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木材的真相是樹、是種子,陽光、土壤、空氣和水。所以它只是因緣。 圖/佛光山提供【星雲大師全集7】般若心經的生活觀 透過故事讀心經 下卷(3)
2020-03-28
講到「照見五蘊皆空」,先解釋「五蘊」,再解釋「空」
「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個東西和合起來所形成的。我們人,第一個顏色的色是物質,皮、骨頭、肉、頭髮、指甲,這都是我的色。受,我的苦、快樂,我感受到舒服,這是受。想,想像,現在明年怎麼樣,後年怎麼樣,我到哪裡去會怎麼樣,什麼樣工作有什麼結果會怎麼樣,我能想像。行,我實踐、我行動、我行動派、我勤勞、我發心、我友愛、我助人,助人者人恆助之,愛人者人恆愛之,還怕人家不幫你的忙嗎?最後這個「識」,認識的識,這個識就是我,物質的色、受、想,第一個色是物質,最後一個識是「心」,心是精神,精神和物質要結合起來,有受、想、行的作用。
但是這些作用,對我們都是修道的增上緣。比方「受」,我感覺到很苦,人生是苦,也不一定,有的人把苦當做快樂,沒有十載寒窗,怎麼能金榜題名?你沒有辛勤煮飯燒菜,你怎麼能吃得美味呢?做衣服一針一線,不把它縫製起來,冬天你怎麼過冬?所以,苦是我們的增上緣,苦是讓我們學習,苦讓我們可以成長。你看很多出家人,故意去修苦行,他甚至吃苦就是為了成功。所以真正有為的人不必怕苦,苦是幫助我們的、苦是增上我們的。
所以,「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皆是空相,就是「我」是空的。為什麼我是空?我不是在這裡嗎?很真真實實的,我某人在這裡跟你們講話,但是這是一時的,馬上就過去了,這是因緣,這是一時和合,不是永久的。你要如何知道這許多一切因緣法、和合的、暫時的?你不要把它執著,不要認為永恆,等於虛空一樣,他永遠都是那樣,永遠都是存在。不管他或你好,他也不會說擁抱你;你壞,他也不會剔除你。當然你自己有因果、好壞,虛空,他不會麻煩你的。你能懂得這個真理(度一切苦厄),人生的對待、執著、怨恨、嫉妒各種煩惱,都會消除。你要能懂得這個般若空義,「照見五蘊皆空」我想這就是人生觀。
我們再從另外的角度說,「五蘊」是什麼?五蘊就是「我」的代名詞。比方我們說張三先生、李四先生,在文學裡面有時候就用「其」來代表,例如:其人好善良、其人古怪。又例如「他」、「那個」也是個代名詞,「把那個拿給我!」如果那是個茶杯,那麼,「那個」就是茶杯的代名詞。
五蘊就是「我」,「我」稱五蘊。「我」為什麼叫作「五蘊」?「蘊」是積聚的意思,那麼「我」就是由五個東西積聚而成的。「我」是由五樣東西積聚的:色、受、想、行、識。
「色」就是我們身體上物質的部分,比方頭髮、皮、肉、骨頭、指甲。《般若心經》裡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色」就是物質的意思,不能把它當成紅、黃、藍、白、黑顏色的意思。
「受、想、行、識」是精神的作用。識,就是我們精神的主體、我們的心。識,是認識、辨別,我有眼識,我就認識張三、李四、高樓、平地;我有耳識,就能辨別聲音好不好聽;鼻子有識,就能分別香臭;舌頭有識,就能知道鹹淡;身體有識,就能感觸舒服或不舒服,好硬或好軟;心也是識,心能分別過去、現在、未來,種種思想。是以,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叫作「六識」。
精神的心和物質的色,結合起來才成為一個人。如果人沒有物質的身體,沒有頭髮、骨頭、皮肉,精神怎麼表現呢?又如果這個肉體沒有了精神,也就變成行屍走肉了。人為什麼死?就是沒有心了,心離開身體了,如同一個人住的房子壞了,他就必須要搬家了。
那麼當物質和心識合在一起時,就產生了三種精神的作用。
一為「受」,身心能感受到好苦、好樂等。甚至人家問我們:「這時候感到怎麼樣?」我們說:「我現在感受到不怎麼樣。」這種無所謂也是一種感受。
二為「想」,也就是思想、了別。有了思想就會發動行為、力量,就想去做。
三是「行」,行為。一有了「想」以後,就想到要「造作」,想要做些什麼。
物質的色和心的識合起來,有了受、想、行的作用。那麼把色、受、想、行、識合起來,也就是「我」。
平常我們說人是由四大五蘊和合而成。「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地大,如身上的骨頭,是堅硬性;水大,如流汗、吐痰、大小便溺,是潮溼性;火大,就是身體的溫度,是溫暖性;風,就是呼吸,它是流動性。如果這四大種的物質條件不和,我們就會有毛病了。
四大就是五蘊中的色蘊。人是四大種條件、元素和合而成的。世界上任何一個東西,都有四大種。例如我們住的房子,當中的鋼筋、水泥,不就是地大嗎?水泥要加水,才有黏性,不是水大嗎?鋼鐵要經過火煉,才會堅固,不是火大嗎?房子要通風,才不易損壞,不就是風大嗎?
