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由佛光山福山寺主辦、彰化社區大學協辦的「佛光福山小菩薩學堂」,於6月22日舉行第十三期結業典禮後,齊聚一堂歡喜合影。 人間社記者洪浠桓攝
圖說:佛光山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分享故事,勉勵小朋友要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人間社記者洪浠桓攝
圖說:師資群帶領孩子律動表演〈媽媽我愛你〉與台語童謠〈天黑黑〉,搭配手搖鈴與鈴鼓,家長在一旁陪伴與引導。 人間社記者朱振來攝
圖說:幼兒在家長陪伴下,融入團體中學習。 人間社記者劉璧華攝
圖說:課程以「三好」教育為核心,融合佛門禮儀。 人間社記者朱振來攝
圖說:孩子向父母獻上香檳玫瑰與擁抱,傳遞愛的話語。 人間社記者朱振來攝
圖說:來到佛光福山小菩薩學堂,一起歡喜共學。 人間社記者劉璧華攝
圖說:孩子們上舞台區練習,為表演成果做最好的準備。 人間社記者劉璧華攝
圖說:取得結業證書,與住持妙宥法師歡喜合影。 人間社記者朱振來攝
圖說:取得結業證書後即將就讀小學,珍惜這份共學的緣分。 人間社記者朱振來攝佛光福山小菩薩學堂圓滿結業 「三好」教育深植童心
2025-06-23
由佛光山福山寺主辦、彰化社區大學協辦的「佛光福山小菩薩學堂」,理念以落實「三好」教育精神為主旨。於6月22日舉行第十三期結業典禮,近70位小菩薩二代或三代同堂與師資群齊聚一堂,透過豐富多元的課程與演出,展現階段性學習成果,溫馨又感人。
本期課程以「三好」教育為核心,融合佛門禮儀、品格教育、律動唱遊、台語童謠、《弟子規》與佛教故事等內容,讓小朋友在快樂中學習佛法、內化善行。也適逢浴佛節,孩子們也參與了「小菩薩皈依三寶迎佛誕」及親子戶外教學,從生活中實踐佛教精神。
佛光山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分享一則溫暖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送給孩子們:在彩虹森林裡,有一位勤奮又誠實的樵夫。有一天,樵夫不小心把鐵斧頭掉進湖裡。精靈出現後,先後撈出銀斧頭和金斧頭,樵夫都誠實地說不是自己的。最後精靈找回樵夫的鐵斧頭,感動於樵夫的誠實,便把三把斧頭全送給樵夫。其他樵夫知道後,也假裝丟斧頭想騙取金、銀斧頭,但因為不誠實,什麼也沒得到,勉勵小朋友要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結業典禮中,小朋友們帶來〈文殊心咒〉唱誦、律動表演〈媽媽我愛你〉與台語童謠〈天黑黑〉,搭配手搖鈴與鈴鼓,展現活潑可愛的學習成果,博得滿堂彩。現場並設有手作成品展示,呈現課堂學習的豐富面貌。
師資群也演出佛教故事《古今譚.聚寶盆》,透過生動角色扮演,傳達「富有不在擁有,而在於付出」的智慧。強調錢財應用於造福社會,才是真正的富足。寓言引導孩童認識「三好」價值,深化品德教育,透過生動演繹傳遞深層意義。
典禮尾聲,孩子向父母獻上香檳玫瑰與擁抱,感恩父母愛的陪伴與支持。現場並頒發「精進菩提獎」、「學習優良獎」等獎項,肯定孩子們的學習表現,共有27位學員順利取得結業證書。
吳谹邑的爸爸說,這次孩子上小菩薩學堂時還未滿兩歲,謝謝常住慈悲還是讓小朋友參加。一家都是佛光人,孩子已是佛光人第三代,這次也參加了皈依儀式,希望在佛教的薰陶下,能培育慈悲智慧、身心健全的下一代。
張雯琪的爸爸表示,這段時間孩子的改變非常明顯,變得更加活潑,願意與人互動,也變得更有禮貌,學會了「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在超商看到捐款箱時,會主動投零錢,說要幫助別人。深刻感受到這段學習歷程,對孩子品格和行為有正面的影響。
本期課程以「三好」教育為核心,融合佛門禮儀、品格教育、律動唱遊、台語童謠、《弟子規》與佛教故事等內容,讓小朋友在快樂中學習佛法、內化善行。也適逢浴佛節,孩子們也參與了「小菩薩皈依三寶迎佛誕」及親子戶外教學,從生活中實踐佛教精神。
佛光山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分享一則溫暖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送給孩子們:在彩虹森林裡,有一位勤奮又誠實的樵夫。有一天,樵夫不小心把鐵斧頭掉進湖裡。精靈出現後,先後撈出銀斧頭和金斧頭,樵夫都誠實地說不是自己的。最後精靈找回樵夫的鐵斧頭,感動於樵夫的誠實,便把三把斧頭全送給樵夫。其他樵夫知道後,也假裝丟斧頭想騙取金、銀斧頭,但因為不誠實,什麼也沒得到,勉勵小朋友要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結業典禮中,小朋友們帶來〈文殊心咒〉唱誦、律動表演〈媽媽我愛你〉與台語童謠〈天黑黑〉,搭配手搖鈴與鈴鼓,展現活潑可愛的學習成果,博得滿堂彩。現場並設有手作成品展示,呈現課堂學習的豐富面貌。
師資群也演出佛教故事《古今譚.聚寶盆》,透過生動角色扮演,傳達「富有不在擁有,而在於付出」的智慧。強調錢財應用於造福社會,才是真正的富足。寓言引導孩童認識「三好」價值,深化品德教育,透過生動演繹傳遞深層意義。
典禮尾聲,孩子向父母獻上香檳玫瑰與擁抱,感恩父母愛的陪伴與支持。現場並頒發「精進菩提獎」、「學習優良獎」等獎項,肯定孩子們的學習表現,共有27位學員順利取得結業證書。
吳谹邑的爸爸說,這次孩子上小菩薩學堂時還未滿兩歲,謝謝常住慈悲還是讓小朋友參加。一家都是佛光人,孩子已是佛光人第三代,這次也參加了皈依儀式,希望在佛教的薰陶下,能培育慈悲智慧、身心健全的下一代。
張雯琪的爸爸表示,這段時間孩子的改變非常明顯,變得更加活潑,願意與人互動,也變得更有禮貌,學會了「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在超商看到捐款箱時,會主動投零錢,說要幫助別人。深刻感受到這段學習歷程,對孩子品格和行為有正面的影響。
最新消息
紐西蘭全國天主教學校宗教教師 南島佛光山交流研習
2025-11-26牛津劍橋佛學社參訪倫敦佛光山 青年展開人間佛教文化與禪修之旅
2025-11-26小手寫溫暖 西方寺為安寧病患送上節日關懷
2025-11-26勝鬘書院紐約參學 看亞裔美國人挑戰與機遇
2025-11-26晚唐宮廷服飾文化 法門寺地宮的紡織考古發現與研究
2025-11-26佛光青年圓夢 掌握人生選擇
2025-11-26警民之愛 西來盃公益籃球賽助孩童溫暖過節
2025-11-26屏二分會一社區一蓮花 傳遞健康正知見
2025-11-26雪梨佛光人推動環保與多元文化 榮獲新州議會表揚肯定
2025-11-26佛光人的家 佛光村入住說明會
2025-11-2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