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十八羅漢介紹之羅睺羅
2011-02-06
羅睺羅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乃世尊出家前當太子時與妻子耶輸陀羅所生。佛陀成道後的第三年,回到他的家鄉,並為羅睺羅剃度,請舍利弗為其受沙彌十戒,成為僧團中有沙彌之始。 羅睺羅誦經十分勤奮,二十歲成道,又嚴守戒規,被稱謂「密行第一」的阿羅漢。
初出家的羅睺羅仍舊十分頑皮,當一些宰官、長者、居士來探望佛陀時,問他佛陀在什麼地方,他總是捉弄別人。佛陀在竹林精舍時,他騙人說在耆闍窟山,他看到別人因上當而來回奔跑著,不禁哈哈大笑。這件事傳到佛陀耳中,就狠狠地批評說:你出家做沙門,不重威儀,戲弄妄言,誰也不會愛護你,到了命終的時候,還要墮在三惡道中。
佛的懇切、嚴厲教誡,使羅睺羅善根萌發,改正錯誤,重新做人。從此,羅睺羅面對其他比丘,自願讓步;在路上被惡漢打破頭,他能忍辱;即便是這樣的修養,距離開悟還有一段歷程,因為他榮耀的念頭不易斷除!他是佛陀的愛子,是淨飯王的王孫,加上眾多比丘都讚美他,很容易擾亂年輕修道者的心,使羅睺羅無法開悟。
有些比丘請問佛陀:「羅睺羅比丘嚴持戒律,精進修道,小罪都不犯,為什麼他還不能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呢?」佛陀堅決的回答:「持戒淨心,持身端正,一定可以漸漸證道!」
有一天早上,佛陀和羅睺羅一同到舍衛城行乞,在路上,佛陀說:「羅睺羅!你要觀色是無常的,受想行識也是無常的;你對人的身體和心念,以及世間上的一切森羅萬象的事物,都應作無常之想,不要執著。」
羅睺羅聽到佛陀這幾句話後,心地好像豁然開朗了起來,他告別佛陀,中止行乞,一個人獨自回到精舍,結跏趺坐,一心思維這深刻的意義。佛陀行乞歸來,走到羅睺羅坐禪的地方,佛陀又對他說:「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來對人對事,心量就可以擴大起來;把一切眾生容納在心中,就可以滅惡;數息觀心,可以獲得解脫。」
羅睺羅隨即起座,頂禮佛陀說道:「佛陀!我的煩惱已盡,我已證悟。」佛陀讚歎他說:「在我的弟子中,羅睺羅比丘是密行第一了。」所謂密行,就是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羅睺羅都能了知奉行,也從不表現自己,總是默默修持和工作著。
初出家的羅睺羅仍舊十分頑皮,當一些宰官、長者、居士來探望佛陀時,問他佛陀在什麼地方,他總是捉弄別人。佛陀在竹林精舍時,他騙人說在耆闍窟山,他看到別人因上當而來回奔跑著,不禁哈哈大笑。這件事傳到佛陀耳中,就狠狠地批評說:你出家做沙門,不重威儀,戲弄妄言,誰也不會愛護你,到了命終的時候,還要墮在三惡道中。
佛的懇切、嚴厲教誡,使羅睺羅善根萌發,改正錯誤,重新做人。從此,羅睺羅面對其他比丘,自願讓步;在路上被惡漢打破頭,他能忍辱;即便是這樣的修養,距離開悟還有一段歷程,因為他榮耀的念頭不易斷除!他是佛陀的愛子,是淨飯王的王孫,加上眾多比丘都讚美他,很容易擾亂年輕修道者的心,使羅睺羅無法開悟。
有些比丘請問佛陀:「羅睺羅比丘嚴持戒律,精進修道,小罪都不犯,為什麼他還不能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呢?」佛陀堅決的回答:「持戒淨心,持身端正,一定可以漸漸證道!」
有一天早上,佛陀和羅睺羅一同到舍衛城行乞,在路上,佛陀說:「羅睺羅!你要觀色是無常的,受想行識也是無常的;你對人的身體和心念,以及世間上的一切森羅萬象的事物,都應作無常之想,不要執著。」
羅睺羅聽到佛陀這幾句話後,心地好像豁然開朗了起來,他告別佛陀,中止行乞,一個人獨自回到精舍,結跏趺坐,一心思維這深刻的意義。佛陀行乞歸來,走到羅睺羅坐禪的地方,佛陀又對他說:「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來對人對事,心量就可以擴大起來;把一切眾生容納在心中,就可以滅惡;數息觀心,可以獲得解脫。」
羅睺羅隨即起座,頂禮佛陀說道:「佛陀!我的煩惱已盡,我已證悟。」佛陀讚歎他說:「在我的弟子中,羅睺羅比丘是密行第一了。」所謂密行,就是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羅睺羅都能了知奉行,也從不表現自己,總是默默修持和工作著。
最新消息
倫敦佛光山舉辦卵巢癌健康講座 提升認知並籌募善款助科研
2025-09-14東京佛光山寺 弘揚人間佛教深化跨宗教交流
2025-09-14地區醫院系統宗教關懷義工培訓 多倫多佛光人參與
2025-09-14文化遇上信仰 佛光醒獅團亮相《來馬過新年》
2025-09-14法寶寺「好苗子幸褔學堂」互動英語課程開學 擴展多元學習領域
2025-09-14人間LIFE福山TALK 王瑞芹以美聲創造好人緣
2025-09-14印尼蘇北協會佛學講座 懺悔熏修心清淨
2025-09-14【專題】 佛光山供僧法會暨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誕辰紀念
2025-09-14星雲大師誕辰紀念 緬懷師恩凝聚弘法力量
2025-09-13佛光山供僧法會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
2025-09-13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