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共生與共榮主題演說 佛青從己出發影響世界
2025-07-19
2025年國際佛光青年幹部會議,於7月18日恭請國際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慧傳法師進行主題演說,題為「從萬象萬物看共生與共榮」。現場除了佛光青年外,亦有佛光人一同與會聆聽。慧傳法師以物我之間、天地之間、人我之間和法界融合,解析萬象萬物中的共生與共榮。
慧傳法師首先帶領青年回顧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於「2023年佛光會主題『共生與共榮』」中的開示,並引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中的內容,闡釋「共生與共榮」的意涵。大師在文中提及,佛光山的義工菩薩們,在各個單位上勤懇付出,這份發心正是山上成功的動力。由此才有下文提到「誰都不能單獨存在,大家要互助互敬、共存共榮」,這是懂得佛法的核心精神。
慧傳法師進一步說明,大師此番話語不僅是對本山的期許,更是對所有佛光人、全球各地每一個道場的祝福。作為佛光人,當思考如何與佛光山心心相印。也藉由燈謎說明相互的關係,世間上絕不會有十全十美的人,因此人人應當相互尊重與包容。「我需要你,你需要我」,這便是所謂的因緣法,大家相互成就。
為讓青年們更能掌握四點的各個內容,皆引用現象、典故或事件,由此引導青年們反思其在生活修行中的實踐。
在「物我之間要共生與共榮」中,慧傳法師透過「黃石公園的狼」及「留柿子給喜鵲」說明動物與人的關係其實都是相互依存。如大師曾說「話不說滿,事不做絕;預留餘地,迴轉有間」。從動物到大地萬物,天地之間自然也不是人為大,並藉「酋長的宣言」加以說明。〈西雅圖酋長的宣言〉正是佛教中「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因果觀,也是「共生共榮」的觀念。
在「人我之間要共生與共榮」,慧傳法師透過非洲「烏班圖」精神、佛光人面對新型肺炎疫情的正念靜心、與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探討如何鼓勵南華、普中球員前往西來大學就讀,以及2009年大師指導佛光人援助莫拉克風災災民的事件,說明人我之間要秉持「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的精神,達至「共生吉祥」。
慧傳法師提及,人間佛教提倡「同體共生」,重視「眾緣成就」,諸法都是因緣和合所成,無法單獨存在。而「同體共生」正是「法界融合」。以《佛說阿彌陀經》及《佛本行集經》中「共命之鳥」的譬喻,說明佛本心性,人就是善惡同體。
慧傳法師鼓勵青年,應當思考如何在學佛過程中激發內心的善良美德。只要行三好,有一天也可以成為共命之鳥,出和雅音,感染周圍的朋友一起念佛、念法、念僧。
慧傳法師首先帶領青年回顧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於「2023年佛光會主題『共生與共榮』」中的開示,並引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中的內容,闡釋「共生與共榮」的意涵。大師在文中提及,佛光山的義工菩薩們,在各個單位上勤懇付出,這份發心正是山上成功的動力。由此才有下文提到「誰都不能單獨存在,大家要互助互敬、共存共榮」,這是懂得佛法的核心精神。
慧傳法師進一步說明,大師此番話語不僅是對本山的期許,更是對所有佛光人、全球各地每一個道場的祝福。作為佛光人,當思考如何與佛光山心心相印。也藉由燈謎說明相互的關係,世間上絕不會有十全十美的人,因此人人應當相互尊重與包容。「我需要你,你需要我」,這便是所謂的因緣法,大家相互成就。
為讓青年們更能掌握四點的各個內容,皆引用現象、典故或事件,由此引導青年們反思其在生活修行中的實踐。
在「物我之間要共生與共榮」中,慧傳法師透過「黃石公園的狼」及「留柿子給喜鵲」說明動物與人的關係其實都是相互依存。如大師曾說「話不說滿,事不做絕;預留餘地,迴轉有間」。從動物到大地萬物,天地之間自然也不是人為大,並藉「酋長的宣言」加以說明。〈西雅圖酋長的宣言〉正是佛教中「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因果觀,也是「共生共榮」的觀念。
在「人我之間要共生與共榮」,慧傳法師透過非洲「烏班圖」精神、佛光人面對新型肺炎疫情的正念靜心、與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探討如何鼓勵南華、普中球員前往西來大學就讀,以及2009年大師指導佛光人援助莫拉克風災災民的事件,說明人我之間要秉持「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的精神,達至「共生吉祥」。
慧傳法師提及,人間佛教提倡「同體共生」,重視「眾緣成就」,諸法都是因緣和合所成,無法單獨存在。而「同體共生」正是「法界融合」。以《佛說阿彌陀經》及《佛本行集經》中「共命之鳥」的譬喻,說明佛本心性,人就是善惡同體。
慧傳法師鼓勵青年,應當思考如何在學佛過程中激發內心的善良美德。只要行三好,有一天也可以成為共命之鳥,出和雅音,感染周圍的朋友一起念佛、念法、念僧。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