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 地方采風> 自愛有智慧退休毋免驚 幸福講座「做個樂齡老人」

地方采風

字級

自愛有智慧退休毋免驚 幸福講座「做個樂齡老人」

【人間社 李美蘭 花蓮報導】 2024-08-24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吉安第三分會8月22日邀請吉安鄉勝安社區福氣站的長者一行60人至月光寺參訪,並舉辦「一社區一蓮花」幸福講座,以「做個樂齡老人」為題,期盼大家都能享有智慧、健康、愉快的老年生活。

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群主持,援引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世紀生春〉「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 而是心境;人生不是歲月 而是永恆。」希望長者們都要好好把握光陰,多做有意義的事情。

人間佛教宣講員陳秀卿分享星雲大師的文章〈老人的智慧〉,並引用文章中的「自我約束」相應到母親給的身教與言教,讓自己在求學過程中受益良多,及在佛光山受了菩薩戒之後的戒律,再反思早年母親給她的告戒也很相應,實乃人生的大智慧。在職場或日常生活裡的諸多不順,母親也運用智慧,讓她有了信心與希望,克服一切困難。

陳秀卿說,母親書讀不多,卻告訴地球分布是「三山六海一分田」,期勉要愛護地球;種稻收割後,「留田角」,讓她知道慈悲護生的重要性;對於生死觀,母親總說「順其自然就好」,面對死亡,母親更是做到最佳示範。

吉安鄉民代表姜景文分享大師的文章〈老人自愛〉,她非常佩服許多長者,都願意到福氣站與大家一同參與活動,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讓子女們不用操心。所以,很鼓勵大家要常常到福氣站。

姜景文提到,公公往生多年,近幾年,婆婆的兩個兒子也相繼往生,但是這些逆境,沒有讓他沮喪,反而更堅強的走過來,婆婆在福氣站的活動中學會了畫畫,也把這些畫作製作成抱枕義賣,廣結多許多的善緣,更是人讚歎。

幼教老師退休的陳惠蓮,也是福氣站的成員之一,任職幼教工作長達42年,為了照顧母親不得不離開熱愛的工作。但自己退而不休,偶爾還會到鄰近的幼兒園代班,接觸到更多的新知,所以,退休不是只有享清福,一定要勞逸結合,讓自己活躍。

陳惠蓮也提醒大眾,「人生過半,無需炫耀,也不要比較,更不用在意別人的批評指教,顧好自己的健康,每天開心開心的笑,快快樂樂才是最重要。」。退休之後,有因緣加入福氣站的義工行列,不僅重拾當學生的樂趣,也讓她度過退休後生活漫無目標,所產生的恐懼感,進而達到自己今天所分享星雲大師文章〈退休的春天〉,與大家共勉。

福氣站長者蔡仁貴有感而發地回饋說,妻子婚後就一直照顧祖父至95歲、祖母104歲,所以很感謝有太太的協助照顧,也願意在退休後,撥出時間去服務居家老人,而在接觸這麼多老人家的同時,自己更感受到快樂無比。

最後,由佛光山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帶領大眾恭讀星雲大師〈為老人祈願文〉,現場有滿頭白髮的長者拿筆畫重點,也有人眼眶泛淚,氣氛感人。妙勳法師分享說,這樣也是一種教育,幸福就是觀念的轉變,每次看到福氣站的長輩們來,就很開心,也很羨慕,因為自家的母親極度不願意去福氣站,在家人的百般勸說去了福氣站,開始接觸手作品、歌唱舞蹈,才有了笑容,所以,是福氣站的長者們教育了他,而去影響母親,才有了改變。
12345678910第1 / 362頁
追蹤我們