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 地方采風> 南台別院新聞課程 創作立體人事紀錄

地方采風

字級

南台別院新聞課程 創作立體人事紀錄

【人間社 邱建誌 台南報導】 2025-03-13
佛光山南台別院3月9日舉辦「2025年人間衛視新聞營——新聞攝影課程」,禮請⼈間衛視新聞部-採訪組組⻑陳郁凱南下授課;現場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兼顧弘揚佛法的宗旨,帶領24位文宣義工認識課新聞攝影的基本技術,以及人間新聞的製播流程。

南台別院社教監院知天法師開場致詞:「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常說,媒體是弘揚人間佛教的重要途徑。今天這個營隊是特別為佛光義工所舉辦的;希望未來大家能夠協助道場製作新聞資料,進一步將人間佛教發揚光大。」

陳郁凱在課程簡介中提到短影音盛行,指出影像傳播在當今時代具有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因此透過錄製影片的方式傳達理念或教法,是佛光義工不可或缺的能力。陳郁凱講課簡單扼要,搭配實機操作和即時影像,讓現場學員能夠很快吸收各種攝影觀念以及拍攝技巧。

課程中,知天法師以安樂富有講座為例提出疑問:「如何為形式相近的系列活動製作新聞?」陳郁凱認為,即便是每一場講座的流程、地點、時間都一樣,但演講的講者、題目、內容皆不相同;而從相似的事件中挖掘特別的新聞點與新聞價值,正是新聞採訪人員的工作重點。

當日4個小時的課程涵蓋新聞採訪的前置作業、場景建構、分鏡設計、鏡頭運用、訪談互動、以及製作弘法新聞格外需要注意的事項等;內容由淺入深、節奏明快,兼具理論說明與實際演練,恰恰符合「聞思修證」4個學佛次第。

對於這樣一場難得舉辦的新聞製播課程,在場學員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不僅積極完成隨堂作業,也在陳郁凱逐一指導學員影片的時候專注聆聽。課後接受採訪時,學員大多表示平時便有參與製作平面新聞稿件,會報名課程也是希望能在新聞工作中更加精進。

由於課程內容豐富,每位學員印象最深刻的部份各有不同。例如21歲大學生王致賢認為最重要的是,新聞採訪要從不同受訪者汲取宏觀與微觀等不同觀點,建立較為全面的新聞視野;台南佛光青年團團長黃晏琳則表示,分鏡設計打開她的無限想像,讓她了解到新聞攝影應該由一連串鏡頭組成一則立體的故事,而非單一視角單一方向的扁平敘事。
12345678910第1 / 1271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