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香雲寺「宗教與食物」專題講座 探索飲食的修行智慧
2025-07-29
佛光山香雲寺於7月26日、27日上午舉辦中、英文共修法會,邀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吳有能,主講「宗教與食物:淺談人間佛教視角下的飲食觀」2場專題講座,80多位信眾熱情參與。
吳有能以深入淺出、互動生動的方式,從佛教如何看待食物出發,探討飲食與修行的關聯,涵蓋平衡營養與倫理、五戒與飲食的關係、佛教的「食存五觀」及正念飲食等面向,引導大眾省思日常飲食中的修行意涵。
他強調,人間佛教以普度眾生、弘法利生為宗旨,戒律實踐為根本,尤其注重「戒殺護生」。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亦曾開示,佛教徒不僅應止於不殺,更應積極護生。吳有能提倡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實踐素食生活,結合食存五觀與五種感官的專注,養成正念飲食的習慣,從而培養慈悲與感恩的心。
演講中,吳有能指出,飲食選擇雖多元複雜,但茹素不僅是修行方法,更是慈悲、感恩與社會責任的實踐。他引用星雲大師的教誨,提醒大家以正念和感恩心面對每一口食物,時時不忘修行初衷。
Q&A環節中,有學員提問素食是否也涉及殺害植物生命。吳有能回應,維持生命勢必仰賴其他生命,是無可避免的取捨,重點在於是否心存慈悲與敬畏,並珍惜所受資源。
談及佛教如何與現代社會接軌,他表示,佛法核心不可偏離,但可依時代因緣運用方便法門推廣,從小培養惜福、感恩與回饋社會之心,實踐心靈與生態的雙重環保,共建人間淨土。
講座最後,吳有能推薦星雲大師〈環保與心保〉一文及《佛法真義》一書作為進一步研讀資料。香雲寺監寺覺繼法師勉勵大眾將所聞內容落實於日常,以「聞、思、修」三慧精進道業。
此次講座使與會者深刻體悟到,素食不僅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更是通往菩提道的重要修行資糧。
吳有能以深入淺出、互動生動的方式,從佛教如何看待食物出發,探討飲食與修行的關聯,涵蓋平衡營養與倫理、五戒與飲食的關係、佛教的「食存五觀」及正念飲食等面向,引導大眾省思日常飲食中的修行意涵。
他強調,人間佛教以普度眾生、弘法利生為宗旨,戒律實踐為根本,尤其注重「戒殺護生」。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亦曾開示,佛教徒不僅應止於不殺,更應積極護生。吳有能提倡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實踐素食生活,結合食存五觀與五種感官的專注,養成正念飲食的習慣,從而培養慈悲與感恩的心。
演講中,吳有能指出,飲食選擇雖多元複雜,但茹素不僅是修行方法,更是慈悲、感恩與社會責任的實踐。他引用星雲大師的教誨,提醒大家以正念和感恩心面對每一口食物,時時不忘修行初衷。
Q&A環節中,有學員提問素食是否也涉及殺害植物生命。吳有能回應,維持生命勢必仰賴其他生命,是無可避免的取捨,重點在於是否心存慈悲與敬畏,並珍惜所受資源。
談及佛教如何與現代社會接軌,他表示,佛法核心不可偏離,但可依時代因緣運用方便法門推廣,從小培養惜福、感恩與回饋社會之心,實踐心靈與生態的雙重環保,共建人間淨土。
講座最後,吳有能推薦星雲大師〈環保與心保〉一文及《佛法真義》一書作為進一步研讀資料。香雲寺監寺覺繼法師勉勵大眾將所聞內容落實於日常,以「聞、思、修」三慧精進道業。
此次講座使與會者深刻體悟到,素食不僅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更是通往菩提道的重要修行資糧。
最新消息
東禪寺花燈製作研習營 馬來亞大學領會文化內涵
2025-08-16佛光法水寺學員來台參學 開啟心靈之旅
2025-08-162025年非洲佛學會考 佛光人考出智慧與信念
2025-08-16東禪行佛分會孝道月修持 抄經靜心報父母恩
2025-08-16響應「零飢餓」 公益米傳愛台北家扶
2025-08-16新厝里社區關懷據點 雲水書坊溫馨陪讀
2025-08-16佛光青年南非公益行 首度探訪老人院與身障兒童院
2025-08-16光明寺《八大人覺經》講座 領眾從煩惱到覺醒
2025-08-16金光明寺讀報教育培訓課程 歡喜心行佛不疲厭
2025-08-16雲水書坊送暖普門醫院 點亮住民閱讀之光
2025-08-16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