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講座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群(左1)主持。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攝
圖說: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鳳林分會,7月17日於鳳林鎮老人會活動中心舉辦「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長者們專注聆聽。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攝
圖說:大眾合影。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攝鳳林老人會幸福生活講座 暢談結緣之道
2025-07-18
為落實佛法走入社區,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鳳林分會,7月17日於花蓮縣鳳林鎮老人會活動中心舉辦「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以論壇方式探討《幸福百法.結緣》議題,50位民眾到場聆聽。
講座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群主持,邀請鳳林分會督導韓秀枝、花蓮第一分會會長林慶瑜、鳳林鎮老人會暨鳳仁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穎甄等3人與談。
「蓮花象徵清淨、聖潔,在佛教代表智慧、菩提。」張群引言,國際佛光會在全省各社區舉辦「一社區一蓮花」講座的意義與目的在於宣導正能量,啟發處世智慧,希望每個人都能依靠信仰與佛法的力量,當面臨人生逆境時,都能用智慧解決所有的逆境、走出困境。
韓秀枝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結緣的重要〉中提到「緣」不是佛教的專有名詞,緣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有的人遇到困難就有貴人適時相助,這都是過去曾經結緣的緣故。給人利用也是一種結緣,人與人都是相互關係的存在,彼此是一種因緣的組合。因此,給人就是給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結緣越多生命就會越有力量。
「結緣就像播種」韓秀枝引用大師所說,結緣越多福報就越多,福報銀行的存款就越多。他以自己與會員的生命故事,說明結緣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是福報的累積。體會出結緣最好的方法就是行三好、四給。常自我反省,與人互動是否有給人歡喜,言談間有傷害到人嗎?提醒自己要當個給人溫暖的人。感謝因緣,在承擔會長任內,出坡時不論典座或打掃淨房,都有許多分會與友會會員來協助。
林慶瑜分享,大師在〈如何結緣〉中提到,佛教常講因果,「因」成為「果」當中有個重要條件就是「緣」。做人處事希望成功立業,必須把握因緣,時時與人廣結善緣。應從「感謝過去、珍惜現在、把握當下、培植未來」的因緣中來結緣。
林慶瑜說,母親早逝,當時最小的妹妹才1歲,父親從軍長年在部隊裡,身為長女的他,童年時期就需承擔家務,照顧弟妹及智能不足的長兄,感謝鄰居及部落族人們幫忙度過困境,因此讓他體會結緣的重要。在加入佛光會後,不論會務或道場許多活動,總是盡量的參與以廣結善緣,這些付出在承擔會長職務時,終於看見成果,許多貴人適時出現協助會務推廣。
吳穎甄分享,大師在〈廣結善緣之法〉中提到「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懂得廣結善緣才會有人緣,才能得道多助。可藉由「關懷他人多讚美、面帶微笑常問好、言談舉止能溫和、有事相求不推託」以廣結善緣。
吳穎甄說,自己本服務於出版社負責版面編排工作,因長期熬夜、日夜顛倒導致血壓高到200,影響健康,2018年毅然決然離開服務了20年的職場,轉換跑道返鄉照顧鳳林社區老人,並參加許多社團以廣結善緣。未來希望能繼承母親的衣缽,繼續為鳳林的鄉親服務。
「結緣總比結怨好」,張群結語,一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廣結善緣可以為自己帶來好因好緣,讓人生更寬廣前途更平坦。積德結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講座結束後,張群帶領大眾恭讀大師〈廣結善緣祈願文〉。
講座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群主持,邀請鳳林分會督導韓秀枝、花蓮第一分會會長林慶瑜、鳳林鎮老人會暨鳳仁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穎甄等3人與談。
「蓮花象徵清淨、聖潔,在佛教代表智慧、菩提。」張群引言,國際佛光會在全省各社區舉辦「一社區一蓮花」講座的意義與目的在於宣導正能量,啟發處世智慧,希望每個人都能依靠信仰與佛法的力量,當面臨人生逆境時,都能用智慧解決所有的逆境、走出困境。
韓秀枝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結緣的重要〉中提到「緣」不是佛教的專有名詞,緣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有的人遇到困難就有貴人適時相助,這都是過去曾經結緣的緣故。給人利用也是一種結緣,人與人都是相互關係的存在,彼此是一種因緣的組合。因此,給人就是給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結緣越多生命就會越有力量。
「結緣就像播種」韓秀枝引用大師所說,結緣越多福報就越多,福報銀行的存款就越多。他以自己與會員的生命故事,說明結緣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是福報的累積。體會出結緣最好的方法就是行三好、四給。常自我反省,與人互動是否有給人歡喜,言談間有傷害到人嗎?提醒自己要當個給人溫暖的人。感謝因緣,在承擔會長任內,出坡時不論典座或打掃淨房,都有許多分會與友會會員來協助。
林慶瑜分享,大師在〈如何結緣〉中提到,佛教常講因果,「因」成為「果」當中有個重要條件就是「緣」。做人處事希望成功立業,必須把握因緣,時時與人廣結善緣。應從「感謝過去、珍惜現在、把握當下、培植未來」的因緣中來結緣。
林慶瑜說,母親早逝,當時最小的妹妹才1歲,父親從軍長年在部隊裡,身為長女的他,童年時期就需承擔家務,照顧弟妹及智能不足的長兄,感謝鄰居及部落族人們幫忙度過困境,因此讓他體會結緣的重要。在加入佛光會後,不論會務或道場許多活動,總是盡量的參與以廣結善緣,這些付出在承擔會長職務時,終於看見成果,許多貴人適時出現協助會務推廣。
吳穎甄分享,大師在〈廣結善緣之法〉中提到「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懂得廣結善緣才會有人緣,才能得道多助。可藉由「關懷他人多讚美、面帶微笑常問好、言談舉止能溫和、有事相求不推託」以廣結善緣。
吳穎甄說,自己本服務於出版社負責版面編排工作,因長期熬夜、日夜顛倒導致血壓高到200,影響健康,2018年毅然決然離開服務了20年的職場,轉換跑道返鄉照顧鳳林社區老人,並參加許多社團以廣結善緣。未來希望能繼承母親的衣缽,繼續為鳳林的鄉親服務。
「結緣總比結怨好」,張群結語,一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廣結善緣可以為自己帶來好因好緣,讓人生更寬廣前途更平坦。積德結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講座結束後,張群帶領大眾恭讀大師〈廣結善緣祈願文〉。
最新消息
達拉斯出席土耳其教會感恩餐會 推動跨宗教交流與友誼
2025-11-20金門縣文化局參訪佛館 期許打造有血緣、文化、慈悲的島嶼
2025-11-20高雄市調查處參訪佛館 佛門公門目標都為社會祥和
2025-11-20國際佛光會墨爾本協會舉辦醫療講座 探討身心靈健康
2025-11-20《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交通工具4-3
2025-11-20慧開法師與大馬法師接心開示 指引人間佛教傳承與未來方向
2025-11-19心保和尚關懷怡朗佛光緣 勉勵不忘初心共成佛道
2025-11-19雪梨三好四給二手市集 推動佛教環保惜福理念
2025-11-19佛光山西澳中華學校年度成果展 再創華語教學亮點
2025-11-19般若之旅安頓身心 南天寺三日禪為東西方學員注入正念
2025-11-19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