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他鄉.故鄉》台灣行者 思考個人價值勇敢追夢
2024-11-12
佛光山文化院台北辦公室「善知識」,11月9日舉行資深媒體人沈珮君「《他鄉.故鄉》──台灣行者把我們的島打造成世界的光」的新書講座,吸引近30位對歷史文化有深厚興趣的讀者共襄盛舉。
沈珮君在講座中分享了他歷時6年完成新書的創作歷程,並揭示書中人物背後的深刻故事。《他鄉.故鄉》選取尹仲容、孫震、蕭萬長、曾繁城、黃春明等16位在經濟、科技、文學、藝術和教育等領域具有深遠影響的台灣行者,以各自的堅持和努力為社會打下基礎,他希望透過這些故事引導年輕一代理解這片土地的韌性與生命力。
「這些行者的故事不僅僅是歷史的過去,而是社會的重要根基。」沈珮君表示這些人物的奮鬥與奉獻,記錄了台灣的過去,也塑造了今日的社會。
書中的人物各有不凡的故事:他們或默默耕耘於自己的專業領域,或為文化與社會的進步無私奉獻,他們的經歷值得被記錄和分享,並從中汲取力量。沈珮君希望透過細膩的文字,將這些被忽視的行者形象重現,讓讀者從他們的故事中思考個人價值,勇敢追求理想。
沈珮君表示,撰寫《他鄉.故鄉》並非一時興起,而是一種內心的使命與療癒。他回憶自己成長於動盪的時代,父母皆來自江蘇,而他雖在台灣出生,但對自己的出身地始終帶有異鄉感,尤其是在結婚多年後才意識到婆婆一直用台語稱他為「外省豬」,這一稱呼在心中留下長久的疙瘩,讓他對身分產生困惑。
直到步入中年,沈珮君才真正有機會梳理並轉化這段歷史帶給他的影響,「其實我們都是時代的受害者,被巨輪輾壓的血肉。」沈珮君坦言,自己以這樣的心境開始動筆,希望書寫過程能成為對過去的和解,也能幫助自己釐清生命中的情感與牽掛。
不到60歲便從工作崗位上退休的沈珮君,迎來人生的重大轉折——丈夫突然提出離婚──這場變故促使他不得不重新審視與丈夫的關係,也讓他逐漸發現自己多年來壓抑的需求和內心的渴望,進而更投入《他鄉.故鄉》的寫作,「寫這本書就像是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旅程,過程中我逐漸整理內心,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提及未來的計畫,沈珮君表示將持續以文字記錄屬於台灣的故事,尤其是那些被歷史遺忘的角落。他誠摯希望能將更多無聲的故事傳遞給下一代,激勵年輕人去發掘台灣的多樣性與文化價值。這場講座不僅讓人看見他對土地的深厚情感,也讓人深刻感受到他對生命的熱情與堅持。《他鄉.故鄉》是沈珮君的心血結晶,更是他對時代的記憶與傳承深情的告白。
沈珮君在講座中分享了他歷時6年完成新書的創作歷程,並揭示書中人物背後的深刻故事。《他鄉.故鄉》選取尹仲容、孫震、蕭萬長、曾繁城、黃春明等16位在經濟、科技、文學、藝術和教育等領域具有深遠影響的台灣行者,以各自的堅持和努力為社會打下基礎,他希望透過這些故事引導年輕一代理解這片土地的韌性與生命力。
「這些行者的故事不僅僅是歷史的過去,而是社會的重要根基。」沈珮君表示這些人物的奮鬥與奉獻,記錄了台灣的過去,也塑造了今日的社會。
書中的人物各有不凡的故事:他們或默默耕耘於自己的專業領域,或為文化與社會的進步無私奉獻,他們的經歷值得被記錄和分享,並從中汲取力量。沈珮君希望透過細膩的文字,將這些被忽視的行者形象重現,讓讀者從他們的故事中思考個人價值,勇敢追求理想。
沈珮君表示,撰寫《他鄉.故鄉》並非一時興起,而是一種內心的使命與療癒。他回憶自己成長於動盪的時代,父母皆來自江蘇,而他雖在台灣出生,但對自己的出身地始終帶有異鄉感,尤其是在結婚多年後才意識到婆婆一直用台語稱他為「外省豬」,這一稱呼在心中留下長久的疙瘩,讓他對身分產生困惑。
直到步入中年,沈珮君才真正有機會梳理並轉化這段歷史帶給他的影響,「其實我們都是時代的受害者,被巨輪輾壓的血肉。」沈珮君坦言,自己以這樣的心境開始動筆,希望書寫過程能成為對過去的和解,也能幫助自己釐清生命中的情感與牽掛。
不到60歲便從工作崗位上退休的沈珮君,迎來人生的重大轉折——丈夫突然提出離婚──這場變故促使他不得不重新審視與丈夫的關係,也讓他逐漸發現自己多年來壓抑的需求和內心的渴望,進而更投入《他鄉.故鄉》的寫作,「寫這本書就像是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旅程,過程中我逐漸整理內心,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提及未來的計畫,沈珮君表示將持續以文字記錄屬於台灣的故事,尤其是那些被歷史遺忘的角落。他誠摯希望能將更多無聲的故事傳遞給下一代,激勵年輕人去發掘台灣的多樣性與文化價值。這場講座不僅讓人看見他對土地的深厚情感,也讓人深刻感受到他對生命的熱情與堅持。《他鄉.故鄉》是沈珮君的心血結晶,更是他對時代的記憶與傳承深情的告白。
最新消息
2025北區供僧道糧總回向 僧信同心共建佛國
2025-09-21南區供僧道糧總回向 感念護持功德殊勝
2025-09-21北區供僧道糧總回向 深植出世菩提善因
2025-09-21自然永續專員培訓 玉里林地實習淨心護生態
2025-09-21越南拜頂寺參訪南天寺 見證教育培養人才成果
2025-09-21岡山講堂健康講座 探討運動對巴金森病的好處
2025-09-21台南北區分會校園講座 慈輝班學習拒毒守護健康人生
2025-09-21南天大學十四載深耕培育英才 畢業生學有所成
2025-09-21【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㉒
2025-09-21法寶寺「陳俊吉膠彩佛畫個展」 展演全露法王身意境
2025-09-21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