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東禪佛教學院及青年書院參學尋根 回到人間佛教發展搖籃地
2025-07-05
在馬來西亞東禪佛教學院教務長妙豪法師帶領下,東禪佛教學院及青年書院一行27人,於7月1日抵達台灣佛光山。參學尋根之旅讓學生回到人間佛教發展的搖籃地,深入了解佛光山宗門思想及實際運作。
參學行程涵蓋巡山禮聖、參訪藏經樓及佛陀紀念館,並由叢林學院安排課程與師兄長座談交流。學生亦有機會參與第107期短期出家修道會。
7月2日至4日,一行人參訪本山各殿堂。在法師及義工導覽下,深入了解建築特色及故事。前往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並近距離參觀珍藏的大藏經,對歷代祖師大德的智慧與心血深感敬仰與感恩。堂主依照法師叮嚀學員:「不忘初心,才能在面對困難時有力量承擔與解決。」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暨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介紹都監院的職責與運作,並由慧裴法師、慧遵法師、慧儼法師及慧學法師分享自身的修學經驗。慧傳法師強調,「做中學、做中修」是成長與進步的關鍵。只要肯發心承擔、集體創作,必能有所成就。
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介紹佛光山慈善院「慈善為方便,教育為根本」的理念。慈善雖為慈悲的展現,但終極目標是透過文化與教育淨化人心,翻轉生命。蘭陽仁愛之家執行長妙志法師也介紹仁愛之家的服務與實務經驗,讓學生們對佛光山慈善事業有更深入的理解。
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以「感應觀音心—星雲大師的慈悲觀」為題授課,分享星雲大師與觀世音菩薩的因緣。他勉勵學生,要感應觀音菩薩的慈悲心,發願為佛教與眾生承擔,落實人間佛教精神。
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慧屏法師親切與學員座談,關心大家是否適應台灣的生活與氣候。他指出,「我們或許沒有條件改變環境,但我們有能力改變自己。」他開放讓學員提問,並以幽默機智的方式為大家解惑。現場互動輕鬆歡樂,笑聲不斷。
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勉勵大家要感受及享受參學的過程。他提及,「不為自己設限,才能開拓潛能。」針對學員問及戒律與自由的課題,妙凡法師表示,只要心無掛礙,處處皆自由。他勉懷抱開闊的心胸,勇於承擔,自由便從內心生起。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撥冗為大家介紹星雲大師創建佛館的初心與使命。佛館作為融合宗教、文化、藝術與教育的場所,體現人間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四大特性。開放和包容的設計理念,正是星雲大師的智慧展現。
通過此次參學,學生們走訪佛光山各單位,親身體會星雲大師落實人間佛教的具體實踐,皆表示收穫滿滿、深受啟發。學生葉俐廷分享,佛光山的一草一木仿佛皆在說法。他感恩星雲大師的慈悲願力,給予自己來到佛學院的學習因緣,定會好好用功,不忘初心。
參學行程涵蓋巡山禮聖、參訪藏經樓及佛陀紀念館,並由叢林學院安排課程與師兄長座談交流。學生亦有機會參與第107期短期出家修道會。
7月2日至4日,一行人參訪本山各殿堂。在法師及義工導覽下,深入了解建築特色及故事。前往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並近距離參觀珍藏的大藏經,對歷代祖師大德的智慧與心血深感敬仰與感恩。堂主依照法師叮嚀學員:「不忘初心,才能在面對困難時有力量承擔與解決。」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暨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介紹都監院的職責與運作,並由慧裴法師、慧遵法師、慧儼法師及慧學法師分享自身的修學經驗。慧傳法師強調,「做中學、做中修」是成長與進步的關鍵。只要肯發心承擔、集體創作,必能有所成就。
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介紹佛光山慈善院「慈善為方便,教育為根本」的理念。慈善雖為慈悲的展現,但終極目標是透過文化與教育淨化人心,翻轉生命。蘭陽仁愛之家執行長妙志法師也介紹仁愛之家的服務與實務經驗,讓學生們對佛光山慈善事業有更深入的理解。
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以「感應觀音心—星雲大師的慈悲觀」為題授課,分享星雲大師與觀世音菩薩的因緣。他勉勵學生,要感應觀音菩薩的慈悲心,發願為佛教與眾生承擔,落實人間佛教精神。
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慧屏法師親切與學員座談,關心大家是否適應台灣的生活與氣候。他指出,「我們或許沒有條件改變環境,但我們有能力改變自己。」他開放讓學員提問,並以幽默機智的方式為大家解惑。現場互動輕鬆歡樂,笑聲不斷。
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勉勵大家要感受及享受參學的過程。他提及,「不為自己設限,才能開拓潛能。」針對學員問及戒律與自由的課題,妙凡法師表示,只要心無掛礙,處處皆自由。他勉懷抱開闊的心胸,勇於承擔,自由便從內心生起。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撥冗為大家介紹星雲大師創建佛館的初心與使命。佛館作為融合宗教、文化、藝術與教育的場所,體現人間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四大特性。開放和包容的設計理念,正是星雲大師的智慧展現。
通過此次參學,學生們走訪佛光山各單位,親身體會星雲大師落實人間佛教的具體實踐,皆表示收穫滿滿、深受啟發。學生葉俐廷分享,佛光山的一草一木仿佛皆在說法。他感恩星雲大師的慈悲願力,給予自己來到佛學院的學習因緣,定會好好用功,不忘初心。
最新消息
國立菲律賓大學副總校長 看見佛光山慈悲化世
2025-08-29怡保佛光山抄經修持 一筆一畫抄寫中安定身心
2025-08-29東京佛光山佛學講座 體會禪的智慧與修行
2025-08-2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到出世的生活4-4
2025-08-29瑞典佛光人友寺交流 對話增進合作
2025-08-28Z世代走進寺院 用佛法找回專注與力量
2025-08-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野呂靖解析華嚴日本本土化及影響
2025-08-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柳幹康解讀永明延壽思想及影響
2025-08-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伊吹敦談禪宗「南頓北漸」
2025-08-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木村清孝展望東亞佛教研究未來方向
2025-08-28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