕道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悟佛道,才能將佛法變成自己的東西,為自己所用,才能收到佛法的實際效益。
第三、以凡情而來,帶法情而回:如果最初到寺院裡面來,是以凡夫的心情,希望寺院道場的大眾對你重視,對你禮遇,對你客氣,這是凡情。以凡情而來是常人之情,但當你接受佛法的啟示,提起信心道念之後,要一切以法為依歸,帶著法情、帶著信心、獲得啟示而回,才能在生活中真正受用佛法。
第四、以客禮而來,帶主禮而返:通常最初到寺院裡面來上香禮拜、參加法會、共修活動時,都會覺得自己是客人、是來賓、是以執客禮的身分而來。
但是你在拜了佛,參加各項修持活動之後,不該再有做客的心情,而是要以道場寺院主人自居,應有「佛教是我的,寺院道場是我的」的心態,當仁不讓地承當起護持道場、弘法利生的責任,這樣才有意義。
佛教是無私的宗教,佛法是無私的法、是理性的法。拜佛、求佛絕不是迷信,而是心靈安定、精神層次提升的資糧。如果能抱持正確的心態,必定能得到更大的利益。因此,參加寺院的任何活動,務必記得:
第一、以疑心而來,帶信心而去。
第二、以慕道而來,帶悟道而歸。
第三、以凡情而來,帶法情而回。
第四、以客禮而來,帶主禮而返。──摘錄自星雲大師著《星雲法語.求法之要》
最新消息
達拉斯講堂佛學講座 開啟「幸福的密碼」
2025-08-13溫哥華社區文化生活講座 探索書法之美
2025-08-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
2025-08-13紐約佛光青年義工 台北道場參學
2025-08-13圓明書院親子共遊創作營 寓教於樂信仰傳承
2025-08-13底特律協會佛學講座 食輪轉法輪「食」在有佛法
2025-08-13香港佛光緣美術館陶藝展 凝聚虔誠與善念
2025-08-13紐約道場鹿野苑修持 體驗法喜與自然之美
2025-08-13柏林佛學講座 菩薩道修行指南《十住經》
2025-08-13屏東講堂佛光兒童祝福禮 皈依三寶奉行三好
2025-08-13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5 2025-08-05
《星雲大師全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3 2025-08-04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⑩ 2025-08-03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⑨ 2025-08-02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4 2025-08-01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3 2025-07-31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2 2025-07-30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1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