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惠中寺功德主茶會,功德主、貴賓、義工等逾300人與會。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前排左2)、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前排左3)帶領所有僧眾,為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前排左1)及與會所有貴賓、功德主奉茶。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覺居法師將第一杯茶敬獻給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感謝大師為佛光山起造的種種因緣。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在惠中寺功德主茶會中,與大眾接心。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心保和尚致贈感謝狀,感謝功德主郭元瑾對佛光山各項弘法事業鼎力贊助。
人間社記者趙志霞攝
圖說:天籟歌后齊豫獻唱,為功德主茶會揭開序幕。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覺居法師回首建寺歷程。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功德主李玲瓔(中)與女兒明舟法師(右)分享「信仰傳承」。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後排左5)為大家介紹佛光山的僧伽教育,並帶領學生和佛光青年,一同獻唱星雲大師詩作〈星雲詩〉。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茶會最後,心保和尚與貴賓、功德主一同施放希望氣球,祈願所有與會者「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惠中寺功德主茶會 圓滿建寺菩薩行
2025-04-08
為感謝功德主圓滿佛光山惠中寺建寺的布施奉獻,以及各項弘法事業鼎力贊助,惠中寺於4月6日在3樓大雄寶殿舉辦功德主茶會,功德主、義工等逾300人歡喜參與。
茶會上,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頒發感謝狀。中區總主持覺居法師報告12年來建寺歷程,並由惠中寺全體法師感恩奉茶;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帶領8位學生獻唱〈星雲詩〉;天籟歌后齊豫,詠唱佛曲以饗與會大眾。
齊豫以成名曲〈橄欖樹〉、佛曲〈觀音菩薩偈〉為茶會開場,更以〈掌聲響起〉讚歎所有功德主,其心量與願力不可思議;讚歎佛光山建立道場,弘法利生嘉惠大眾。他表示,有幸在佛陀的座前唱歌是當歌手以來最殊勝的經驗,看到與會所有人都充滿歡喜,值得報以掌聲,也以綿綿不絕的掌聲禮敬佛陀。
心保和尚與大眾接心說道,曾有信徒問「功德」如何解釋?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中提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何謂見性?能夠見空、見法、見緣起就是見佛、見如來,因此說「見性是功」。《金剛經》提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夠心行平等,不比較、不計較,就是佛。
功德與福德的差異在於,功德是內心的智慧,外無所求、內無所得;福德是外在的布施結緣、饒益有情等,最圓滿的是福慧雙修取得平衡,累積福德做為修道的資糧。當初惠能大師也是因為有足夠的福德,遇到安道成資助而成就道業。感謝所有功德主對人間佛教及道場的護持,成就圓滿的菩薩道、菩薩行。
覺居法師回首建寺歷程提到,在建寺之初,佛光山開師祖師星雲大師指示,不要募款,要募心,要「嘉惠台中」,要以大眾的方便做考量,以台灣傳統廟埕的概念,來推動人間佛教,讓所有人願意親近。
12年的建寺過程波折不斷,自身也經歷健康出狀況,但從不以為苦,因為總是想到大師的教誨「對大眾有益的事,做就對了。」感謝建全的佛光教團及所有人一路的護持。勉眾學佛的路上除了保持精進,也要注意身體健康,一同走更遠的路。
妙南法師說到茶會令人感動的3點:一是心保和尚的開示,讓人感受到在大師圓寂之後,依然有這麼好的依止宗長;二是覺居法師帶領所有僧眾為功德主奉茶,這是星雲大師教會佛光山僧信二眾的平等性;三是齊豫為大家唱頌〈掌聲響起〉,歌詞「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你的愛將與我同在。」殷念著佛陀與星雲大師,均不曾遠離大家。他並介紹佛光山優秀的僧伽教育,帶領學生與佛光青年,獻唱星雲大師25歲時的詩作〈星雲詩〉,祈願如同星和雲一樣,走進自在歡喜的人生。