又例如一朵花的生長也需要四大種,要土壤,就是地大;要澆水,就是水大;要在有陽光的地方種植,就是火大;要空氣流通的地方,就是風大。假如沒有土壤、沒有水、沒有陽光、沒有空氣,花就不能成長。
世間上的一切,都是地水火風和合而成,每一個東西裡面都有地水火風,每一大裡面又有四大,例如一個地大裡就有水火風,一個風大裡面就有地水火。
我們吃的冰棒,也有地水火風,地大,很硬;水大,冰是由水凝結而成;火大,或有人問:冰棒這麼冰,怎麼會有火?我們要知道,水在零度時結冰,但是除了零度,還有零下十度、零下二十度、零下三十度,可見得冰裡面也有溫度。
有一次,來了一個叫作歐伯的颱風,由宜蘭登陸。颱風一結束,我到宜蘭去關心,結果發現有一個山頭的草統統都枯黃了。我覺得奇怪,就是把草割下來,也要明天、後天它才會黃,為什麼颱風一走,它就黃了呢?這就是風中有火。一九七七年在高雄登陸的賽洛瑪颱風也是一樣,佛光山上的樹木經過風吹以後,統統都枯黃了,那也是因為風裡的熱度所引起。
「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個東西和合起來所形成的。我們人,第一個顏色的色是物質,皮、骨頭、肉、頭髮、指甲,這都是我的色。受,我的苦、快樂,我感受到舒服,這是受。想,想像,現在明年怎麼樣,後年怎麼樣,我到哪裡去會怎麼樣,什麼樣工作有什麼結果會怎麼樣,我能想像。行,我實踐、我行動、我行動派、我勤勞、我發心、我友愛、我助人,助人者人恆助之,愛人者人恆愛之,還怕人家不幫你的忙嗎?最後這個「識」,認識的識,這個識就是我,物質的色、受、想,第一個色是物質,最後一個識是「心」,心是精神,精神和物質要結合起來,有受、想、行的作用。
但是這些作用,對我們都是修道的增上緣。比方「受」,我感覺到很苦,人生是苦,也不一定,有的人把苦當做快樂,沒有十載寒窗,怎麼能金榜題名?你沒有辛勤煮飯燒菜,你怎麼能吃得美味呢?做衣服一針一線,不把它縫製起來,冬天你怎麼過冬?所以,苦是我們的增上緣,苦是讓我們學習,苦讓我們可以成長。你看很多出家人,故意去修苦行,他甚至吃苦就是為了成功。所以真正有為的人不必怕苦,苦是幫助我們的、苦是增上我們的。
所以,「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皆是空相,就是「我」是空的。為什麼我是空?我不是在這裡嗎?很真真實實的,我某人在這裡跟你們講話,但是這是一時的,馬上就過去了,這是因緣,這是一時和合,不是永久的。你要如何知道這許多一切因緣法、和合的、暫時的?你不要把它執著,不要認為永恆,等於虛空一樣,他永遠都是那樣,永遠都是存在。不管他或你好,他也不會說擁抱你;你壞,他也不會剔除你。當然你自己有因果、好壞,虛空,他不會麻煩你的。你能懂得這個真理(度一切苦厄),人生的對待、執著、怨恨、嫉妒各種煩惱,都會消除。你要能懂得這個般若空義,「照見五蘊皆空」我想這就是人生觀。
我們再從另外的角度說,「五蘊」是什麼?五蘊就是「我」的代名詞。比方我們說張三先生、李四先生,在文學裡面有時候就用「其」來代表,例如:其人好善良、其人古怪。又例如「他」、「那個」也是個代名詞,「把那個拿給我!」如果那是個茶杯,那麼,「那個」就是茶杯的代名詞。
五蘊就是「我」,「我」稱五蘊。「我」為什麼叫作「五蘊」?「蘊」是積聚的意思,那麼「我」就是由五個東西積聚而成的。「我」是由五樣東西積聚的:色、受、想、行、識。
「色」就是我們身體上物質的部分,比方頭髮、皮、肉、骨頭、指甲。《般若心經》裡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色」就是物質的意思,不能把它當成紅、黃、藍、白、黑顏色的意思。
「受、想、行、識」是精神的作用。識,就是我們精神的主體、我們的心。識,是認識、辨別,我有眼識,我就認識張三、李四、高樓、平地;我有耳識,就能辨別聲音好不好聽;鼻子有識,就能分別香臭;舌頭有識,就能知道鹹淡;身體有識,就能感觸舒服或不舒服,好硬或好軟;心也是識,心能分別過去、現在、未來,種種思想。是以,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叫作「六識」。
精神的心和物質的色,結合起來才成為一個人。如果人沒有物質的身體,沒有頭髮、骨頭、皮肉,精神怎麼表現呢?又如果這個肉體沒有了精神,也就變成行屍走肉了。人為什麼死?就是沒有心了,心離開身體了,如同一個人住的房子壞了,他就必須要搬家了。
那麼當物質和心識合在一起時,就產生了三種精神的作用。
一為「受」,身心能感受到好苦、好樂等。甚至人家問我們:「這時候感到怎麼樣?」我們說:「我現在感受到不怎麼樣。」這種無所謂也是一種感受。
