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第二場,12月17日在佛光山舉行。A場由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李利安教授及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黃國清教授主持,發表人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教授程恭讓、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董群、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闞正宗、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教授徐學、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雋。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黃國清教授。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所程恭讓教授。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李利安教授。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東南大學人文學院董群教授。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徐學教授;左為龔雋教授。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龔雋教授。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闞正宗教授。 人間社記者林靖敏攝人間佛教座談會 多元面向激發思惟
2016-12-18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第二場,12月17日在佛光山舉行。A場由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李利安教授及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黃國清教授主持,發表人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教授程恭讓、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董群、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闞正宗、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教授徐學、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雋。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各自從經典、教史、大師經歷、創意、學術等不同角度,為人間佛教提供豐富多彩的詮釋觀點。
程恭讓以〈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女人相應》思想主題及其對人間佛教的價值〉為題,評析「僧信平等」、「性別平等」為佛光山理論思想與實踐上的獨特理念,這兩個議題正是現代漢系佛教轉變的重點。因此他提出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女人相應》作為經典依據,說明尊重性別平等正是佛陀本懷。
董群從佛教史的觀點,以〈中道方法論與人間佛教〉為題,說明人間佛教推行困難,在唐朝就受到質疑,當時慧能大師的回應,記載於《無相頌》中:「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來到現代,星雲大師則提出「提升自我」、「入世重於出世」、「利他重於自利」等觀點來面對。董教授認為人間佛教不離現實生活實現解脫,通過世俗指向神聖,應以中道的方法論來理解人間佛教,進一步推進人間佛教的深化。
闞正宗以〈抗戰勝利後青年星雲佛教改革的萌芽〉為題,說明星雲大師受到佛學院教育的啟發,曾在1948年來到南京,想將華藏寺作為佛教改革的基地,但時局動盪,1949年春後隨軍來台,輾轉各地,最終落腳於宜蘭。在抗戰勝利後,辦理各種佛教教育,包括建立中小學、大學、佛學院等。這些心路歷程,記載在大師青年時期所寫的〈回憶比現實美麗—略談勝利後京滬一帶的佛教〉一文中。
徐學教授推崇星雲大師的創意,他以〈佛至心靈,創意思奔——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佛法與創意〉為題,說明大師的創意來自於生活的智慧及內在長期不斷的修持,與佛門的「空」理相依相生。
龔雋發表〈在歷史與現代之間——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文。他認為「傳統」並不是定型化,而是從歷史的源流中塑造出來,佛門並不是只有「正統」及「異端」兩分法。星雲大師懷有宗教師的擔當,所以探討人間佛教,不只是學術史的討論,還要顧及精神史的部分。
程恭讓以〈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女人相應》思想主題及其對人間佛教的價值〉為題,評析「僧信平等」、「性別平等」為佛光山理論思想與實踐上的獨特理念,這兩個議題正是現代漢系佛教轉變的重點。因此他提出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女人相應》作為經典依據,說明尊重性別平等正是佛陀本懷。
董群從佛教史的觀點,以〈中道方法論與人間佛教〉為題,說明人間佛教推行困難,在唐朝就受到質疑,當時慧能大師的回應,記載於《無相頌》中:「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來到現代,星雲大師則提出「提升自我」、「入世重於出世」、「利他重於自利」等觀點來面對。董教授認為人間佛教不離現實生活實現解脫,通過世俗指向神聖,應以中道的方法論來理解人間佛教,進一步推進人間佛教的深化。
闞正宗以〈抗戰勝利後青年星雲佛教改革的萌芽〉為題,說明星雲大師受到佛學院教育的啟發,曾在1948年來到南京,想將華藏寺作為佛教改革的基地,但時局動盪,1949年春後隨軍來台,輾轉各地,最終落腳於宜蘭。在抗戰勝利後,辦理各種佛教教育,包括建立中小學、大學、佛學院等。這些心路歷程,記載在大師青年時期所寫的〈回憶比現實美麗—略談勝利後京滬一帶的佛教〉一文中。
徐學教授推崇星雲大師的創意,他以〈佛至心靈,創意思奔——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佛法與創意〉為題,說明大師的創意來自於生活的智慧及內在長期不斷的修持,與佛門的「空」理相依相生。
龔雋發表〈在歷史與現代之間——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文。他認為「傳統」並不是定型化,而是從歷史的源流中塑造出來,佛門並不是只有「正統」及「異端」兩分法。星雲大師懷有宗教師的擔當,所以探討人間佛教,不只是學術史的討論,還要顧及精神史的部分。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衣食住行5-5
2025-11-07大學校長論壇締約創新高 58校攜手共創教育新願景
2025-11-06佛光山大學校長論 探討AI的應用與反思
2025-11-06杜克大學師生參訪北卡佛光山 體驗佛教文化與禪意生活
2025-11-06我要做觀音 多倫多佛光兒童學習慈悲信仰
2025-11-06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推動人間佛教國際化
2025-11-06曼城佛光山重陽敬老傳溫情 善童親手製作鏈珠送長者
2025-11-06中華大學生命教育 舉辦禪繞畫體驗課程
2025-11-06佛光新加坡青年書院第15期結業 帶心學習深入佛法
2025-11-06心定和尚勉勵沙彌 行三好修四成就
2025-11-0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