國際佛光會台中第二督導區督導長李玲瓔分享,年輕時就以念佛來安定身心,也教導女兒以念佛來安定自我,女兒明舟法師去年於佛光山出家。任職會長階段,帶領孩子當義工,體會為人服務的歡喜,信仰的傳承就在行動中實踐。明舟法師也期許自己,要成為點燈的人,讓人間佛教的慧命代代相傳。
功德主忠興織造董事長郭元瑾提及,大學時代接觸各種宗教,最後還是覺得與佛教最契合,更敬仰星雲大師不畏譏貶,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因此從普門寺到西來寺,再回到台中惠中寺,一路護持佛光山,心中充滿法喜。
茶會上,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頒發感謝狀。中區總主持覺居法師報告12年來建寺歷程,並由惠中寺全體法師感恩奉茶;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帶領8位學生獻唱〈星雲詩〉;天籟歌后齊豫,詠唱佛曲以饗與會大眾。
齊豫以成名曲〈橄欖樹〉、佛曲〈觀音菩薩偈〉為茶會開場,更以〈掌聲響起〉讚歎所有功德主,其心量與願力不可思議;讚歎佛光山建立道場,弘法利生嘉惠大眾。他表示,有幸在佛陀的座前唱歌是當歌手以來最殊勝的經驗,看到與會所有人都充滿歡喜,值得報以掌聲,也以綿綿不絕的掌聲禮敬佛陀。
心保和尚與大眾接心說道,曾有信徒問「功德」如何解釋?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中提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何謂見性?能夠見空、見法、見緣起就是見佛、見如來,因此說「見性是功」。《金剛經》提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夠心行平等,不比較、不計較,就是佛。
功德與福德的差異在於,功德是內心的智慧,外無所求、內無所得;福德是外在的布施結緣、饒益有情等,最圓滿的是福慧雙修取得平衡,累積福德做為修道的資糧。當初惠能大師也是因為有足夠的福德,遇到安道成資助而成就道業。感謝所有功德主對人間佛教及道場的護持,成就圓滿的菩薩道、菩薩行。
覺居法師回首建寺歷程提到,在建寺之初,佛光山開師祖師星雲大師指示,不要募款,要募心,要「嘉惠台中」,要以大眾的方便做考量,以台灣傳統廟埕的概念,來推動人間佛教,讓所有人願意親近。
12年的建寺過程波折不斷,自身也經歷健康出狀況,但從不以為苦,因為總是想到大師的教誨「對大眾有益的事,做就對了。」感謝建全的佛光教團及所有人一路的護持。勉眾學佛的路上除了保持精進,也要注意身體健康,一同走更遠的路。
妙南法師說到茶會令人感動的3點:一是心保和尚的開示,讓人感受到在大師圓寂之後,依然有這麼好的依止宗長;二是覺居法師帶領所有僧眾為功德主奉茶,這是星雲大師教會佛光山僧信二眾的平等性;三是齊豫為大家唱頌〈掌聲響起〉,歌詞「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你的愛將與我同在。」殷念著佛陀與星雲大師,均不曾遠離大家。他並介紹佛光山優秀的僧伽教育,帶領學生與佛光青年,獻唱星雲大師25歲時的詩作〈星雲詩〉,祈願如同星和雲一樣,走進自在歡喜的人生。
國際佛光會台中第二督導區督導長李玲瓔分享,年輕時就以念佛來安定身心,也教導女兒以念佛來安定自我,女兒明舟法師去年於佛光山出家。任職會長階段,帶領孩子當義工,體會為人服務的歡喜,信仰的傳承就在行動中實踐。明舟法師也期許自己,要成為點燈的人,讓人間佛教的慧命代代相傳。
功德主忠興織造董事長郭元瑾提及,大學時代接觸各種宗教,最後還是覺得與佛教最契合,更敬仰星雲大師不畏譏貶,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因此從普門寺到西來寺,再回到台中惠中寺,一路護持佛光山,心中充滿法喜。
最新消息
紐西蘭全國天主教學校宗教教師 南島佛光山交流研習
2025-11-26牛津劍橋佛學社參訪倫敦佛光山 青年展開人間佛教文化與禪修之旅
2025-11-26小手寫溫暖 西方寺為安寧病患送上節日關懷
2025-11-26勝鬘書院紐約參學 看亞裔美國人挑戰與機遇
2025-11-26晚唐宮廷服飾文化 法門寺地宮的紡織考古發現與研究
2025-11-26佛光青年圓夢 掌握人生選擇
2025-11-26警民之愛 西來盃公益籃球賽助孩童溫暖過節
2025-11-26屏二分會一社區一蓮花 傳遞健康正知見
2025-11-26雪梨佛光人推動環保與多元文化 榮獲新州議會表揚肯定
2025-11-26佛光人的家 佛光村入住說明會
2025-11-2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