二為「想」,也就是思想、了別。有了思想就會發動行為、力量,就想去做。
三是「行」,行為。一有了「想」以後,就想到要「造作」,想要做些什麼。
物質的色和心的識合起來,有了受、想、行的作用。那麼把色、受、想、行、識合起來,也就是「我」。
平常我們說人是由四大五蘊和合而成。「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地大,如身上的骨頭,是堅硬性;水大,如流汗、吐痰、大小便溺,是潮溼性;火大,就是身體的溫度,是溫暖性;風,就是呼吸,它是流動性。如果這四大種的物質條件不和,我們就會有毛病了。
四大就是五蘊中的色蘊。人是四大種條件、元素和合而成的。世界上任何一個東西,都有四大種。例如我們住的房子,當中的鋼筋、水泥,不就是地大嗎?水泥要加水,才有黏性,不是水大嗎?鋼鐵要經過火煉,才會堅固,不是火大嗎?房子要通風,才不易損壞,不就是風大嗎?
又例如一朵花的生長也需要四大種,要土壤,就是地大;要澆水,就是水大;要在有陽光的地方種植,就是火大;要空氣流通的地方,就是風大。假如沒有土壤、沒有水、沒有陽光、沒有空氣,花就不能成長。
世間上的一切,都是地水火風和合而成,每一個東西裡面都有地水火風,每一大裡面又有四大,例如一個地大裡就有水火風,一個風大裡面就有地水火。
我們吃的冰棒,也有地水火風,地大,很硬;水大,冰是由水凝結而成;火大,或有人問:冰棒這麼冰,怎麼會有火?我們要知道,水在零度時結冰,但是除了零度,還有零下十度、零下二十度、零下三十度,可見得冰裡面也有溫度。
有一次,來了一個叫作歐伯的颱風,由宜蘭登陸。颱風一結束,我到宜蘭去關心,結果發現有一個山頭的草統統都枯黃了。我覺得奇怪,就是把草割下來,也要明天、後天它才會黃,為什麼颱風一走,它就黃了呢?這就是風中有火。一九七七年在高雄登陸的賽洛瑪颱風也是一樣,佛光山上的樹木經過風吹以後,統統都枯黃了,那也是因為風裡的熱度所引起。
最新消息
我要做觀音 多倫多佛光兒童學習慈悲信仰
2025-11-06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推動人間佛教國際化
2025-11-06曼城佛光山重陽敬老傳溫情 善童親手製作鏈珠送長者
2025-11-06中華大學生命教育 舉辦禪繞畫體驗課程
2025-11-06佛光新加坡青年書院第15期結業 帶心學習深入佛法
2025-11-06心定和尚勉勵沙彌 行三好修四成就
2025-11-06佛大海外實習生與多倫多佛光山交流 以科技與創意深化國際交流
2025-11-06紐西蘭佛光山獲毛利族傳統Pōwhiri歡迎禮 人間佛教扎根本土
2025-11-06《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衣食住行5-4
2025-11-06心定和尚法駕印度 勉眾不忘初心復興佛教
2025-11-05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6 2025-06-16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5-1 2025-06-13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佛教與生活(二)3-3 2025-06-12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佛教與生活(二)3-2 2025-06-11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佛教與生活(二)3-1 2025-06-10
《星雲大師全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5 2025-06-09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華嚴經》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的學習管理學5 2025-06-08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華嚴經》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的學習管理學4 2025-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