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馬來西亞佛光山辦兒童佛學班師資培訓 老師們充滿無限教學能量
2025-08-04
為推動兒童佛學教育專業化與創新發展,馬來西亞佛光山於7月26日至27日,假金馬崙ZAKKA COMPOSITE茶山營地舉辦「全國兒童佛學班師資培訓課程」,共有6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義工老師參與,活動圓滿落幕。
本次培訓邀請多位資深教育專家與實務工作者擔任講師,包括來自臺灣的林金秋、劉燕兒、吳易霖,以及馬來西亞三好學堂園長姚巧娥、張秀娥與彭子悅等,共同從理念到實踐,協助教師們深化教學能力,提升佛學班課程品質。
劉燕兒以「心法教育」為核心,倡導動靜結合的教學模式,強調教師的「攝受力」及課堂生命力,提出「學習+創造力=生命力」的教學公式,鼓勵教師啟發孩子的潛能,創造有感學習。
吳易霖則分享「五步教學法」,即「情境導入、佛法說明、活動體驗、應用任務、發願總結」,幫助教師以柔和且實用的方式將佛法融入兒童課程。此外,針對特殊兒童如「星星兒」,亦深入探討個別化的教學策略,提供實際應對建議。
林金秋聚焦於「情緒教育」,以「共學、共用、共樂」為理念,強調引導兒童正確表達正負面情緒。她透過案例討論與情境演練,幫助教師學習以理解與正向支持的方式應對情緒化的孩子,實踐溫暖有力的教學關懷。
來自三好學堂的姚巧娥與張秀娥園長,分享將佛法生活化、課程設計本土化的實務經驗,強調從日常教育中培養兒童的正向人格與品格力。彭子悅則以遊戲化教學為導向,帶領學員進行破冰活動與議題操作設計,並引導教師進行情境分析,辨識教學挑戰,集思廣益尋求解方。
最後,由東禪寺社教監寺有航法師作總結開示,勉勵教師要「讀懂孩子的心」,以同理與關懷建立信任的師生關係,將佛法轉化為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落實於日常課程中,讓孩子產生歸屬感與學習動力。
來自怡保的柏盈表示,大家在教學現場所面對的挑戰高度共鳴,透過彼此交流獲得許多新的靈感與方法。與會教師們紛紛表示,這場培訓如同一劑「強心針」,讓他們重新充電、獲得信心。未來期盼持續搭建師資交流平台,定期推動進階課程,實現兒童佛學教育「聽得懂、做得到、喜歡學」的願景,為孩子們的心靈成長注入源源不絕的正能量。
本次培訓邀請多位資深教育專家與實務工作者擔任講師,包括來自臺灣的林金秋、劉燕兒、吳易霖,以及馬來西亞三好學堂園長姚巧娥、張秀娥與彭子悅等,共同從理念到實踐,協助教師們深化教學能力,提升佛學班課程品質。
劉燕兒以「心法教育」為核心,倡導動靜結合的教學模式,強調教師的「攝受力」及課堂生命力,提出「學習+創造力=生命力」的教學公式,鼓勵教師啟發孩子的潛能,創造有感學習。
吳易霖則分享「五步教學法」,即「情境導入、佛法說明、活動體驗、應用任務、發願總結」,幫助教師以柔和且實用的方式將佛法融入兒童課程。此外,針對特殊兒童如「星星兒」,亦深入探討個別化的教學策略,提供實際應對建議。
林金秋聚焦於「情緒教育」,以「共學、共用、共樂」為理念,強調引導兒童正確表達正負面情緒。她透過案例討論與情境演練,幫助教師學習以理解與正向支持的方式應對情緒化的孩子,實踐溫暖有力的教學關懷。
來自三好學堂的姚巧娥與張秀娥園長,分享將佛法生活化、課程設計本土化的實務經驗,強調從日常教育中培養兒童的正向人格與品格力。彭子悅則以遊戲化教學為導向,帶領學員進行破冰活動與議題操作設計,並引導教師進行情境分析,辨識教學挑戰,集思廣益尋求解方。
最後,由東禪寺社教監寺有航法師作總結開示,勉勵教師要「讀懂孩子的心」,以同理與關懷建立信任的師生關係,將佛法轉化為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落實於日常課程中,讓孩子產生歸屬感與學習動力。
來自怡保的柏盈表示,大家在教學現場所面對的挑戰高度共鳴,透過彼此交流獲得許多新的靈感與方法。與會教師們紛紛表示,這場培訓如同一劑「強心針」,讓他們重新充電、獲得信心。未來期盼持續搭建師資交流平台,定期推動進階課程,實現兒童佛學教育「聽得懂、做得到、喜歡學」的願景,為孩子們的心靈成長注入源源不絕的正能量。
最新消息
佛光青年走進南非校園 三好精神生根發芽
2025-08-14佛光西來學校 以文化與品格教育培養國際視野青年
2025-08-14紐澤西佛光會 關懷清寒學童
2025-08-14禪修為禮 南天寺佛化婚禮展現人間佛教包容性
2025-08-14佛羅里達協會攜手美猴王 文化交流西遊記
2025-08-14多倫多佛光山29周年紀念活動 護法信徒話說當年
2025-08-14惠中寺《唯識入門》總結 找到翻轉生命的修行指南
2025-08-14雲林講堂人間佛教宣講員培訓 共創人間佛教淨土
2025-08-14以文化弘揚佛法 光明寺共同主辦京劇巡演
2025-08-14新州多元文化部高層訪南天講堂 共話多元與共融
2025-08-14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