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一切為心造
2012-08-22
《華嚴經》中有段偈語:「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筆者之所以引出這段偈子,是覺得「一切為心造」這五個字深藏禪理,對照凡間萬事萬物,哪樣不是「唯心造」呢?
日前跟那位不為名利默默奉獻的「青陽莊氏一老人」聊談有關推行倫理、道德教育,莊老就說了一句:培養良好的德行,必須從家教開始,讓孩子從小養成善良之心,而父母首先應端身正行,以身作則。
古語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一個人從小被「善」熏陶,長大後一切心念從「愛」出發,這不就是「一切為心造」引導嗎?即便小時頑劣,成人後能自覺完善德行才智,豈不善莫大焉。
觀今日世界,物慾橫流,戾氣漫佈,作為師者,更應「端己育人」。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建國君民,修身為本,教學為先」,此乃解決世間紛亂之根本。
莊老那天帶來一本由台灣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特聘教授張有恆先生著的《幸福人生六十守則》一書,淨空法師在「序言」中這樣說道:「亦以教學講課,啟迪人們的心性本有的純淨善良,慈和仁讓的性德與才智。這才是『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的根本理念。」
這讓我想起不久前在佛光山萬年寺舉辦的「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在展館入門處,貼有一張大師的生平簡歷,其中一個故事令人印象深刻:星雲大師出生在江蘇揚州一個貧窮家庭,童年出家,在寺廟裡成長。他說,寺院裡的老師對他們管教非常嚴格,上課時,不准他們隨便把眼睛睜來看,如果誰開眼睛,老師就會問:「你看什麼?哪一樣東西是你的?」此話啟發了大師從小懂得用心去看,用心去做的善念。正如六祖所云:「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日前跟那位不為名利默默奉獻的「青陽莊氏一老人」聊談有關推行倫理、道德教育,莊老就說了一句:培養良好的德行,必須從家教開始,讓孩子從小養成善良之心,而父母首先應端身正行,以身作則。
古語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一個人從小被「善」熏陶,長大後一切心念從「愛」出發,這不就是「一切為心造」引導嗎?即便小時頑劣,成人後能自覺完善德行才智,豈不善莫大焉。
觀今日世界,物慾橫流,戾氣漫佈,作為師者,更應「端己育人」。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建國君民,修身為本,教學為先」,此乃解決世間紛亂之根本。
莊老那天帶來一本由台灣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特聘教授張有恆先生著的《幸福人生六十守則》一書,淨空法師在「序言」中這樣說道:「亦以教學講課,啟迪人們的心性本有的純淨善良,慈和仁讓的性德與才智。這才是『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的根本理念。」
這讓我想起不久前在佛光山萬年寺舉辦的「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在展館入門處,貼有一張大師的生平簡歷,其中一個故事令人印象深刻:星雲大師出生在江蘇揚州一個貧窮家庭,童年出家,在寺廟裡成長。他說,寺院裡的老師對他們管教非常嚴格,上課時,不准他們隨便把眼睛睜來看,如果誰開眼睛,老師就會問:「你看什麼?哪一樣東西是你的?」此話啟發了大師從小懂得用心去看,用心去做的善念。正如六祖所云:「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最新消息
西來大學攜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 共譜佛教教育新篇章
2025-09-15昆士蘭警務處參訪佛光山 歡喜與澳洲歷任住持相會
2025-09-15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金剛 淨灘愛地球
2025-09-15波士頓東北大學校友會 三佛中心家庭日相見歡
2025-09-15手做冰皮月餅香 童軍同心映中秋
2025-09-15佛立門舞出生命 人間佛教生活化
2025-09-15〔寶島采風〕甘蔗飄香韻猶在 糖都轉型夢再開
2025-09-15中美加佛教論壇紐約舉行 共倡和平與未來願景
2025-09-15溫哥華攝影進階班 捕捉人心與人性
2025-09-15佛光山鳳山講堂 好苗子幸福學堂開學趣
2025-09-15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