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佛光山比丘尼書寫歷史 引發西方學界高度重視

教育人文

字級

佛光山比丘尼書寫歷史 引發西方學界高度重視

【人間社記者 張文婷 高雄報導】 2018-10-28
美國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Dr. Jane Iwamura,首次應邀出席人間佛教座談會,而對於此次學者以「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為中心展開的思考和討論,給予極高的評價。

作為國際佛教研究交流平台

今年10月18日,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院成立,教授重新強調其定位為「以英文研究人間佛教與西方學術交流的平台」,與佛光山的人間佛教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及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攜手,提供大量的資料文獻給學者與大眾,將佛法與現代連結,將人間佛教詮釋呈現在當代學術研究中。而此次很榮幸受到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陳劍煌教授的邀請,開展合作項目,使得研究院發揮其作為國際佛教研究平台的作用。

佛光山模式推動西方佛教研究

從西方的佛教研究的整個態勢看佛教研究屬於冷門,而佛光山僧團在全球的弘法實踐卻頗能引起學者的關注。對此Dr. Jane Iwamura從兩個方面進行說明。一方面是佛光山作為當今佛教的僧團組織,對於「人」的管理哲學和管理方法,造就了優秀的現代僧團。教授洞察到佛光山的成功有諸多因素,「平等」是一個重要法門。僧團與佛光會之間的平等與合作,比丘與比丘尼之間的性別平等與尊重,人間佛教國際化的開展所貫穿的「人我平等」,共同促進不同信仰、種族、文化的和平共處。

另一方面,學者頗為關心的是佛光山的實踐,包括弘法實踐與修行實踐。深諳佛教發展歷史的他指出,中國傳統佛教重視義理詮釋傳統,而並未在宗教實踐給予客觀的定位,與此不同的是,人間佛教重視宗教實踐,體現在四大志業中的「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作為佛法打入社會的四個面向。

重寫比丘尼的歷史,開啟佛教新篇章

西方學者通過對佛光山的觀察來定位星雲大師對佛教乃至人類文化的巨大貢獻,未來的研究首先被重視的則是比丘尼的角色和地位問題。50年前,伴隨著人間佛教展開的同時,是女性意識的崛起,他們如何打破傳統的藩籬走向出家之路?他們為什麼會在佛光山僧團出家?女性站起來,使得比丘尼在佛教現代化中佔據佔據重要地位,佛教歷史的書寫則多了他們濃墨重彩的一筆。

佛光山團體中人才輩出,傑出的比丘尼尤為突出,追隨星雲大師多年的慈莊法師、慈惠法師、慈容法師等無不獨當一面,在佛光山早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西來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將會在這一課題中,展開研究工作,初步思路是採用口述歷史的方式,勾畫出人間佛教在近代的發展的完整地圖。
12345678910第2 / 437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